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鱼
文物
动物
生活习性
水晶鱼 【异名】鳡鱼(姚可成《食物本【来源】为 银鱼科动物 太湖短吻银鱼的全体。 【生态环境】 1.为小型小层鱼类,生活于近海,性喜集群,以浮游小动物为主食。三、四月于长江口区产卵。具有海洋至江河回游的习性。 2.为小型小层鱼类,习性与前种相似。只唯在南海冬季11-12月产卵。草》)。
资源分布
我国分布于山东至浙江 沿海地区。尤以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 2.全国沿海均有分布。 【动物形态】太湖短吻银鱼,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体长约7~8厘米。头部扁平。口小,吻短钝,下颌略长。上、下颌骨各有1排 细齿,口盖上无齿;下颌前端亦无犬齿。背鳍Ⅱ12~14,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至尾基距离的2.5倍。臀鳍Ⅲ21~24,位于背鳍后下方,背鳍后有一小而透明的 脂鳍。体柔软,除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鳞片外,全体无鳞。生活时全体透明,从头的背后可清楚地看到脑的形状;死后体为乳白色。各鳍较透明,无色,体侧每边沿腹面各有一行黑色素小点。生活于湖泊内,主食 浮游动物,也食少量的小虾和鱼苗。产卵期4月。分布江苏太湖和沿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中,尤以太湖最著。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疏利肠胃,润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