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acute idiopathic pericarditis)在国外居心包炎的首位,国近年有渐增的趋势。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直接侵入感染或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除常见的柯萨奇B族病毒和埃可病毒(ECHO)易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外,其他心包炎的病毒还有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及乙病毒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急性心包炎,同时并发严重的......
目录

病因

除常见的柯萨奇B族病毒和埃可病毒(ECHO)易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外,其他心包炎的病毒还有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及乙病毒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急性心包炎,同时并发严重的心脏压塞以及缩窄性心包炎。水痘可并发严重的病毒性肺炎急性心包炎。支原体肺炎是成人的一个重要的非细菌性肺炎,也会心包炎。巨细胞病毒和其他不常见的病原体,可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心包炎。

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起病前数天至数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过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及受为诱因。

2.发热是本病症状

可为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数天或数周。其他伴随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无力食欲不振等。

3.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为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常较其他心包炎剧烈,可为刀割样痛、压榨性疼痛或闷痛,疼痛在短时间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极少数病人可无疼痛。

4.约25%胸膜炎或肺炎

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及胸骨下部,可放射到颈、左肩、左肩、上部等处,咳嗽、呼吸、体位变动均能使疼痛加剧。

5.约在70%的病人中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

常在起病第1天即出现,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心包渗液一般为小量或中等量,很少产生严重心包压塞症状

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和急性胸痛的青年人及成年人伴心包炎的临床特点、电图改变和酶升高,应首先疑诊特发性心包炎。

特发性心包炎最有力的支持诊断,是在病初3周病毒抗体效价升高为正常的4倍,很罕见能够在中或心包积液中分离出病毒。有报道在30例肠道病毒感染患者中,放免测定特异性抗柯萨奇B族病毒免疫球蛋白IgM阳性率为49%,而正常受试者罕见阳性。另有报道,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可在心包组织中检测到DNA病毒抗原,如柯萨奇B族、埃可病毒等。

检查

1.检查

沉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酶谱正常,但当炎症扩展到外膜下时酶谱水平可升高。

2.电图检查

典型电图变化可分4个阶段。

第1阶段:在起病几小时或数天之,除对应的aVR、V1导联ST段压低外,所有导联均存在普遍的弓向下型ST段抬高,部分病例可见P-R段压低,约1周消失;

第2阶段:ST和P-R段回到正常基线,T波低平;

第3阶段:在原有ST抬高导联中T波倒置,不伴有R波降低和病理性Q波;

第4阶段:可能在发病后数周至数月T波恢复正常,或因发展至慢性心包炎使T波持久倒置。当外膜下受损或心包膜不同部位的炎症恢复过程不一致,电图呈不典型变化,如只有ST段抬高或T波变化;局限性ST和T波改变。

3.胸部X线检查

可见心脏阴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尤其是部无明显充现象而影明显增大是心包积液的有力据,可与力衰竭相鉴。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阶段或心包积液在250毫升以下,影不增大,即使有流动力异常,胸部X线检查亦可正常。

4.超声动图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可估计心包积液的量,提示有无心脏压塞,是否并其他心脏疾病,如梗死、力衰竭。

5.心脏CT或心脏MRI检查

心脏CT和心脏MRI越来越多地用来诊断心包炎,二者均可以非常敏感地探测到心包积液和测量心包的厚度。

鉴别诊断

特发性心包炎应与外伤性、化脓性、感染性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包炎等相鉴。对于老年患者在诊断病毒性心包炎之前,首先应除外急性梗死、类湿病、结核或肿的可能性。

疾病治疗

治疗

本病自然病程一般为2~6周,多数患者可自愈。急性期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心包积液的增长情况,出现心脏压塞即心包穿刺。胸痛给予止痛药阿司匹林或非激素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上述治疗数天后仍有剧烈胸痛心包积液量增多或出现心包积液倾向在排除并感染后采用激素治疗,症状一旦缓解即迅速逐渐减量和停用。急性特发性心包炎治疗后,数周或数月可复发,少数慢性复发性心包炎需用小泼尼松(强的松)维持治疗数周甚至半年,病情进展至心包缩窄时,可心包切除术。

预后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病程较短,多持续1~3周,具有明显的自限性特点。但也有少数可迁延数年,大约15%~40%病人在数周后可再发心包炎,这可能不是病毒的再感染,而是对最初病毒损伤的免疫反应。支持这一论点的据是,有严重再发性心包炎的患者中,抗柯萨奇B族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升高仅在发病的第1周,用干扰素抑制再发性心包炎有效。 本病较少发生心包填塞及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并发病症

急性特发性心包炎一般病程较短,多持续1~3周,具有明显的自限性特点。但也有少数可迁延数年,大约15%~40%病人在数周后可再发心包炎,这可能不是病毒的再感染,而是对最初病毒损伤的免疫反应。支持这一论点的据是,有严重再发性心包炎的患者中,抗柯萨奇B族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升高仅在发病的第1周,用干扰素抑制再发性心包炎有效。少数特发性心包炎可有下列并发症:

1、再发性心包炎 大约15%~40%病人在数周后可再发心包炎,这可能不是病毒的再感染,而是对最初病毒损伤的免疫反应。

2、心包积液心包渗液一般为小量或中等量,很少产生严重心包压塞症状,很少需要心包穿刺抽除液体。

3、缩窄性心包炎 柯萨奇B病毒及埃可病毒均可产生化脓性渗液随着渗液的消退和机化,最后导致心包增厚缩窄性心包炎。但发生率较低。

预防

1.应积极预防病毒感染,注重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心包积液的增长情况,发现病情变化早期治疗。

1、急性特发性心包炎的食疗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适量的运动

2、急性特发性心包炎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雌球花

下一篇 结核性心包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