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间歇依赖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动过速(PTDPVT)常发生于较年长的患者,因服用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低钙)和因各种原因起明显动过缓,某些器质性心脏病等导致Q-T间期延长,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动过速(TDP)。1.药物起LQTS(1)律失常药如ⅠA类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异丙吡胺;ⅠB类的利多卡因美西律可能有促发TDP作用;ⅠC类恩卡尼,普罗帕酮偶可诱发TDP;Ⅱ类索他洛尔......
目录

病因

1.药物起LQTS

(1)律失常药如ⅠA类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异丙吡胺;ⅠB类的利多卡因美西律可能有促发TDP作用;ⅠC类恩卡尼,普罗帕酮偶可诱发TDP;Ⅱ类索他洛尔,Senatilide可使Q-T间期延长起TDP(>5%);Ⅲ类胺碘酮;Ⅳ类苄普地尔等可致TDP。

(2)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如吩噻嗪,氟呱啶醇,三环和四环类抗抑制

(3)其他药物抗压药,利多氟嗪,红霉素,抗组胺制酮康唑,阿斯咪唑,金刚烷胺,有机磷农药,砷,锂等,毒品可卡因也可导致Q-T间期延长。

2.电解质异常

(1)低钾可导致电图U波增高,QT或Q-T-U间期延长。

(2)低镁血症常伴低钾血症

(3)低钙血症

3.严重动过缓

可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严重窦性动过缓,病态窦房结征,房颤动长R-R间歇等,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研究表明,促使TDP发生的不是动过缓本身,而是因率改变而发生病理Q-T间期延长和复极化异常所致。

4.心脏疾病对Q-T间期的影响

,缺氧,梗死,炎,心脏功能不全等均可Q-T间期延长。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外伤炎,管意外等。

6.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

7.养不良

饥饿(如神经食欲缺乏),液体蛋白饮食。

8.不明原因的LQTS

很少见,鉴困难。

临床表现

室性动过速发作期可有心悸胸闷头昏等症,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者可起短时晕厥抽搐,发作虽可自终止,但极易反复发作,并有演变为室扑动,室颤动的可能,很易导致流动力障碍,故必须积极治疗,在短时间完全控制发作,发作间歇期大多无明显症状,可有室性期前收缩动过缓等,有原发疾病的症状

该型室性动过速介于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与室颤动之间,量降低较明显,因此容易发生反复晕厥,阿-斯综征,小于4秒的短暂的室性动过速一般仅有心悸头晕,若持续5秒以上极易发生晕厥抽搐

检查

电图检查特点

(1)间歇依赖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动过速典型电图特点

①发作前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常以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始,或由R落在U波上的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诱发。②发作时出现一系列态振幅不一不等的宽大畸QRS波群,室性动过速的频率在180~260次/分钟,平均为220次/分钟,个可达310次/分钟,发作时其频率逐渐加速,于终止前又逐渐减慢且振幅变大,每次发作的QRS波和持续时间变异不定,常伴有R-R间变化。③发作时QRS波群的极性和振幅呈时相性变化每5~20个搏的QRS波向围绕基线突然或逐渐转至相反向扭转,表现为纺锤④发作时间一般较短历时数秒至十多秒,或数十秒,偶可更长(有报告持续6分钟),终止时表现为长短不一的间歇后出现基础律,或由一态及向介于基础律和异位律之间的QRS波群,再过渡到基础律。⑤虽能自终止转为窦性但极易反复发作,如不积极治疗可转变为室扑动,室颤动。

(2)TDP发作间歇期典型电图特点

①基础律多为缓慢性律失常窦性动过缓,交接区律,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偶见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房颤动R-R长间歇等,也可为正常窦性律。②基础律的Q-T或Q-T-u间期显著延长(可超过0.60秒)。③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U波明显,也可呈宽大,多等改变,常与T波相融,U波系间歇起的复极异常,间歇越长,U波越明显。室性动过速常由一伴较长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所诱发,其联律间期常为0.5~0.7秒,偶也可为房性期前收缩所诱发。⑤可见室性期前收缩呈频发,常呈R-on-T,R-on-U现象,TDP发作常以R-on-T的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始,由于Q-T间期显著地延长,故R-on-T室性期前收缩常有较长的联律间期,此与一般R-on-T室性期前收缩的短联律间期显然不同,故称特殊的二联律。⑥在TDP发作前数分钟,数小时或间歇期,有时可见在T波峰或终末部出现较高(或深)的附加波,除房颤动外,在Ⅱ,Ⅲ,aVF导联及左胸导联T波终末部,即传统的U波处出现Dows波(慢波),在各导联与T波同向,患者的Dows波也呈交替电压。

(3)对间歇依赖性TDP典型电图的详细描述

动周期的规律90%~98%的患者在TDP发作前的最后一个窦性(或室上性)搏,其前有长的R-R间期即长周期(如动过缓或期前收缩后的长间歇或房颤动时长的R-R间期等),而促发室性动过速的室性期前收缩(即R-on-T或R-on-U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窦性(或室上性)搏动延长的Q-T间期的TU波上(即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也即短周期),从而成TDP发作时动周期呈现一长一短间歇(亦称长-短周长)诱发的规律性变化。室性动过速持续发作时QRS波态呈尖端扭转型,多性,极少数也可转变为单室性动过速短阵发作频率相对慢,态单一,所以只有在多导联和长时间记录才显示它的特点。室频率由于QRS波之间离不等,常难以准确测量,故频率范围报告不一,如报告180~260次/分钟,120~360次/分钟等,本型TDP频率的上限与室扑动或室颤动相重叠,下限与病理阵发性室性动过速相重叠,QRS波的快相与慢相可以分清,而室颤动不能分清,绝大多数TDP频率快,且有周期性发作倾向,一旦发作一阵,其后则反复阵发并渐趋持续性,甚至发展为室颤动而致死。④T波和U波在TDP中T波的状和振幅的交替和(或)T波变是常见的,U波态振幅在间歇后可呈周期性波动,即从大到小,从小到大,间歇前室率越快,间歇时间越长,U波越明显,TDP频率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发作时间较长,态可呈多样性,TDP的发作与U波相,典型者可见U波振幅逐搏增大,当达到某一高度(阈值)时即触发TDP发生,称其为慢波是TDP发作的始动因素,其常在U波的峰或下降支处始,U波常在左侧胸前导联明显,在Ⅱ,V5导联直立,宽大或双峰,T波可倒置双向,U波可大于T波,也有未出现U波者(约1O%)。⑤Q-T间期,Q-Tc间期几乎在所有患者均明显延长,Q-Tc间期多为0.46~0.56秒。⑥TDP可自转复这是一大特征,但易反复发作,必须治疗后才能最终终止TDP反复发作。⑦TDP发作持续与间歇时间通常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多在数秒至数十秒,大多持续3~5秒,也可达22秒,甚至持续6分钟,间歇期时间不定,短者仅1~2秒,反复发作者间歇期通常较短。

电生理检查特点

(1)用Franz接触电极记录膜单相动作电位可记录到早期后除极,位于单相动作电位复极化第3相,并且与体表电图U波同步发生。

(2)室程序刺激及频率递增刺激(或同时加用异丙上腺素静滴注)未能诱发出室性动过速。

(3)快速起搏室每次10秒,显示快速起搏后突然减速起的Q-T-U间期和U波振幅变化,与间歇长度及起搏频率呈正相

诊断

动过速呈尖端扭转性室性动过速特点,Q-T间期延长,T,U变化,长-短周长,R-on-T二联律状室性期前收缩诱发长间歇依赖性TDP,发作多在3~5秒,能自终止,但反复发作。

鉴别诊断

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与其他多性室速的鉴甚困难,要依据其Q-T间期延长,U波,常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有特殊的病因,常反复发作并可自终止等特点。

1.需与一般室速或室颤动相鉴

一般室速表现为一系列态几乎固定的宽大QRS波,ST段与T波可以辨认,发生往往不会自停止;一般室速也可由RonT室早诱发,但室早配对间较短,室颤时无法识QRS波及ST段与T波,室率大于300次/分钟,极不规则,一般不会自终止,电击复律有效而TDP的QRS波与ST-T可辨认,室率多在200次/分钟左右,发作持续时间短,会自终止,但可反复发作,电击复律效果较差。

2.需与其他多室性动过速及室颤动相鉴

下列两点有助于鉴诊断:①室性动过速发作之前或刚终止之后的电图上,如有Q-T间期延长和U波的存在,相对长的联律间期,或典型的诱发顺序(长一短周长)等,则支持TDP;②室性动过速发生时的临床情况对鉴诊断有帮助。

治疗

1.去除诱因

如停用律失常药,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及时纠正低钾,并要补充镁,因低镁得不到纠正,则低钾的纠正也困难。一些过缓的律失常系原发的心脏疾病所致,故对它们及原发病均应积极治疗。

2.药物治疗

(1)异丙上腺素静滴注。异丙上腺素可增强外向钾电流,加快复极,缩短Q-T间期,抑制早期后除极,防治TDP。但可能使部分室性动过速恶化为室颤动,使用时应小心,更适用于动过缓所致TDP而没有条件立即心脏起搏者等。

(2)静补充钾。

(3)硫酸镁可作为首选药物。首缓慢推注,然后静滴注,维持7~48小时,或至Q-T间期缩短至<500毫秒后停药。除有面色潮红外,无不良反应。硫酸镁能缩短的相对不应期,延长绝对不应期,提高室颤动阈值,并使复极均匀化,减少或消除折返激动。促使K进入细胞,稳定膜电位,矫正复极过程的离,因而可预防和治疗TDP的发作。

(4)利多卡因上述药物无效时可试用。TDP发作时静推注。要用量足、时间长。其疗效不定。可无效。应用过量时有发生TDP的报告。在有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征、基础率偏慢者不宜应用利多卡因

(5)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试用苯妥英钠注射。有报告在房室传导阻滞时发生的TDP,采用维拉帕米推注有效。用ⅠA、Ⅰc及Ⅲ类律失常药,可试用ⅠB类药物或试用卡马西平治疗。

3.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既安全又可靠。有条件者应首选。如病情允许也可在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心脏起搏,可以缩短Q-T间期,消除动过缓,预防律失常进一步加重。用室起搏比用房起搏较适宜,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如果无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也可用房起搏,但如果房起搏不能达到1:1传导时,则可会诱发新的室性动过速发作。如果患者系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征者,应安装置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4.电复律

通常TDP发作只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便自终止,由于持续时间短不需用电复律。但当TDP发作持续时间长、室率快、流动力明显受到影响时或蜕变为室颤动者,应同步直流电复律(50J)。对终止TDP大多是有效的,至少可暂时终止TDP发作。有些继发于大量ⅠA类药物所致的TDP,可能由于除颤的阈值增高,需反复电转复才能恢复律,一次电转复的成功率为65%左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厥脱

下一篇 水将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