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性自律是急性梗死患者24小时常见的律失常。多见于下壁梗死,常并发于窦性律不齐的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此外,加速性室性自律也是急性梗死再灌注时最常见的律失常,溶栓或PTCA治疗后管再通者其发生率为20.8%。(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急性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梗死24h常见的律失常,多见于下壁梗死,并......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急性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梗死24h常见的律失常,多见于下壁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律不齐的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此外,加速性室性自律也是急性梗死再灌注时最常见的律失常,溶栓或PTCA治疗后管再通者其发生率为20.8%,其他病因洋地黄过量,炎,钾,外科手术(特心脏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应用异丙上腺素后等,少数患者无器质性病因,也偶见于正常人。

(二)发病机

多数人认为,其发生机制系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增加,伴或不伴有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

加速性室性自律与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动过速的系:通常认为加速性室性自律发作短暂,预后较好,极少发展为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律失常,但近年来发现急性梗死伴有加速性室性自律的患者,其后出现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动过速的发生率为43%,可将加速性室性自率快慢分成两型:①室率为60~75次/min的患者,极少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动过速;②室率为75~100次/min者,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动过速。

症状

1.加速性室性自律虽称为动过速,但其频率并不甚快,故对流动力无明显影响,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的症状、体征大多系原发病的症状、体征。

2.加速性室性自律的体格检查有以下特点:

(1)率特点率一般为55~110次/分钟,比较规则,大多为60~80次/分钟。很少超过100次/分钟。

(2)第1音特点由于第1音的强弱与室收缩期始时房室瓣的位置有,这种位置与P-R间期的长短有。P-R间期长时房室瓣位置较高,时第1音即减弱,如果P-R间期缩短时,房室瓣位置则较低,第1音则增强。加速性室性自律患者有房室,P波与R波之间无,两者相就可不等,故在听诊时第1音的强弱可不等。

(3)颈静波加速性室性自律时因房室房收缩时正值三尖瓣,故房压力增高,颈静可出现波。

(4)收缩期奔马律有时可听到收缩期奔马律。

(5)分裂音第1音与第3音常有分裂音。

(6)对颈动脉按摩无反应加速性室性自律也不会被其终止。

(7)其他发作时多呈短阵发作和自终止。

并发症

快速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动过速。

检查

要依靠电图检查;

1.典型电图特点

(1)QRS波群畸:时限0.12s,其前无相的P波。

(2)室率为60~110次/min: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常少于30个动周期,发作起止缓慢。

(3)因其频率接近窦性频率:易发生房室室夺获或室性融波。

2、典型电图的详细描述

(1)加速性室性自律依据有无窦-室竞争现象可分为两类:

①不伴有窦-室竞争现象的加速性室性自律:见于窦性停搏房静止,故不见窦性P波,或是室性自律其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控制房,起逆P-波,此P-波大多重叠在QRS波中不能见到,少数情况下出现在QRS波之后,逆冲动可传至窦房结窦性律重整。

②伴窦-室竞争现象的加速性室性自律:是指窦性律与加速性室性自律之间常成间歇性干扰性房室,也即成窦-室竞争现象,可见于下列两种情况:

A、在窦性律和加速性室性自律两者并存时:若两者的律很近似(每分钟仅相差数次,大多为5次/min左右),当加速性室性自律的频率快于窦性频率时,室则由异位起搏点控制,房由窦房结控制,成了等律性(等频性)干扰性房室,两者的干扰部位在房室交接区,当窦性频率快于加速性室性自律的频率时,则容易被窦性律夺获室,此时所夺获的室,可为完全夺获(QRS波态为窦性搏动),也可为不完全夺获(QRS波态为室性融波),由于窦律略快于室性律时,室性异位激动即被抑制而恢复窦性律,但当窦律的激动又慢于室性异位激动,则发生房室干扰,房室分离成了加速性室性自律,在连续描记的电图上可见到这两种律在相互竞争。

B、窦性律与加速性室性自律交替出现。

(2)QRS波群频率比较规则:但也并不是十分固定,每分钟的变化很少超过10次跳,与窦性频率每分钟很少相差5次以上,所以,如不做体表电图,动态电图检查,则很易漏诊。

(3)加速性室性自律发作的第一个搏常出现于舒张晚期:多在窦性律不齐的缓慢相,与前一个窦性搏的联律间期较长,而在快速相时恢复为窦性律,加速性室性自律在始及终止时,常与窦性成室性融波,有时可出现连续数个或更多的不同程度的室性融波。

(4)P波与QRS波无固定系:P波常重叠在畸的QRS-T波上。

(5)加速性室性自律的异位激动起源大多在传导束支的近端或较远端,故畸的QRS波大多为束支阻滞型。

(6)超速起搏仅能抑制而不能终止加速性室性自律。

3、加速性室性自电图的特殊类型

(1)持续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少见: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个可达数年(9年)。

(2)超速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又称室性期前收缩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融始,频率为90~100次/min,超过窦性律30次/min左右,其基本窦性律可不缓慢,可有较多的室夺获和间歇出现的室性融波,而并无前述的接连出现数个室性融波现象,室率多较快而不均匀,此型室性自律提示心脏有某种病理性改变。

(3)不规则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律明显不齐,亦毫无规律,发作时可起始于律R-R间期的任何位置,或由过早搏动促发,或以加速性逸搏的始,QRS波多呈束支阻滞型,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者,预后良好(图5)。

(4)加速性室性自律与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交替出现:可见于急性梗死患者,出现率报告不一,文献报告为42%~83%,北京阜外医院报告为10%。

(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加速性室性自律:

(6)逸搏型加速性室性自律:常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以室性逸搏始,室率为50~84次/min,平均为62.2次/min,室率多慢而规则,可伴有室性期前收缩,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混型:即室性期前收缩型兼典型性或逸搏型加速性室性自律。

(8)加速性室性自律伴传出阻滞:很少见。

诊断鉴别

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图检查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诊断

1.与并律性室性动过速鉴

(1)并律性室性动过速的异位起搏点存在传入阻滞,故律的窦性冲动不能传入并律异位起搏点,所以并律性室性动过速的动周期不会被重整,而加速性室性自律的异位起搏点的周围不存在保护性的传入阻滞,所以当窦性律发生室夺获时,异位起搏点所发出的律周期被重整,即以夺获的窦性ORS波处异位律本身的周期重新始。

(2)并律性室性动过速的异位搏动可始于动周期的任何时期(不应期除外),而且异位搏动之长间期是短间期的整数倍数,而加速性室性自律的第一个搏是发生在舒张晚期,异位搏动之间长间期无整数倍数的系。

2.与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鉴

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虽可呈短阵畸的QRS波,但有正常的P波,并与QRS波有固定的P-R间期,无房室分离现象,而加速性室性自律的QRS波与P波无,并有房室分离现象。

3.与预激综征的鉴

预激综征的QRS波与P波有固定系,QRS波起始部有delta;波,而加速性室性自律无这两项特点,故鉴不难。

4.与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的鉴

(1)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PPVT)起止突然:发作时第1个QRS波是提前发生的,终止时有完全性代偿间歇,而加速性室性自律(AIVR)为逐渐发作,缓慢终止,发作时第1个QRS波起始于舒张晚期,终止时无完全性代偿间歇。

(2)频率:PPVT多为150~250次/min:也可为110~150次/min,AIVR频率为60~110次/min,大多数为70~80次/min。

(3)室性融波:PPVT少见,AIVR多见。

(4)PPVT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间歇期可见有室性期前收缩;而AIVR发作持续时间短,每阵发作只有3~30个搏,发作间歇期无室性期前收缩

(5)PPVT对流动力的影响大:可压降低或阿-斯综征,预后严重,需立即治疗;而AIVR不流动力改变,预后良好,无特殊情况可不需治疗。

治疗

由于加速性室性自律对流动力的影响不大,故认为不需积极纠正律失常,而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但临床上可见到一些急性梗死患者,相对较快的加速性室性自律可发展为快速的持续性室性动过速,个可并发室颤动。梗死并发加速性室性自律的治疗可采用下列案:

1.短阵发作的加速性室性自律,无需特殊处理。

2.如果室率超过75次/min(此时窦性律大多也超过75次/min),或由室性期前收缩促发或兼有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者,应给予利多卡因治疗(静注或静滴注)以消除之。

3.以逸搏始,窦性率60次/min的患者,用山莨菪碱(654-2)或阿托品一次,0.5~1.0mg,皮下或注射;或用利多卡因50mg以5%葡萄糖液10~20ml稀释后静推注(或稀释在100~200ml液体中静滴注)。应用较大量的阿托品后,随窦性律的增快,加速性室性自律可暂时性消失。因为是窦性跳加快超过异位律的频率而控制室活动之故,并不一定意味着异位律被控制,所以当窦性律重新减慢时,仍有可能出现加速性室性自律。

加速性室性自律可伴发室性期前收缩,如发生频繁则应消除室性期前收缩。可应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静滴注。

苯妥英钠美西律(慢律)疗效轻微,地西泮(安定)等镇静有一定帮助。普萘洛尔(得安)、维拉帕米(异搏定)等药物具有负性变时性效应,当属本症忌。

预后

一般认为,加速性室性自律是属于良性的,它的出现并不伴有病死率的增高,也不是室颤动的先兆,不会转为室颤动,对流动力无明显影响,患者多能耐受,故预后良好。但近年来发现,加速性室性自律并非属于良性律失常,其对预后的影响取决于是否发展为致命的室性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律的室率75次/min及(或)律不规则时,应高度警惕,及时治疗,以防转化为阵发性室速甚至室颤动。

预防

加速性室性自律由于其对流动力的影响不大,故要治疗和预防其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类型律失常的本措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灌木

下一篇 鳞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