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柿子

柿子 柿子(Diospyros kaki Thunb)又朱果,是属落乔木植物果实。其或近,新稀疏且有柔毛,老上面是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有柔毛或无毛;雄蕊异株,稀雄株有少数雌花,雌株有少数雄花;果多种,有球,扁球;果肉较脆硬,老熟时果肉变成柔软多汁,呈橙红色或大红色等,可鲜吃,也可制成柿饼柿花期5-6月,果9-10月。其喜温暖候,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
目录

物种起源

柿子的属Diospyros取自古希腊语,其中“dios”代表“宙斯”或“”,而“pyros”则意味着“谷物”或“小麦”。这个称的直译可以理解为“果实”或“宙斯的谷物”,但它更常被译作美妙而圣的果实

原产中国,在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省的山区林中,尚有野生和半野生的树存在。在山东省临朐县的山旺,曾发现过新生代的柿叶化石,特征为侧脉叉角较小,与现代栽培品种中的“青旋”果基部的叶片相似。早在250万年前,中国即有树存在。参照日本韩国所发现的栽培实况推断,起源于黄河流域,但在川期以后,栽培种源于长江流域,原因不明。

据文献的考栽培的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汉)司马相如所著的《亡林赋》(公元前120-前118)中,便有“枇杷”之句的记载。由此可见,在汉初已有栽培,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据战国时代子思所著的《礼记》则篇中涉及食物时,也有“枣杏楂等果品”的记载,由此推断,树在中国栽培历史叫能有2500-3000年之久。对野的记载,也有近2000年的历史。如汉朝张衡(公元78-139)的《南都赋》中“乃有樱、、山……”的记述,在《齐民要术》中也有涉及。

中国早在250万年以前新生代就出现了的化石,作为果树利用至少有2400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的成于唐朝以前,栽培品种已有近千个,这些品种在植物特征或生物特性面存在着遗传基因的千差万,较大地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品种的

柿子最初,树处于野生状态,实生繁殖,自生自灭。汉晋时代(公元前206-公元386),人们在野外采集活动时,见到果成熟后非常可爱,于是作为奇异木向帝王进贡,或向达官贵人送礼,栽于园之中,数量极少,人们仅以其来源或色而称为山、朱,甚至在种类之间也混淆不清。(晋)潘岳在《闲居赋》中将油(Diospyros oleiferaCheng)称乌稗之(明)李时珍解释,稗指果实小、品质差的柿子而言;又如郭义恭在《广志》中,把君迁子(Diospyros ltusL.)也当作看待,书中说:“()小者如小杏,又曰软枣,味如。晋阳软枣肥细而厚以供御。”在南北朝(公元387-618),随着涩技术的发明,便作为果树栽培栽培面积扩大,遗传性状不断分离,又随着嫁接技术的发明,人们将变异了的性状选出来的大果和色泽性状陆续固定下来,成了许多性状不同的群体,为了区分这些群体,人们据其特征特性或产地加以命,将这些群体分叫做大和小,黄和红,这便是品种的雏。唐宋(公元619-1234)以来,分化出来的群体已很多,人们其最突出的特征加以命,于是出现了品种。中国最早记载品种的文献是《唐书》地理志,志中状和大小命的“……有数种,有如牛者,有如鸡卵者,又有如鹿者。”(宋)苏颂色记述:“南北皆有之,其种也多,红所在皆有;黄生汴洛诸州;朱出华山,如红小,皮薄可爱,味更甘珍。稗,色青,可生啖。”

柿子此后,品种不断出现,元明清(公元1234-1911)时代,由于果有代粮救荒作用,在各地地志上作为土特产被记的品种已有很多,至20世纪60-70年代全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已有900余个。

明清以来,随着栽培面积增多,被选育出来的品种也大大增多,有品种记载的文献也大量出现。如《杂荒本草》《街巷漫笔》《圃杂疏》《本草纲》以及各地的地志上都有品种称的记述。据不完全统计品种已在74个以上,这些品种是:牛蒸饼、盖、塔、满红、黄、朱、四棱、六棱、干瓤、绿、海门、罐、无核、鸡、鹿、四缝、镜面、杵、雁过红、、四沟牛奶、铜盆、漆、胡、大、宝盖、山朱红、扁、木、油、厂香、社、扁、钟、日、念珠、天浸、蟆莲子、小、红珠、阿、钵盂一点红、重蒂、胭脂、钓、斗底红、红、真珠、油猴角、干、砂糖、水、橙、枣、重台、谬青皮、松阳

据各地资源调查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品种963个,这些品种之间在果实大小、状,色泽、甜度、味、涩难易、丰产性、抗性能力等各面都有一定差异。但由于各地命法不同,存在着许多同物异或同异物的现象。

中国以外,以日本为代表,的品种也是作为果树栽培面积扩大后才出现的。日本在延喜年间(公元901-921)虽把视作果中珍品,有了小规模栽培,但没有分品种称呼。直至公元1214年,在奈川发现了“王禅寺”(即“禅寺”)以后,才陆续出现品种称。至公元1645年(正保二年),松江重赖的《毛吹草》中,首次大量出现品种的称,如山城的笔、嵯峨的木练、山科的涩、宇治的、大和弥宣屋的木练与御所、伊势川候谷的、美浓八屋的沟与木练、信浓波的笔、安芸的西条等。

器的成与演变

柿花是由短缩的条演变而成完全,而后又分化雌花型和雄花型两种。这一规律可以从一些品种的返祖现象推断。无论是托叶萼片办、雄蕊雌蕊器各部都能找到由变化而来的痕迹。如元宵托叶大,有的与条基部的叶片一样大;蜜蜜罐的办局部或全部变成绿色萼片,部分雄蕊却变成了办,甚至局部也呈绿色;南漳杵头在成熟后果面偶尔会出现绿色纵向条纹等等。这些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叶片的性状,从而可推断是由短缩条演变而成的。

花序是由3朵小花组成的小聚伞花序雌花花芽分化过程中,两侧的小花中止分化(个品种偶有发育完全的侧出现),托叶的腋中常可看到干枯的痕迹,中间的小花分化正常,于是成了型较大的腋生单雄花花序中,中央和两侧都能正常发育,完成花芽分化,于是仍保持腋生花序状态。雌花雄蕊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有的仅存丝,有的尚有空药或有不稔花粉,偶然也能发现个正常的花粉,这样又可分为雌花雌花完全两种;在雄花雌蕊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有的雌蕊已全部消失,有的仅有子房的雏,有的有子房而无花柱,有的也有花柱而无柱头,也有雌蕊很完整没有退化的,这样也可分为雄花雄花完全两种。

授粉特性的演变

为异授粉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一部分品种发生了变异,子房雄性激素增多,子房在不受的情况下也能膨大而成无核果,具有了单性结实能力,如平核无、磨盘、眉县牛等品种;也有一部分品种如青、鸡黄、八核等少数朵有白授粉能力。

为异授粉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一部分品种发生了变异,子房雄性激素增多,子房在不受的情况下也能膨大而成无核果,具有了单性结实能力,如平核无、磨盘、眉县牛等品种;也有一部分品种如青、鸡黄、八核等少数朵有白授粉能力。

果面毛的演变

原始的果面像油一般,疏被着茸毛,随着成熟而逐渐落。果面毛是由有到无演变的。栽培的品种几乎都是无毛的或已完全退化,仅有个品种在成熟时果或其他部位,偶然还能发现分布极稀的毛存在,如日本的长良;也有少数品种仅在幼果期的果有少量毛存在,随着果实长大而落,如赤

缢痕的演变

有些品种在蒂下或果有一道横向的沟,特称缢痕。这是由于一部分品种近蜜腺处果肉细胞具有的分裂能力所致,其分裂能力大小不等,使赘肉呈遗迹、莲座、肉座、磨盘等多种态。

心皮室的数量演变

的子房由心皮组成,组成子房的心皮是由多到少,由分到演变的。原始的果由4个以上的心皮组成,在进化中一部分心皮(最常见的为4个或6个)互相联,其余分在外围(如和其他品种的畸果),或被包在里面,成了抱蛋型(如怀抱月、怀胎、子母、莲座、三郎座);有些得不到充分发育而消失,只剩外围联的。

甜涩的演变

原始果单宁细胞大而多,可溶性单宁也多,氢酶少,因此可溶性单宁转变为不溶性单宁的速度慢,成熟时涩味很浓。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变异,有的单宁细胞变小,单宁含量变少,氢酶增加,于是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溶单宁的速度快,当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单宁已少到使人不感到有涩味的程度,这样就成了完全甜。完全涩中一部分品种在种子始成熟时产生某种物质能使单宁细胞中单宁收缩变褐,变褐了的单宁细胞围绕种子周围,无种子的果肉中单宁细胞中的单宁呈可溶性状态,依然黄色,这种品种为不完全甜种子产生的能使单宁收缩变褐的物质能力不强的则为不完全涩

其他果实性状的演变

栽培过程中,由于人们的选择,以及嫁接技术的应用,果实性状的演变客观上总是保留了人们喜爱的性状,即由小果向大果演变,由味淡的向味甜的演变,由有核的向无核的演变,由色泽差的向色泽艳丽的向演变,纵沟深的向无纵沟向演变等等。如磨盘,眉县个、安溪油、富平尖;另外,也有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小果型品种被保留下来,如一口甜、蜜蜜罐、一串铃、灯笼红、金瓶、黑等,是因为它们色特殊、味甜、感好的缘故。

形态特征

柿子树乔木,通常高达10-14米以上,胸高直径达65厘米,高龄老树有高达27米的;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或者黄灰褐色褐色,沟纹较密,裂成长块状;树冠球或长,老树冠直径达10-13米,有达18米的。展,带绿色褐色,无毛,纵裂的长或狭长皮孔;嫩初时有棱,有棕色柔毛或绒毛或无毛。冬小,卵形,长2-3毫米,先端钝。

柿子叶子纸质,卵状至倒卵形或近,通常较大,长5-18厘米,宽2.8-9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钝,或近截形,很少为心形,新疏生柔毛,老上面有光泽,深绿色,无毛,下面绿色,有柔毛或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有微柔毛,在下面凸起,侧脉每边5-7条,上面平坦或稍凹下,下面略凸起,下部的较长,上部的较短,向上斜生,稍弯,将近叶缘网结,小纤细,在上面平坦或微凹下,连结成小网状;叶柄长8-20毫米,变无毛,上面有浅槽。

柿子花雌雄异株,但间或有雄株中有少数雌花,雌株中有少数雄花的,花序腋生,为聚伞花序雄花序小,长1-1.5厘米,弯垂,有短柔毛或绒毛,有3-5朵,通常有3朵;总花梗长约5毫米,有微苞片雄花小,长5-10毫米;花萼钟状,两面有毛,深4裂,裂卵形,长约3毫米,有毛;花冠钟状,不长过花萼的两倍,黄白色,外面或两面有毛,长约7毫米,4裂,裂卵形心形展,两面有绢毛或外面上有长伏柔毛,里面近无毛,先端钝,雄蕊16-24枚,着生在花冠管的基部,连生成对,面1枚较短,丝短,先端有柔毛,花药状长端渐尖,药隔部有柔毛,退化子房微小;花梗长约3毫米。雌花单生腋,长约2厘米,花萼绿色,有光泽,直径约3厘米或更大,深4裂,萼管近球状钟,肉质,长约5毫米,直径7-10毫米,外面密生伏柔毛,里面有绢毛,裂展,阔卵形或半,有,长约1.5厘米,两面疏生伏柔毛或近无毛,先端钝或急尖,两端略向后弯卷;花冠淡黄白色或黄白色而带紫红色,壶或近钟,较花萼短小,长和直径各1.2-1.5厘米,4裂,花冠管近四棱,直径6-10毫米,裂卵形,长5-10毫米,宽4-8毫米,上部向外弯;退化雄蕊8枚,着生在花冠管的基部,带白色,有长柔毛;子房近扁球,直径约6毫米,多少具4棱,无毛或有短柔毛,8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4深裂,柱头2浅裂;花梗长6-20毫米,密生短柔毛。

种种,有球,扁球,球而略呈卵形,等等,直径3.5-8.5厘米不等,基部通常有棱,嫩时绿色,后变黄色,橙黄色,果肉较脆硬,老熟时果肉变成柔软多汁,呈橙红色或大红色等,有种子数颗;种子褐色,椭状,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侧扁,在栽培品种中通常无种子或有少数种子宿存萼后增大增厚,宽3-4厘米,4裂,或近,近平扁,厚革质或干时近木质,外面有伏柔毛,后变无毛,里面密被棕色绢毛,裂革质,宽1.5-2厘米,长1-1.5厘米,两面无毛,有光泽;果柄粗壮,长6-12毫米。果期9-10月。柿子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柿子树是深性树种,又是阳性树种,喜温暖侯,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适生于中性土壤,较能耐,但较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萌发温度一般要求温在12℃以上,故较一般落果树迟。宜温暖候,也相当耐,由于中国北日照充足,雨量适中,量、座果数、产量及品质皆优于南适生于年平均温9-23℃,冬季极端温在-20℃以上,最适年降水量在500-700毫米。对地势和土壤要求不严,不论山区、平地或沙滩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能保持相当湿度的土壤为好,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pH6-7.8为宜。树多数品种在嫁接后3-4年始结果,10-12年达盛果期,实生树则5-7龄始结果,结果年限在100年以上。

生长机制

根系

柿根系强大,主根发达,在土层深厚而肥沃的土壤里,主根可深入地下3-4米以上,水平离为树冠的2倍以上,吸收肥水能力强。树的对氧要求低,抗涝性也强。根系一年2-3次生长高峰,一般从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第一次生长高峰,随着和新梢加速生长生长转入低潮;从新梢将近停止生长时起,到果实加速生长(6-7月份)以前,出现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期是全年发最多的时期;从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随着叶片所造养分的回流,根系生长越来越弱,至土壤温度降低到接近0℃时停止生长,进入被迫休眠期。

的幼树生长旺盛,萌发力强,层次明显,进入结果期后,条长势逐渐减弱,头或自然半树冠。

条可分为结果生长、徒长和结果母4种,结果大多由结果母顶芽顶芽以下的1-3个侧芽发出,再以下的发出为生长,由潜伏发出的多为徒长生长和徒长通常发育为结果母生长以春季为,成年树一般一年只有一次生长,幼树和长势旺盛的树可生长2-3次梢,条基部两侧各有一个为鳞片覆盖的副芽,大衰老下垂或回缩剪断,即发生更新,是人工进树体更新的要依据。

树多数品种在嫁接后3-4年始结果,10-12年达盛果期,实生树则5-7龄始结果,结果年限在100年以上。

结果母的强弱与抽生的结果强弱和座果数成正相,因此理保留和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是增产的键之一。结果结实力还与发生果位有,愈靠近结果母端的结果结实力愈强。的落果现象在浙江通常有2次,第1次为后10天左右,要因授粉不良或雨水过多,第2次在7-8月,要为高温、干旱,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所致。

期5-6月,果期9-10月。以产于中国浙江杭州的为例,冬常于3月中下旬萌动,5月中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熟,11月上旬落,继而进入休眠期,浙江南部由于候更为暖和,发均有所提前,落则推迟,果熟日期要因品种不同而异。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现在各省、区多有栽培,在辽宁西部、长城一线甘肃南部,折入四川云南,在此线以南,东至台湾省,各省、区多有栽培。朝鲜、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法国、前苏联、美国、以色列、意大利等国也有栽培

修改种植广泛,除了北部黑龙江、吉林、蒙古和新疆冷的地区外,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广西、河北河南陕西四大产区,产量约占全国半数。

繁殖栽培

繁殖

树通常用嫁接繁殖,大多用君迁子、野和华东油3种为砧木,3种砧木各有其特点,君迁子种子率高,幼苗生长健壮,嫁接后与树亲力良好,苗木生长迅速,耐耐旱性较好,野多为南要砧木,嫁接后的树较能耐湿、耐旱,适予温暖多雨地区生长;以华东油作砧木能使树矮化,提前结果,但树寿命较短。

嫁接法可用切接、接、劈接,也可用接,尤其采用大接法较为适宜。嫁接时期,因嫁接法而异,接一般在早春(3月下旬),当砧木苗始萌动,接穗的青时最适宜;接常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接后最忌切口干,宜用塑料条捆缚防干。

栽培

树树体高大,济寿命期长。栽植离视品种、地区、立地条件等不同而异,一般采用5-8米株为宜。的无核品种,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不授粉受以提高结实率及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抚育管理

(1)施肥管水:理施肥是提高树产量的键。树需求量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钾肥。幼树应多施氮肥,以加速扩大树冠,早日进入结果期;进入结果期后,在施用氮肥的同时,要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结果,防止和减少落花落果。施肥的种类应提倡有机肥为,无机肥为,有机肥不仅成本低,而且肥效长,养全面,能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不易产生过量元素危害等,人畜粪尿、绿肥、饼肥、厩肥、垃圾、杂草、秸秆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料,但在施用有机肥料时应注意腐熟和防止肥分损失。无机肥常作追肥使用,但应掌握好用量、施用时间和式。施肥的要有环状、半环状、放射状和状等,某些化肥,特是钙、镁、、硼、锌、铜、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可用面喷肥法施肥。此外,大面积种植时可考虑多种植紫穗槐、苜蓿紫云英等豆科植物及聚草等作绿肥,以降低种植成本,解决肥源不足等矛盾。

(2)整修剪:大多数的树具有明显的中树干,层次明显,树势生长强健,有的品种向上生长力差,分枝多而树冠张,前者可整成干疏层,后者可整成自然心形。修剪时可树龄和长势,分采取异更新和同更新的法,适时剪去衰弱细小及下垂的条,多留强健条,培育新生的,使其保持原有的结果面貌。修剪的季一般在果实采收后进,夏季时可进补修,对树冠萌发的徒长,及时摘或短,促使下部萌发成结果母衰老的大树,可利用徒长补充树冠的空缺或通过修剪更新整个树冠。

(3)克服生理落果:首先要找出落果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落果的法有:理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人工授粉,环剥树皮等。

园地选择

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坡宜林地,还是四旁闲置地块都能种植。由于主根分布深,须根少的特点,要选择土层深厚、弱酸性沙质壤土种植为好。一般常选择水分、肥力、光照条件好的皖种植。也可以充分利用小地、小环境,选择地势平缓的山坡地,只要土层深,有烧灌条件亦可种植。种植园规模以10-50亩为宜,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定植沟种植的,植沟设南北走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通

品种配置

品种较多,不仅有完全甜和不完全甜之分;还有早熟、中熟、晚熟的类型。选择品种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要选择市场适销、果大、商品象好、无籽粒或籽粒少的品种为栽品种。长期栽培总结,筛选出以下优良品种:优质丰产型的品种有次郎甜、富有甜、阳丰甜;高产稳产型的品种有兴津20号、兴津22号;雄花数量多的品种有禅寺、新秋、大宫早生。

整地种植

园地选定后,在种植前数月提前整地,预整地能使土壤充分熟化。照栽植计划设计需要整地,整地与打塘的要求是:塘大坑深,定植规格要求1米×1米×0.8米;坡地上沿等髙线定植沟,规格为宽、深0.7米×0.8米,长度随地地势而定。

预整地结束后,在栽植前10天施足底肥。山坡地栽植的可每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5000千克,复肥50千克,与表土充分拌和后回填,整平土表后定点定植。打塘定植的每塘施厩肥50千克、怜肥1千克与表土拌匀。打塘和挖定植沟时注意将表土、底土分;栽苗时先回填表土,填土厚度略高于嫁接,踩实,浇透定根水再覆土,最后在树盘上覆盖干草保温。栽植前用50-100毫克LABT3生粉液蘸处理1-2小时,能够提高栽植成活率。提倡秋季(11月中下旬)栽植,促进早发以缩短翌年春天的缓苗时间。

栽植时苗木的选定亦很重要,要选用根系发达,嫁接好,地径在1厘米以上,苗高0.7米以上,定干带有4-5个饱满病虫害的壮苗。栽植时间确定的大原则是苗木落后发前栽植。

栽植密度

为了充分利用园地面积,保栽植前期的产量,达到早实丰产的的,通常初植密度要大一些,株采用2米×3米或3米×4米为宜;待进入结果期树冠郁时再据情况可移栽部分植株建造新园。

大树移栽

在栽植甜的现实中,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初植密度过大,随着树龄增大,果园过密,需移走部分果树;原栽植点环境不佳,限制了甜生长,需要移植;有些种植点因工程需要必须腾地移树让路等等。保山市隆阳区林业局对树龄5年以上,地径8厘米以上,冠幅大于1.5米的大树移栽验是:尽量多使用原生环境的土壤,毎株带土团不少于100千克,新栽植地的土壤、光、热、水肥条件要优于或相近于原植地水平。要严格掌握控制树体移栽前后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

保水施肥

苗木定植后,在离地面40-60厘米处定干,浇足定根水,随天变化和土壤的干程度及时浇灌数次保苗水,以保树苗的成活。果树施肥是丰产优质栽培键措施,要据树体的发育状况,在抽梢、果实发育等时期及时施肥。

产量高,需肥量大。有专家研究过,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施入氮0.8千克、纯磷0.94千克、纯钾0.94千克。定植1-2年的幼树果园施肥以氮肥为,配以磷、钾施入,做到薄施、勤施,若有条件每月一次为佳。成年果园的施肥,每年施追肥三次。第一次3月中下旬萌动前,此时施肥有利于春梢生;第二次7月份进,为促进分化果实的膨大,应及时补充氮肥和钾肥,可每亩施尿素4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有机肥3000-4000千克。第三次施肥在10月份,此次施肥定义为秋季施基肥,的是为来年丰产提供充足的养分来源,此次施肥用肥量占全年的50%左右,每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为增加果实的光泽度和果肉的甜度,还可以进面施肥,可结病虫害防治喷施农药时进,可施0.3%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0.1%的微量元素。春秋两季的中耕除草亦很重要。

培养树

幼树长势不强,有早实性,以果压,自然展,可以培养成心形,苗木基础条件好的可以培养成干疏层。采用自然心形,定干高度50-80厘米,当年选留3个新梢做,去除干上的其余条,使3个干上呈三角排列,第1个地面30-40厘米,第二年短,培养2-3个侧;第2和第3为副,也选留2-3个侧,以后逐年培养成矮化树体架。成年投产期的树,每株保留有150-200条健壮的结果母为好。

密植甜园的整,普遍以小冠疏分展为宜。4-8月生长期的修剪要采取抹、扭梢、摘等技术,选留适的、结果,调整梢等,促进早、早成、丰产稳产。休眠期的修剪要培养树体结构、保养完整树,控制树高和树冠,保持树体通透光,疏除全部病弱枝、枯。对结果母株,要树冠分布均匀的原则,适时更换,以保果树的结果能力,留下强壮、长短相当的条。采用上述的修的树体管理后,甜一般2-3年试,3-4年见果,5年后密植丰产园亩产可达400-500千克,8-10年进入盛果期后,亩产鲜果可达2000千克。

果管理

(1)促保果:促保果的的是加强树体养和积累、调整好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有利于花芽分化。对于幼龄树和单性结实弱和量较少的果树要采取促保果措施。可以喷1000倍15%的多效唑+0.2%的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或者进人工授粉;在雄花瓣呈黄白色而尚未放时,采集花粉或采用刚放的收集花粉。在幼果期喷500毫克/升的青霉素,保果效果亦很好。

(2)疏疏果:甜结果数量过多,必然果小质劣,而且落果亦多。对量大的果树,要疏除过多的蕾和,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果树的发育。疏时应注意保留早期放的雌花;保留朵比较大的,疏去小花、弱。甜结果上常能结出1-3个果,结果数量多,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要使其年年结果,则要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7-8月)进疏果。留果量要依据甜品种特性、树势的强弱、树龄大小和栽培措施综考虑。一般大果品种,可20留1个果,中小型品种15留1个果的比例操作。尽量做到树冠各部位挂果均匀分布。

病虫防治

病害防治

危害症状角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危害柿叶柿蒂,造成果实提前软化落。叶片病斑历淡褐色、深褐色、红褐色、灰褐色的变化阶段,呈不规则多角,直径3-7毫米,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融,布满面。柿蒂上的病斑呈现黑褐色,多在蒂的四角,呈或不规则,有的也有黑色边缘。病菌以菌丝团在柿蒂或落上越冬,翌年6-7月温度适宜时,即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在夏季降雨多的年份发病比较重。

防治法:①清园。从落后到次年萌前,彻底剪除树上残存的枯病虫害,清扫落。②增强树体抗病力。要是改良土壤,增施磷肥、钾肥,适时灌水,防止积水。③喷药防治。自6月上旬始喷1-2次1:5:300-600波尔多液(即硫酸铜1份,生石灰5份,水300-600份),或30%氧氯化铜6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

危害症状斑病是真菌性病害,常与角斑病混发生。在叶片上初生针头大的黑色斑点,扩展到1毫米时周围有一个黑点,中部为淡红褐色。病斑直径1-7毫米,,病斑多时聚相连,病斑变红后,病斑周围出现绿色晕圈,后期在落上的病斑面产生大量黑色小点。柿蒂上也发生褐色病斑,直径较小,发生晚。病菌以菌丝团在落上越冬,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传播侵染,6-8月的降雨诱发该病大发生。

防治法:与角斑病同。

危害症状病是真菌性病害,要危害果实和新梢,也危害叶片。一般5-6月危害新梢,7-10月危害果实。新梢上的病斑初为黑色小斑,扩大后为褐色,中部凹陷并有纵裂果实上初生黑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凹陷,中部密生黑色粒状体,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部病斑黑色,不规则。以菌丝在梢病组织越冬,次年初夏分生孢子雨传播侵染,降雨时间长则发病严重,9-10月多雨则果实被害严重。

防治法:同角斑病。7-8月酌情再喷。

危害症状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危害叶片致早期落,也危害新梢及果实。病菌在落上越冬,翌年幼期即始侵染,并一直持续到秋季在老面出现典型的白粉斑。

防治法:冬季清园减少侵染源,春季喷0.3°Bé的石硫合剂,6-7月喷1:5:400波尔多液。

虫害防治

危害症状柿蒂虫以幼虫蛀食果,致果实早期发红、变软、落,重者造成失收。虫体长约10毫米,头部黄褐色,前胸褐色,胴部各面淡暗紫色,中后胸面有“х”皱纹,并在中部有一横列毛,毛上有一白色细长毛,胸足淡黄色。柿蒂虫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干与分叉处的粗皮裂缝干基部近土面的翘皮里结茧越冬。第1、2代幼虫分于5月下旬、8月上旬为害果实,幼虫有钻果危害习性,尤以第2代幼虫明显。

防治法:①化防治。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2代成虫羽化盛期,喷20%速灭杀丁8000倍液1-2次。②人工防治。6月中下旬及8月中下旬彻底摘除虫果并连果蒂摘下集中处理。在8月中旬前在刮过粗皮的干上绑草诱集越冬幼虫,冬季将之解下烧毁。冬季刮除干上的老粗皮,消灭越冬幼虫。

  • 棉介壳虫

危害症状棉介壳虫为害嫩梢、幼果实。若虫和成虫最喜群集于果实下面及柿蒂与果接的缝隙处危害,被害处初呈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黑斑,造成果实提前软化落。年发生4代,以若虫在二至三年生皮层裂缝、粗皮下及干枯柿蒂上越冬,4月中下旬始出蛰,爬到嫩叶柄等处吸食汁液,第1、2代要为害及小,第3、4代要为害果实,以第3代最严重。

防治法:①保护天敌。注意保护黑缘红瓢虫和红点瓢虫,可有效杀灭绵介壳虫。②药防治。早春发前用石硫合剂加氧化乐果涂干,或喷5%柴油乳,或喷5°Bé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若虫。4月上旬至5月初,当越冬若虫离越冬部位尚未成腊壳前,喷噻虫嗪。③包扎树干注药防治。对受害严重的树,可在采果后用废棉花环包扎于,圈宽5-6厘米、厚1-2厘米,注入40%氧化乐果100倍液至棉圈充分湿润,外包上薄膜,扎紧上下两端,以毒杀树上害虫,春暖后除去。

  • 舞毒蛾

危害症状:舞毒蛾又毛虫,以幼虫咬食叶片,致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幼虫初孵时体长约2毫米,淡黄褐色,后变为暗褐色,胴部生有灰色黑色短毛。老熟幼虫体长约60毫米,头大,淡黄褐色,上有暗褐色斑纹,正面有“八”纹,胴部暗黑色,线浅黄褐色,1-11线两侧均有半球,1-5对蓝色,6-11对橙红色,毛上均有黑色短毛。此外,各体两侧又有2个较前略小的毛,其上都着生黄褐色长毛,伸向两侧。舞毒蛾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树皮、梯田壁缝及石缝中越冬,幼虫在5月间危害最严重。

防治法:①人工防治。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潜伏的习性,在树下堆积石块诱杀。成虫羽化期,在壁缝、树干附近捕杀成虫及卵块。冬季挖除藏于树皮、壁缝、石缝中的卵块。②化防治。喷施50%辛硫磷2000倍液杀幼虫。也可以在地面约33厘米的树干上涂宽70厘米左右的药带,毒杀爬上树的幼虫。

危害症状蝉又斑小蝉,以若虫、成虫聚集叶脉附近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苍白,微上卷,中脉附近组织变褐,以致造成落。成虫体长约3毫米,似小蝉,全体呈现淡黄白色。若虫共计5龄,4-5龄有翅。卵白色,长稍弯,光滑。蝉年发生2-3代,以生于皮层的卵粒越冬,4月中旬至下旬卵孵化后,若虫先集中于条基部叶片中脉附近,随后逐渐分,老龄若虫及成虫均栖息于中脉两侧吸食汁液。

防治法:在若虫盛发期喷50%辛硫磷15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好。

种类介绍

柿子中国品种繁多,据全国资源调查统计,中国品种有1058种,其中有很多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品种分类是以采收时果实的涩味,即果实涩程度作为一个要特性。最普遍采用的是Bellini和Sugiura的分类法。通常将分为甜和涩两大类;果色泽又可分为红、青、黄、朱、白和乌;而以果实状不同,则可分为、长葫芦及牛等。

要变种

(Diospyros kaki Thunb. var. silvestris Makino)是山野自生树。小叶柄常密被黄褐色柔毛,栽培树的小,叶片下面的毛较多,较小,果亦较小,直径约2-5厘米。分布于中国中部、云南广东和广西北部、江西福建等省区的山区;生于山地自然林或次生林中,或在山坡灌丛中,垂直分布约达1600米。

涩程度分类

(1)完全甜:该类品种不论有无种子均能在树上自然完成涩过程,但果肉常常成少量褐斑,如富有、次郎、阳丰、新秋、伊豆、骏河、太秋及中国的罗田甜、甜宝盖等。

(2)不完全甜种子的作用范围较大、涩度高的品种,如Kaki tipo、禅寺、西村早生、海库曼、东洋等。

(3)完全涩:该类品种不论果实有无种子均不能自然涩,即果实直至软化前不能涩的品种,果肉也不成褐斑,如四沟、爱宕及中国的绝大多数品种。

(4)不完全涩种子的作用范围较小、涩度低的品种,如平核无、会津身不知、甲洲百、衣纹等。

品种

世界上的甜栽培品种大多原产日本。中国国家种质资源圃、中国林业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华中农业大等单位已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地入了30多个甜品种,已在全国18个省市栽培示范和推广。罗田县先后从陕西果树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日本富有、禅寺、次郎、前川次郎、西村早生、伊萨哈雅等品种,在大崎乡和三里畈镇等地栽培

(1)西村早生:原产日本兹贺,可能系富有和赤的偶发早生。1978年入中国,在陕西山东、湖北等地有栽培。属不完全甜,早熟品种。果实,果略尖,蒂部无皱纹和深沟,果蒂整齐而美观。平均单果重180-200克。果皮浅橙黄色,完全成熟后带橙红色,细腻有光泽,无纵沟。果肉松软,汁液少,糖度18%。无核果的果肉为淡橙黄色,略有涩味。但大树上所结的果实,若有4粒以上的种子,则果肉中有黑斑,能完全涩,肉质粗而脆,味稍淡,较耐贮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可在国庆、中秋时上市,济效益较好,在早熟品种中属优良品种。

(2)上西早生:原产日本,是从松本早生中筛选出的变异单株。1989年入中国,在浙江陕西、湖北等地已有少量栽培。属完全甜富有品系的早熟品种。果实,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300克。果皮朱红色,十分鲜艳。果粉多,果广,十沟浅,无纵沟,无缢痕。果肉橙黄色,褐斑小而稀,种子少,肉质致密,汁少,味较甜,含糖15%以上。品质极上。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上、中旬成熟。

(3)伊豆: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兴津支场培育而成。1982年入中国,在陕西浙江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等省有零星栽培。属完全甜,早熟品种。果实、整齐。平均单果重180克,最大250克。果皮红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无纵沟,无溢痕。果裂果现象,果整齐,色泽鲜艳,外观很美。果肉没有黑斑黑斑很少,肉质细腻,无涩味,质脆、致密,果汁较多,味浓甜,含糖量21%,品质极上,种子少。在中国国家资源圃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4)禅寺:原产日本,1920年前后入中国,在北京陕西河南河北浙江、江苏、湖北、湖南云南等地有栽培。属不完全甜,中熟品种。果实或扁心形,平均单果重142克,最大果重172克,大小不齐。果皮暗红色,无纵沟,果柄长,胴部有线状棱纹。果肉有密集的黑斑种子多,种子少于4粒的果实不能自然涩。肉质松脆细嫩,汁液多,味甜,含糖量14-18%,品质中上。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上旬成熟。耐贮性较强。该品种有雄花,且花粉量大。据中国罗田县双庙村甜育苗专业户何艳林观察,禅寺5月中旬还二次雄花,是较好的授粉树。实生苗可作富有系品种的砧木。

(5)阳丰:原产日本,系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育成的杂交品种,亲本为富有和次郎。1991年入中国,在陕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地有栽培。属完全甜,中熟品种。果实大,呈较高的扁。平均单果重178克,最大果重240克,大小较整齐。果皮浓橙红色,软化后红色,果粉较多,无网状纹,无裂纹,无蒂隙,无纵沟,无缢痕;果肩,无棱状突起,偶有条状锈斑,十沟浅。果广平微凹,脐凹,花柱遗迹断针状。果柄粗、长。果蒂大,,微红色,具有断续环纹,果梗附近斗状突起。萼片4枚,心脏,平展,相邻萼片的基部分离,边缘互相不重叠。果肉橙红色黑斑小而少,肉质松脆,软化后黏质,纤维少而细,汁液少,味甜,含糖量17%,品质中上等。大,正,成熟时实室8个,线形心皮在果肉缝成三角,果无肉球,种子2-4粒。耐贮性强,室存放20-40天后才变软,宜鲜食。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上、中旬成熟。

(6)前川次郎:原产日本三重,系次郎的早熟性变异。1988年入中国,在陕西、湖北、云南浙江等地已有少量栽培。属完全甜的次郎系中熟品种。果实大,扁。平均单果重165克,最大果重188克,大小整齐,外观丰满。橙红色,果肉细腻,果粉多,无网状纹,无裂纹,无蒂隙。纵沟不明显,无锈斑,无缢痕。十沟深,果广平微凹,棱状突起不显,裂果少,皱纹少。果柄粗,较长。柿蒂较大,,褐绿色,略具纹,果柄附近环状突起。萼片4枚,小,扁,扁心脏,斜伸。相邻萼片基部分离,边缘互相不重叠。果肉硬橙色黑斑小而少,肉质脆而致密,软化后黏质略带粉质,纤维少,汁液少。味甜,含糖量16-18%,维生素C含量613微克/克,可溶性单宁含量0.2%,品质上等。大,正,成熟实室8个,线形心皮在果缝成三角,果无肉球,种子0-1粒。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中旬成熟,室存放20天左右变软,耐贮性强,宜鲜食。

(7)次郎:原产日本静冈。1920年入中国,以后又多次种,现在浙江、湖北、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云南等省有栽培,是中国甜栽品种。属完全甜,中熟品种。果实大,扁,横断面。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300克,属大果型,纵径7.6厘米,大小整齐。果皮光滑,有光泽,完全成熟后橙红色,果粉多,果皮细腻,无网状纹,无裂纹,无缢痕。纵沟4条,宽而清晰,果微凹,易裂,十沟明显。果蒂大而平。果梗粗而短,抗力强。果肉黄红色,褐斑极细,致密稍脆,略带粉质,果实变软后适性不好。果汁较少,味甜,含糖量16-17%,种子平均1-2粒,无核果多。授粉之后种子5-6粒,短。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中、下旬成熟,耐贮性强。

(8)富有:原产日本岐阜,现仍为栽品种。1920年入中国,在陕西河南浙江山东河北北京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少量栽培。属完全甜,晚熟品种。果实扁球,横断面或近,果。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250克。果皮红色。无纵沟,无溢痕,赘肉呈花瓣。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0月下旬成熟。果梗短而粗,抗力强,肉质松软,汁中等,味浓甜,含糖量14-16%,品质上等。褐斑少,种子少,但大而厚。大小年现象不明显,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完全甜生产品种。

(9)骏河:原产日本,系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育成的杂交品种,亲本为御所×晚御所。1984年入中国,在陕西浙江河南等地有零星栽培。属完全甜,晚熟品种。果实心脏,外略呈五棱,横断面呈。平均单果重151克,最大果重250克,果皮红色,有光泽,无纵沟,无缢痕,在果肩处有许多皱纹和黑色浅状锈斑,但蜜发育成果肉状,位于蒂下,易误认为缢痕。果肉无褐斑,种子极少。种子三角,每果含2-3粒。果肉致密,坚硬,深红色,软化后黏质,汁液中等,味较甜,含糖量16%,有轻微残涩,品质上等。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1月上旬成熟。耐贮性强。

(10)晚御所:原产日本入中国后在国家资源圃和华中农业大圃有直株保存。果实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65克,最大果重210克,纵径5厘米,横径7.2厘米,大小整齐。橙红色,软化后未红色果皮细腻,果粉较多,果有少量裂纹,偶有蒂隙,无从沟,有纵向条锈斑,无缢痕,十沟不明显。果狭平微凹,脐平,花柱遗迹断针状。蒂洼深,狭,果肩,无棱状突起。果两粗,较长。果蒂较大,,微红色,具环纹,果梗附近凹陷。萼片4枚,较大,扁心脏,相邻萼片的基部联,边缘互相稍重叠。果实横断面。果肉橙红色黑斑小而少,纤维多而细长。肉质松脆,软化后黏质,汁液较多,味浓甜,含糖量25%,维生素C含量671.3微克/克,可溶性单宁含量0.17%,大、正,成熟时实室8个,长条心皮在果肉建呈抱蛋,果有肉球,种子4-5粒。品质上等,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1月上旬成熟。

(11)海库曼:美国品种,可能系日本品种百或其变异。1989年入中国,在陕西河南、湖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属不完全甜,晚熟品种。果实。平均单果重182克,最大果重200克。果皮红色,无纵沟。肉质脆而致密,果汁多,昧甜,含糖量17%,品质中上等。褐斑小而少,种子3-4粒。在中国国家资源圃11月上旬成熟。

品种

(1)冒平尖:原产中国陕西富平。分为平底尖和辣角尖两种。果个中等,平均单果重155克,长,大小较一致。皮橙黄色,果粉较多,无缢痕,无纵沟,果尖。果基凹,有皱。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纤维少,汁液多,味极甜,无性成熟少核,品质上等。当地10月下旬成熟。该品种最宜制饼,加工的“儿饼”具有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香甜5大特色。

(2)眉县牛:又、帽盔,产于中国陕西眉县、扶、彬县一带。果大,心脏,橙红色,平均单果重240克,最重达290克,果沟浅,果面纵沟无或浅,肉质细软,纤维少,汁特多;皮薄易破,味甜,无核,品质极佳,但不耐储运。当地10月中下旬成熟。宜生食,亦可制饼,但出饼率较低。该品种适应性广,树势强健,连年丰产。抗耐涝,病虫少。植株抗逆性强。

(3)鸡黄:原产于中国陕西三原。果实中等大,平均重100克,呈,基部略近四,果尖,略似鸡果皮黄色。肉质细密,汁液多,味浓,极甜,含糖量19%,无种子涩极易,最宜作硬,皮不裂,色不变,能远运,果美观,甜脆可,也可软食、制饼。当地9月中旬便可供应市场。丰产、稳产,抗旱、抗力强。对肥水要求敏感。

(4)大磨盘:又、盆。为中国华北要品种,以北京市昌平、河北满城和山东历城栽培最多。该品种世界闻,前苏联和美国都曾栽培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可达450克以上。扁,中部有缢痕,果平或凹,果基部,梗洼广深。萼片大而平,基部联。果柄附近呈肉环状,有很多皱纹。果皮黄色到橙红色。果,8室,果肉淡黄色,果肉松,纤维少,汁特多,味甜,无核。山东河北等省10月中下旬成熟。果肉因含汁多,最宜生食,耐储运。该品种适应性强,最喜肥沃土壤,抗旱,抗,寿命长,产量中等。

(5)雁过红:又艳果红、冠红。产于中国山西稷山等地。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50克,扁心脏朱红色。果尖,十沟明显,果基部萼片中等大,蒂平,果皮薄,果肉纤维少,质脆,汁多,味极甜。当地9月中下旬成熟,宜硬食或软食,也可制饼。该品种早熟,色红而艳,味甜,栽培技术要求较严,肥水不足时大小年明显。

(6)镜面:原产于中国山东菏泽。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120-130克,果平,扁,横断面略,大小均匀。果皮光滑,橙红色,有光泽,果肉金黄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制成的饼质地细,透明,味甜,霜厚,称作曹州耿饼。该品种喜肥沃土壤,抗旱,耐涝,丰产稳产,但抗病力差,不耐

近种区


柿子
或近,新稀疏且有柔毛,老上面是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有柔毛或无毛薄革质,长披针,长4-9厘米,宽1.8-3.6厘米,两端钝,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嫩时有小柔毛
雄蕊异株,稀雄株有少数雌花,雌株有少数雄花;果多种,有球,扁球;果肉较脆硬,老熟时果肉变成柔软多汁,呈橙红色或大红色雄花聚伞花序上,极少单生,花萼4深裂,裂三角,长2-3毫米,两面密被柔毛;果球,嫩时绿色,熟时黄色,变无毛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果实养丰富,被誉为“果中圣品”。在成熟新鲜果实中,每100g果肉中含有0.16mg维生素A、16mg维生素C、9mg钙、20mg磷以及0.2mg,其中胡萝卜素占据维生素A的大部分含量。

柿子的化成分研究,柿子要含有糖类物质,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大量鞣质,其要成分是白甙。还含有瓜氨酸、无色花青素、异醌、双异棍、醇、齐墩果酸等。新鲜柿子每百克含碘,还含有香草酸、尼克酸及人体所需的钙、磷、镁、等矿物质。另外,柿子中还含有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果酸、淀粉等。除柿子外,柿叶也含有丰富的养成分和药用成分。据福建医科大研究分析,干柿叶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外,还含有药用成分维生素,、胡萝卜素、碱、芦丁、黄酮甙(包括黄芪甙、杨梅树皮甙等)以及多种氨基酸柿叶中除含以上药物成分外,还含有丁二酸、苯甲酸水杨酸柿蒂含痉基三萜酸,其中有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柿饼外表产生的白色粉霜柿霜),含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柿根有强甙、皂苷,并含有鞣质、淀粉等。

果实涩后作水果,过适当处理,可贮存数月,如采用冷冻法处理,贮藏在零下10℃的低温,一年中都可随时取食。柿子亦可加工制成柿饼山东益阳、兖州、吴村、菏泽一带,所产饼、羹饼,都是带白霜的柿饼河南洛阳、嵩山一带所产的“黄饼”,柿霜浓厚。将柿饼上的白霜扫下,可作为白糖的代用品。

药用价值

柿子最早记载见于《礼记》,《本草纲》《本草再新》中记载:“可入大肠,”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药材。柿子富含果,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纠正便秘,调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更为独特的是,国外的研究实,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食用果比食用苹果对心脏更为有益。另外,果多酚类物质是优良的抗氧化,可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管等疾病。在医药上,柿子能止润便,缓和疾肿痛,降压。柿饼可以润,润柿霜饼和柿霜能润生津,祛镇咳,压胃热,解,疗疮。柿蒂下气止呃,治呃逆和夜尿症。

家陶弘景在《录》里面提到,“性味甘涩,微无毒。有清热润化痰止咳之功效,咳嗽、热渴、吐血疮”。明朝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中说到,“分之果也,其味甘而甲,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之功”。

绿化用途

在绿化面,树寿命长,可达300年以上,大荫浓,秋末冬初,霜染成红色,冬月,落后,实殷红不落,一树满挂累累红果,增添优美景色,是优良的景树。

济价值

柿子可提取柿漆(又油或涩),用于涂网、雨具,填补船缝和作建筑材料的防腐等。

树木材的边材含量大,收缩大,干困难,耐腐性不很强,但致密质硬,强度大,韧性强,施工不很困难,表面光滑,耐磨损,可作纺织木梭、芋子、线轴,又可作家具、箱盒、装饰用材和小用具、提琴的指和弦轴等。

中国是世界上柿子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柿子染布的国家。将青柿子榨汁、过滤,把汁液涂抹在布料上,称为染。染的面料,随着阳光的照晒,衣料上的色还会逐渐加深,呈现出特有的鲜亮色。

物种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食用禁忌

柿子虽美味,但吃时要注意,不要空柿子。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果,空状态下它们易在酸的作用下变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同时不要与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水产品同食,因为蛋白质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石;另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用。

保鲜事项

果保鲜要控制措施有低温保鲜,低温调保鲜技术以及采用化处理保鲜等法。

低温保鲜

低温保鲜一般将果在(0±1)℃冷藏保存。果冷藏前必须进预冷处理,先使果温由常温降到5℃,再逐渐降至0℃。针对果冷藏中易发生褐变、黑斑病,冷藏后易出现冷害症状果皮灰暗、水浸状、不能正常成熟),可在冷藏前对果真空渗透2000mg/kg的二苯胺或2500mg/kg的乙氧基喹后配薄膜包装0℃冷藏;或用30或40g/m3的溴甲烷熏蒸2h或贮前47℃热处理3h。一般将冷藏技术与其他措施如PE包装相结果贮藏期约为3个月。此外,将果置于-20℃的冷库处理24~48h进速冻贮藏,待其果肉充分冻结后,放进-10℃的冷库中可贮藏1年。冻藏虽然能最大限度保持味,但解冻后果实组织损坏坍塌,汁液流出,商品价值大大降低,且不便鲜食。

低温调贮藏

低温调贮藏也是果保鲜的重要手段。调贮藏分可控体条件贮藏(CA)和自发调贮藏(MAP)两种。对于CA贮藏,尽管不同品种果对O2和CO2的具体浓度要求有些差异,但一般认为O2浓度为3%~5%,CO2浓度为6%~8%,可使果保硬、保脆、防褐变达3~4个月。采用MAP贮藏时,一般采用厚度为0.06~0.08mm的PVC或PE袋,贮藏前向袋(帐)以50~100g/kg果实的比例装入消石灰,并定期测定其环境体浓度,配0℃冷藏,125d后商品率仍很高。

处理保鲜

果保鲜中最常使用的化保鲜包括:生理活性调、乙烯吸收及抑制及其他相保鲜

柿子加工

柿子的加工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要是制成柿饼。北宋诗人张仲殊称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不比人间甘

柿子

采收后一般要涩处理才能鲜食。所采用的商品化的要有温水涩、CO2涩、涩、乙烯利涩四种法。

温水涩即将果放在水温为35~40℃的恒温箱中保持16~18h,即能涩。温水涩的果实肉质较脆硬,但是此法涩所得果品品质不高,柿子果皮容易胀裂,色变暗,养损失和味变淡。

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果,也是果常见的法,一般采用50%~90%的CO2处理果,2~3d即可涩。CO2涩的突出优点是不但能涩还能保脆,涩后果实脆而不软。此法的要缺点是CO2浓度不好控制,若CO2浓度过高,果果肉容易发生褐变。

采用喷洒、浸泡式处理,然后密封保温,也可达到涩的的。但涩时间长,一般需要9d左右。在室温条件下采用30%~40%乙醇处理果,可在4d完成涩。但是涩完全后,柿子变软,且用量过多或者浓度过大时,易使果皮表面发生皱缩。

乙烯利涩处理跟法相近,采用的法也是喷洒和浸泡。采用乙烯利溶液喷洒或浸泡涩所需时间与柿子品种、乙烯利浓度、处理时间和外界温度均有系。此种法较简单,涩后味较好,适大规模生产,但涩后的果实稍软,不便于运输。

柿饼加工

据统计,我们每年的产量排在世界第一位,但是国际贸易金不到全球贸易总的3%。中国加工利用比例不足10%、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在这仅有的小部分加工产品中,要是以柿饼加工为,青州柿饼、富平柿饼和恭城月是国柿饼的三大品牌,年产量分为3000t、500t和3500t左右。总体而言,中国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加工工艺阶段。

传统的柿饼加工多采用自然干制法。自然干制法柿饼基本靠天晒和吹。自然干制法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来完成干,长时间暴于空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近年来,人们对人工干制工艺进了较多的研究。人工干制法要是将柿子自然晾晒工艺改为人工制,通过控制温度进烤,能明显缩短所需时间,同时操作环境较为干净,具有时间短、健康卫生等优点。

柿子

柿子的酿造式包括传统的馏法和制法以及发酵法。发酵柿子具有良好的养和保健功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液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是研究的最多的两种发酵法。赵文红等以浆为原材料,过酶处理后将糖度和酸度分控制在22°Brix和pH4.0,加入酵母液在28℃发酵5d后用0.01%亚硫酸氢钠除菌,过滤、陈酿、杀菌和包装后制得色泽和味良好的柿子陕西科技大干为原料,将其打浆后调解糖度,采用果酵母,混匀后过前发酵、后发酵、调制与陈酿,最终得到成品。刘后伟等人将柿子葡萄、红肉龙果、桑葚等混发酵,制得陈酿复柿子或勾兑复柿子,其他水果为柿子赋予了新的色泽、味,弥补了单一柿子味淡色黄的缺点。宋继田等人采用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相结式酿造柿子白兰地,不仅提高了养物质的利用率,而且成品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与种类明显提高。

柿子

柿子类似,的加工要以浆为原料,采用酿酵母和酸菌分发酵。除民间作坊式的传统发酵工艺外,柿子的发酵要采用液态发酵工艺和固态发酵工艺。民间自制,不仅发酵时间长,色味不佳,而且无法规模化生产。液态发酵是将汁加糖调整糖度进液态发酵后,再过滤,、后熟制得成品。液态发酵法生产的柿子色泽淡黄,酸度可达3.5%以上;但是味不足,设备投资大,操作条件高,不适中小企业生产。固态发酵是将柿子后的大米、小米、玉米、麸皮等原料进固态酸发酵,其特点是发酵时间长,无浑浊和沉淀,味好。但是产品的味稳定性和外观稳定性不佳。也有者将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结使用,制取。此外,朱建丽等以新鲜的柿子要原料,当归白芍茯苓川芎肉桂益母草丹参等中药材,制备了具有一系列保健功能的柿子

外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一般采用日晒、热或冷冻干法。但日晒和热时间长,干色变化大,养和功能成分损失严重,产品水分含量偏高,质量差,加工、应用性能均不佳。翟文俊等研究真空冷冻干品质及其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并对其养品质进了分析,结果表明冻干能较好地保持养品质。国较大的加工企业将汁进酶解、过滤、灭酶、浓缩,最后真空冷冻干得到柿子粉。但酶解后过滤除去了大量的固物,大大降低了果的利用率。且冷冻干能耗大,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国外在的干面,相研究要集中于干前的护色处理,采用的要以热、红外线及晒干为

单宁粉

富含单宁是柿子其它果品的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宁也是其要的功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脂、预防管疾病、解蛇毒等活性,是柿子功能化高值利用的物质基础。

早期单宁的提取一般以鲜青柿子为原料,过榨汁后取汁液进发酵,过滤得发酵液,干即得单宁提取液。但采用此法制备时间长,单宁含量低,杂质多。现有的单宁提取一般采用含水甲醇或乙醇或丙酮为提取,提取物回收溶后干单宁粗提物。

柿子其它

柿子的生产工艺一般含选果、涩、打浆、加糖浆和护色磨、浓缩和罐装、杀菌、冷却等步骤。由于柿子单宁含量丰富,在打浆、磨、杀菌时易褐变,同时杀菌温度过高还会导致返涩。尽管近年有较多的专利涉及柿子的研制,但大多是所用甜味、配料及护色有所不同,对柿子生产过程中键性的技术难点尚无有效的解决法。除柿子外,还有少许柿子发酵饮料、柿子果脯、果皮及果糕的报道。柿子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赋予果良好的色,丰富的VC、多酚类化物赋予其良好的养和保健功能,果类物质含量多,利于果的加工,将柿子发成低糖果,市场前景可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复雌蕊

下一篇 重瓣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