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青年心肌梗死

青年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梗死。青年梗死因发生猝死,生前并未得以诊断,死后尸检实为梗死,所以青年梗死常易漏诊或误诊。然而青年梗死的急性期及远期致死率较低,出院后病情稳定,劳动力可以恢复,由此可见,青年梗死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较好。所以全面认识和了解青年梗死的规律性及特点,对于防治和成功地救治青年梗死都是十分重要的。改掉不良......
目录

疾病病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梗死发病的要原因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8岁的儿童体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灶,青年梗死尸检发现约60%存在双支管病变。

2.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组病因致病者较中老年梗死多,病因青年梗死的诊断与治疗相当有益。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可从以下几个面进分析。

(1)冠状动脉炎:可见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湿心脏病、多发性动脉炎、川崎病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参与或诱发急性梗死。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吸烟、饮、高脂肪餐、吸毒(大麻、可卡因等)及剧烈运动等。

(3)冠状动脉栓塞:是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栓子源于感染性膜炎、房颤及其他心脏病附壁栓的落、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二尖瓣和动脉钙化等。

(4)外伤:胸部非穿透伤所致的挫裂伤,发生率为16%~76%,严重者可起穿壁性梗死。

(5)冠状动脉夹层:动脉夹层及冠状动脉夹层所致的冠状动脉膜损伤及夹层突向腔阻塞管腔可急性梗死。

(6)管畸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7)其他:严重缺氧、冠状动脉低灌注压、重度感染、严重失性疾病等。

病理生理

1.过度饮咖啡少量饮咖啡并非有害,过度饮咖啡有可能诱发急性梗死。在青年梗死中,是因过度饮后,出现剧烈胸痛而发生梗死导致死亡。青年人中过度饮咖啡和吸烟者的数量不少,值得警惕。

2.毒品瘾吸毒或静注射毒品如大麻、可卡因等,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梗死。可卡因能够阻碍源性儿茶酚胺的利用,可诱发室性律失常及猝死,可使冠状动脉管收缩而致梗死。岁冠状动脉结构正常患者,因可卡因瘾而发生梗死。

3.避孕药物避孕药物可增加梗死的危险性,所以避孕药物是育龄妇女发生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避孕药物的妇女同时吸烟者,梗死的发生率增高。

4.剧烈运动适当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防治冠病,但应注意运动的强度与体育锻炼的法应因人而异。不少青年因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包括情绪过分激动)而发生猝死梗死。剧烈运动诱发青年梗死有以下两种情况。

(1)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的运动性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损害基础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剧烈运动时,冠状动脉流量难以维持30min以上,,最终导致梗死。亦可因在管狭窄的基础上发生成或管痉挛而诱发梗死。

②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损害较少见:包括以下几项:

A.先天性病变:冠状动脉-动脉瘘等。

B.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C.冠状动脉壁的易感性;正常及异位冠状动脉可在冠状动脉成夹层动脉

(2)正常冠状动脉的运动性梗死机制是:

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冠状动脉壁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或运动使儿茶酚胺增多所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栓塞。

5.A型为A型为类型要表现为时间紧迫感(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做最多的事)、竞争性强、易激动等等。A型为者易患冠病。

症状体征

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病前无绞痛病史,而发病时则表现为典型的缺胸痛。多数患者首次是以典型的缺胸痛而就诊。由于发病突然,症状严重,鉴于年龄轻,对梗死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常起误诊的原因之一。尽管青年梗死多表现为典型的缺胸痛,但以放射部位疼痛为首发表现者并不少见,常因误诊而应用阿托品类药物而使梗死加重,亦应起高度的重视。部分青年梗死以猝死为首发表现,生前不能明确梗死的诊断,以致失去救治时机。因此,对无典型绞痛或冠状动脉硬化病史的青年人,一旦出现典型的缺胸痛,应高度警惕有发生急性梗死的可能。对可疑病例应及时定期描记电图和测定酶,以便早期明确诊断。

疾病检查

1.清心增高在急性梗死时,可出现显著增高的CK、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氢酶等异常改变。

2.沉增快。

3.患者可能有脂、糖的浓度增高。

其他助检查:

1.电图在相应的梗死的部位,可出现典型的病理性Q波、ST-T改变等,可进定性、定位诊断。

2.放射性核素利用缺对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物可选择性摄取之特点,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发现梗死,确定梗死的范围和程度,测定侧支流、损伤和室功能,并可估计预后。

3.超声动图通过测定室容量、室壁运动和室射分数等情况,有助于确立急性梗死的梗死部位、梗死范围及左、右室功能障碍程度,提供预后信息。二维超声动图检查在几乎全部透壁性急性梗死病人中均显示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疾病诊断

青年梗死的诊断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症状电图及酶改变,综分析即可确定。当前展核素扫描、显影、超声动图、CT、核磁共振、冠造影等,对于部分无Q波青年梗死诊断确立很有帮助。

鉴别诊断

1.动脉夹层动脉夹层常产生类似MI的胸痛。其胸痛的部位常较高,近胸的出处;呈撕裂状;起病常较AMI更为突然;疼痛迅速达高峰且范围广泛,常反射到和小腿;疼痛多持续不缓解,虽可有休克症状,但病程中常伴有压。动脉夹层可产生压迫症状,致使双侧上肢的压不一致,单或双侧脉搏、颈动脉搏动减弱等。X线和超声动图检查可发现动脉明显增宽,无AMI电图及清酶的特征性改变。为肯定动脉夹层,常需做超声波检查动脉造影和(或)磁共振检查。如动脉夹层侵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MI,但很少见。大约5%~10%的动脉夹层患者没有胸痛

2.不稳定型绞痛其疼痛部位和性质虽与AMI相似,但绞痛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不伴有恶心呕吐休克等;无清酶的特征性变化(钙蛋白T可以增高);发作时虽有ST段和T波改变,但为一过性,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应注意与非ST段抬高型MI鉴。变异性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并可伴有室性律失常或缓慢性律失常,对应导联ST段明显下降,类似AMI早期图,但发作缓解后,ST段很快回到等电位线上。绞痛发作时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动态观察清酶钙蛋白T的变化是鉴诊断的要点之一。

3.动脉栓塞动脉栓塞起病突然,有胸痛气急发绀咯血休克等表现,如无咯血症状有时极似AMI。但前者的发热与白细胞增高多在24h出现;心脏体征面可发现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动脉栓塞电图改变较AMI快速而短暂,其电图呈急性电轴右偏,右室扩大及SⅠQⅢTⅢ,Ⅰ导联新出现S波,异常Q波在Ⅲ导联甚或aVF导联伴有T波倒置,但Ⅱ导联不出现Q波,有明显顺钟向转位;清乳酸氢酶总值可增加,但其同工酶(LDH1)和磷酸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不升高。放射性核素灌注扫描有助于确诊。

4.急性心包炎本病常急性起病,伴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前区疼痛和ST段抬高。但心包炎病人在胸痛发生前或同时常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胸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在坐位并前倾时减轻,AMI时疼痛与呼吸和体位无;前者在发病当天甚至数小时即可听到心包摩擦音,AMI起的心包摩擦音多出现于发病后2~5天,有时持续时间很短;急性心包起的电图改变为普遍导联ST段呈弓向下抬高,它不起Q波,伴有心包积液时出现低电压;急性心包炎无清酶的特征性变化;超声动图可观察心包积液的情况,AMI并有心包炎很少有积液,常见其梗死区室壁运动异常。

5.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溃疡病穿孔、急性腺炎等常有上疼痛伴恶心呕吐休克,易与疼痛部位不典型的AMI相混淆而起误诊。可据病史、部体征(症常有上明显压痛或反跳痛)、电图和(或)清酶检查加以鉴。需注意的是,冠病患者常并有胆石症,当发作绞痛时,易诱发绞痛和电图改变。

6.食管破裂食管穿孔或破裂可起严重的胸痛,常很快致死。紧急手术治疗可将病死率降低到30%。食管破裂的75%是由器械操作起,此外也可因异物或存留导管、钝器伤或穿刺伤、溃疡食管癌产生压迫性坏死所致。饱餐后干呕呕吐也可食管自动破裂。病人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且反射到肩间区,常伴有呼吸困难、大汗和发绀。接着出现苍白、动过速和休克以及纵隔体的体征(在胸壁、颈部和锁骨上窝触及捻发音)。前区听诊可发现纵隔听诊摩擦音,即所谓Hamman征。食管破裂的诊断基于呕吐食管机械操作后的症状和体征。站立位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纵隔体和胸腔积液。吞钡X线检查可肯定破裂的位置。有时破裂处可被封而不能由X线发现,此时做胸腔穿刺抽出酸性液体可说明有食管破裂。破裂处可被封而不能由X线发现,此时做胸腔穿刺抽出酸性液体可说明有食管破裂。

治疗方案

治疗与一般梗死相同。鉴于青年梗死的近期(6%)和远期(12.7%)病死率均低,近期和远期预后均较老年梗死好,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外,在存活者中,多数可以恢复工作,极少丧失劳动力。

预后

青年梗死的预后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的管支数、狭窄和粥样硬化程度、功能状态、危险因素控制、伴发病和并发症严重程度。50例40岁以下的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10年和5年累计病死率分为12.7%和10.6%。而另一组54例40岁以上梗死,5年累计病死率高达57.1%,可见青年梗死预后较年长梗死好。青年梗死病死率较低,发病时并症及伴发病少,年龄轻,出院后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快。说明青年梗死预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①急性期和远期病死率低;

②近期与远期的预后较好。50例40岁以下梗死患者急性期后生存47例,病后半年死亡2例,其余全部复工,无一例丧失劳动力。大部分患者在病后1年即能上班,且可胜任病前的劳动量。

预防

研究表明,冠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甚至有研究将影响因素列有246种。许多流家将影响冠病发病的要危险因素分为:

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压、高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纤维蛋白原升高。

②一些易患冠病的生活习惯包括过量进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以及A型性格。

冠状动脉环受累的临床指征,包括休息、运动或监测时电图异常以及灌注不良等。这些指征并非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但可预示冠状动脉已有相当程度的病变。

④其他先天易患因素,如早期患冠病的家族史。由于流的资料显示出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尚缺乏治性措施,因此对冠病的积极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冠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面。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止患病,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上冠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

1.一级预防措施冠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包括两种情况:

(1)健康教育:对整个人群进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注意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病的发生。

(2)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病的高危人群,如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控制的,如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病家族史、年龄、性等。处理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压、纠正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2.二级预防措施冠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容也包括两个面,第一面包含了一级预防的容,也即要控制好各种冠病的危险因素;第二面,采用已过有效的药物,预防冠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一年生植物

下一篇 二年生植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