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合生

合生,也作“笙”。合生有源于唐代之说。宋高承《事物纪原》《武平一传》所叙胡人唱合生云:“即是合生之原,起自唐中宗时也,今人亦谓之唱题。”宋代瓦舍中伎艺人表演的合生是否源于唐代,现代者还有不同看法。任二北《唐戏弄》中列有《唐宋合生异同表》,做了比较说明,认为唐代的合生源于外来胡伎,属于歌舞戏性质;宋代的合生属于说唱伎艺性质,以谈说为,间或夹唱。唐代有所谓“合生”,延及宋代,不少者径指其为......
目录

简介

  唐代有所谓“合生”,延及宋代,不少者径指其为“杂剧”。但对“合生”何以得及其渊源流变则歧见甚多,说法不一。在唐宋,“合生”作为一种伎艺,广泛流于文人、伶人与艺伎之间,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唐宋文人的生活式;而且,“合生”与杂剧系密切,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质、涵的准确定位,将为我们探索唐宋的杂剧态提供一条新的路径,需要重新研究。 [1]  宋代的合生又称为“唱题”,后来在宋金杂剧中发展为“题院本”,成为由艺人扮演脚色来演唱的式。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5所载《院本》的“题院本”中有《蔡消闲》、《偷眼》、《呆太守》、《呆秀才》等,可见仍然带有滑稽玩讽意味。  另外,合生与乔合生调在宋金诸宫调和宋元南戏中都曾采用,做为支谱唱。  《南九宫正始》、《词林摘艳》中都有南戏中的〔合生词;《西厢记诸宫调》中有一支〔乔笙〕词,为一唱一和式,刻画张生接到酬简时的惊喜若狂之态,也可看出这一调具有滑稽的情趣。

表演形式

  合生有两种表演式:  ①女艺人在士大夫阶层席间应命而“指物题咏”的,见宋人洪迈《夷坚志》支乙卷6《合生诗词》:“江浙间路歧伶女有慧黠知文,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盖京都遗也。”以下还了两个例子,一为咏诗,一为唱。这种式在五代时已成,宋人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条:“有谈歌妇人杨苎罗,善合生杂嘲,辨慧有才思,当时罕与比者。”并记述杨苎萝应命作嘲蜘蛛一诗,嘲成之词,意全不离蜘蛛,而又兼讽席间僧人。从其以“合生”与“杂嘲”并,可见乔合生与隋唐以来的杂嘲有一定渊源系。杂嘲是隋唐间文人互相以对貌、姿质戏为诗词嘲讽之伎。  ②瓦舍中伎艺人表演的合生,《西湖老人繁胜录》称为“勾栏合生”。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起令与随令本是文人在席间的雅而近谑的文游戏,其演变为民间伎艺,式与女艺人在席间应命而作的指物题咏也有相近之处,但在勾栏中演出,一人起令、一人随令。“各占一事”指每一中包括若干段令词,容则互不联属。近代的相声里有“令”一类式当极近似。如传统相声《四联音》:“四联音就是一人说四句,最后一句要四个同音,联在一起象一句话。”起令者说:“檐前一燕,檐下生炭,炭着生烟,烟淹燕眼。”随令者说:“一领细席,席上有泥,溪边去洗,溪洗细席。”另一人说:“二董同铺,横搭一褥,西董翻身,东董冻肚。”

文献记载

  以下是有合生”的文献资料。《景龙文馆记》“笙”条: 殿笙歌,其言浅秽,武平一谏曰:妖巫娼妓、街童市女,谈妃之情貌,列王公之质,咏歌蹈舞,号曰“笙”,不可施于宫。(1)《新唐书•武平一传》: 后宴两仪殿,帝命后兄光禄少卿婴监。婴滑稽敏给,诏士嘲之,婴能抗数人。酣,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因倨肆欲夺司农少卿宋廷瑜赐。平一上书谏曰:“……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妓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情貌,或列王公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全唐文》卷二六八载上文题“谏大飨用倡优 狎书”,《历代臣奏议》卷一二七“礼乐”部亦上条,但其中的“胡人袜子”、“妖妓胡人”中的“胡人”皆作“伶人”  (2)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合生”条: 唐书武平一传曰,中宗宴两仪殿,胡人袜子何懿倡合生歌,言浅秽,平一上书:“比来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情貌,或列王公质,咏歌舞蹈,号曰‘合生'。”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即是“合生”之原,起自唐中宗时也。今人亦谓之“唱题”。 《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条: 有谈歌妇人杨苎罗,善合生杂嘲,辩慧有才思,当时罕与比者。少师以侄女呼之,每令讴唱,言词捷给,声韵清楚,真秦青韩娥之俦也。[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房内传导阻滞

下一篇 全着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