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性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疾病。该病在代谢紊乱及微管病变的基础上广泛灶性坏死,出现亚临床的功能异常,最终进展为力衰竭、律失常及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肌病这一概念,作为糖尿病独立的并发症前已被肯定,其理由要涉及四面的研究:①临床流研究......
目录

概述

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肌病这一概念,作为糖尿病独立的并发症前已被肯定,其理由要涉及四面的研究:①临床流研究:framingham等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力衰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在排除病人以前有冠状动脉心脏病或湿心脏病时,糖尿病患者患力衰竭的危险仍增加4~5倍。在排除年龄、压、体重和固醇等因素之后,这种增加的危险仍存在。以上说明,糖尿病病人发生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可能为糖尿病诱发所致。②冠状动脉造影研究:一部分糖尿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而且通过房调搏后测量乳酸含量,也排除了微小冠管阻塞病变。③治疗面的研究:糖尿梗的患者,尽管和其他梗患者一样积极地治疗,但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梗患者,提示另有因素促使力衰竭的发生。④病理研究:糖尿病性肌病与原发性肌病有不同的病理特点,糖尿病性肌病管病变明显,要是管基膜增厚,间质psa阳性物质沉积。

流行病学

据全国糖尿病协作组1994~1995年在全国25万人中(>25岁)调查,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者各占2.5%,较15年前增长了3倍多。1998年who的世界健康报告中,估计现在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3亿人,到2025年将增至3亿人,而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患者将占世界总糖尿病患者的75%。framingham研究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力衰竭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2.4倍,女性患者高5.1倍,当除外伴有冠病或湿心脏病后,糖尿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男性为对照组的3.8倍,女性为5.6倍。

病因

糖尿肌病发病原因可能为:

1.细胞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的收缩蛋白或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pk-c)和一氧化氮(no)等第二信使介导发生糖基化,导致其功能异常。

2.细胞钙转运缺陷 细胞外葡萄糖水平的升高直接起细胞钙离子浓度的改变。现发现2型糖尿病的细胞钠钙交换受抑制,而浆网ca 泵正常,使逐渐ca 浓聚于浆网。ca 超负荷的浆网,可增加自发性ca 的释放,舒张时张力增高,心脏的顺应性下降。

3.冠状动脉的微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存在弥漫性管病变。

4.间质纤维化 是由于糖尿病病程较久由糖基化的原沉积所致。

5.心脏神经病变 约8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1.发病机

(1)细胞代谢紊乱: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细胞的收缩蛋白或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pk-c)和一氧化氮(no)等第二信使介导发生的糖基化,可导致其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脂增高能促进管壁细胞摄取脂质,vldl-c更易转变为固醇酯,ldl糖化损害了细胞上的受体对其识而使其代谢减慢,并通过另外受体结而被巨噬细胞优先吞噬和降解,堆积在巨噬细胞成为沫细胞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糖控制不良时,三酰甘油增加,脂蛋白氧化脂蛋白酶活性增高,致氧化蛋白成分和密度小的ldl增加,均成为皮细胞和平滑细胞的胞质毒,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糖尿肌病病理研究也呈现与代谢相的广泛性、弥漫性损害:细胞肥大、变性、灶性坏死、坏死区为纤维组织取代。

(2)细胞钙转运缺陷:细胞外葡萄糖水平的升高直接起细胞钙离子浓度的改变。allo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细胞钠钙交换受抑制,而浆网ca2 泵正常,使ca2 逐渐浓聚于浆网。ca2 超负荷的浆网,可增加自发性ca2 的释放,舒张时张力增高,故2型糖尿病的心脏以顺应性下降为。1型糖尿病的细胞,其钠钙交换和ca2 泵均受抑制,虽然细胞ca2 浓度升高不明显,但舒张期不能及时降低,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以舒张功能异常为

(3)冠状动脉管病变:微管系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之间的毛细管及微管网。尸检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存在弥漫性管病变,而壁外较大的冠状动脉正常。组织检查显示,小管周围脂肪浸润皮及皮下纤维增生、基膜增厚。死后心脏灌注观察微环的研究发现,50%的患者有微存在,实类似于网膜脏的小管病变,在心脏同样存在。上述病理改变可降低管对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而影响冠状动脉的储备功能。

(4)间质纤维化:糖尿病病程较久者,可显示纤维化以及pas染色阳性物质增多等的组织改变,系由糖基化的原沉积所致,此外,尚与糖尿病微管病变致供减少,加重纤维成有

(5)心脏神经病变:约8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神经病变。病程早期以迷走神经损害为,延至晚期,则迷走及交感神经均可累及。电图描记可发现持续性动过速、q-t间期延长、率变异性减弱以及严重的室性律失常等改变,严重者甚至出现无症状梗死以及心脏猝死

(6)其他:

①脂肪酸利用增加:最新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伴有葡萄糖的利用下降,而脂肪酸利用增加,导致毒性脂肪酸中间产物积聚,进一步抑制利用葡萄糖。这可能导致atp耗竭、阻止乳酸生成、增加氧耗,所有这些均造成功能受损。

②微环障碍细胞缺缺氧:糖尿病早期即可发生环障碍,造成流灌注不足,起缺,缺氧,加重了细胞的二次损害,使细胞供能供氧和代谢产物的堆积日益严重。

2.病理

(1)细胞病变:细胞肥大、变性、灶性坏死,坏死区纤维化。同时凝蛋白atp酶活性下降,浆网对钙离子的摄取能力下降,舒张期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2)管病变:为糖尿病性肌病的特征性改变之一。要累及间小动脉,而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并冠病者除外)。要表现为细小动脉膜及膜下增生、纤维化及pas阳性物质沉积,管腔变窄,使其舒张功能下降,冠状环储备减低,毛细管基底膜增厚及毛细成,并有大量糖原蛋白沉积,从而影响毛细管的交换功能。

(3)间质病变:一些者发现糖尿病性肌病变与间质有。如间质的纤维化和pas阳性物质沉积。

(4)流动力改变:可表现为限制型肌病扩张型肌病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早期,要为舒张功能障碍,后者多见于晚期,要是左室扩大、左室肥厚、收缩功能受损及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并可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1.力衰竭 为糖尿肌病要临床表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较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病多见。在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并发充衰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在考虑年龄、压、体重和固醇等因素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衰的可能性为对照组的5倍多,男性约为2倍。患者如有梗病史,则很难与梗后衰鉴,需病理活检能确诊。压者需与压性心脏病相鉴

2.律失常 可能由于灶性坏死、纤维瘢痕成,电生理特性不均一性而导致律失常。可表现为房颤、病窦综征、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动过速等。不同于冠要呈各种室性律失常。

3.绞痛 糖尿病病人除伴发外膜下冠状动脉病变外,也由于壁冠状动脉阻塞而发生绞痛。刘云芝等报道,国际疾病编码诊断为糖尿病性肌病的7例患者中有绞痛病史者3例。

并发症

可发生力衰竭、律失常等并发症。

1.力衰竭 framingham研究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力衰竭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2.4倍,女性患者高5.1倍,在住院的衰患者中,糖尿病占24%~47%。

2.律失常 糖尿肌病可见到不同类型的律失常,糖尿病患者律失常发生率在40%~75%。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若做糖耐量试验,多数糖高峰明显延后。

2.助检查

(1)超声动图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无临床衰表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为特征,较收缩功能异常出现早且明显。当糖尿病患者并发充衰时,有心脏扩大、左室收缩运动障碍、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等扩张型肌病的超声动图表现。

(2)电图常见窦性动过速、ST-T改变及各种律失常,左室高电压等。

(3)X线胸多数糖尿病性肌病患者心脏大小是正常的,伴力衰竭或压的患者可见室增大。

(4)活检对疑诊患者可进活检,除外其他原因造成的肌病变。

(5)介入性导管检查糖尿肌病患者一般有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舒张末容积(LVEDV)正常或增加,前者与后者的比值(LVEDP/LVEDV)升高,此比值反映左室僵硬度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另外患者每搏排出量和射分数降低,部分患者左室收缩运动弥漫性减弱。

(6)率变异性检测(HRV)约占50%的糖尿病患者24小时率变异性减弱或消失。糖尿病患者24小时压波动消失,即夜间的压低谷消失,这一现象要归因于夜间交感神经超常兴奋,可提示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病变致死者尤多见于夜间的原因。

(7)心脏神经功能检测临床上可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受损的程度。

(8)功能检查糖尿肌病大部或全部受累,整个室收缩能力普遍降低,室壁顺应性降低,收缩不协调。

诊断

糖尿病性肌病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确诊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

2.有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心脏扩大伴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心脏无扩大者则有舒张功能障碍。

4.排除了心脏病、冠病及湿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心脏起的衰。

5.必要时行活检,发现微管病变及pas染色阳性者可确诊。

6.有其他微管病变,如网膜管病变者则支持诊断。

鉴别诊断

糖尿病性肌病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确诊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②有力衰竭的临床表现。③心脏扩大伴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心脏无扩大者则有舒张功能障碍。④排除了心脏病、冠病及湿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心脏起的衰。⑤必要时行活检。⑥有其他微管病变,如网膜管病变者则支持诊断。

治疗

1.控制

虽然糖控制是否改变糖尿病性肌病的病程,但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高糖。

2.降

治疗压是基本治疗措施,降压药有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通道阻滞、α1-受体阻滞

3.降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高,所以有时需进脂治疗。

4.抗衰治疗

(1)收缩功能障碍以收缩功能障碍为力衰竭的治疗同一般力衰竭。

(2)舒张功能障碍以舒张功能障碍为者,应以钙离子拮抗药为,加以其他抗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硝酸酯类等。

(3)β-受体阻滞药由于窦性律失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房的应激性起搏功能受损,应用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时应慎重。

5.治疗绞痛

应用抗药物治疗。

6.其他

戒烟,并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注意纠正。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噻氯吡啶等改善液凝固性异常。

预后

糖尿肌病预后随个体的病情差异而不同,有些随糖尿病病情的好转而缓解,有些随其病情而加重,发生力衰竭或心脏猝死糖尿肌病梗死者发生包括猝死的严重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梗死者明显增高;梗死后30天和1年的病死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50%、100%。女性危险性高于男性。随糖尿肌病病程的延长,预后将更差,发生力衰竭和再梗死的危险性将更高。

预防

1.糖尿肌病的预防重点在于糖尿病的二级预防,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糖的基本稳定。这样可以降低“三高现象”的连锁反应,减轻细胞的皱缩与水肿效应,从而可以维持正常细胞膜的功能。

2.适量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环,改善微环功能,冲刷与按摩膜,而且可以改善细胞膜功能,有利于维持糖的稳定。

3.定期检查抗核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反应。倘发现自身免疫肌病应早期采取措施,防止对的继续损害。

4.防止感染,避免罹患感染性肌病,如果有感染迹象,应及时行抗感染治疗。

补充微量元素硒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并且,据病人机体采取不同的治疗式,同时进适量微量元素的摄入,特是硒的摄入,为糖尿病人带来极大的福音。

硒最重要的生物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糖和尿糖。医生通过让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人注

那么在日常饮食中,糖尿病人吃什么补硒呢?

富含硒的食物有蛋、生、麦肝脏大蒜蘑菇等,糖尿病人可以据自身情况理选用。但是最好的补硒法还是服用适糖尿病人的补硒制,体恒健硒维康富含的硒麦成份可以充分发挥硒在体应有的作用。并且,天然成份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好的补硒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不完全花

下一篇 孔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