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
病因简介
为精神创伤、情绪变化、过度疲劳、寒冷刺激、气候变化和内分泌失调(如绝经期或经期)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多见的: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影响到肾功能时)、肾动脉狭窄、肾结石、肾肿瘤等。
发病机制
高血压危象的发生机制,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高血压患者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血液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基肾上腺素和精氨酸加压素等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突然急骤的升高,引起肾脏出入球小动脉收缩或扩张,这种情况若持续性存在,除了血压急剧增高外还可导致压力性多尿,继而发生循环血容量减少血容量的减少,又反射性引起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和精氨酸加压素生成和释放增加,使循环血中血管活性物质和血管毒性物质达到危险水平,从而加重肾小动脉收缩。由于小动脉收缩和扩张区交叉所致,故其呈“腊肠串”样改变。引起小动脉内膜损伤和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素等有害物质进一步释放形成血小板血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伴有微血管内凝血点状出血及坏死性小动脉炎,以脑和肾脏损害最为明显有动脉硬化的血管特别易引起痉挛并加剧小动脉内膜增生,于是形成病理性恶性循环(图1)此外,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和血管加压性活性物质过量分泌不仅引起肾小动脉收缩而且也会引起全身周围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骤然增高,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此时发生高血压危险。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病情凶险.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
主要特征:
1,血压显著增高:收缩压升高可达200mmHg以上,严重时舒张压也显著增高,可达117mmHg以上.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征象:发热感, 多汗,口干,寒战,手足震颤,心悸等
3,靶器官急性损害的表现: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有典型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史,发作间歇期血压可正常,降压试验阳性,尿儿茶酚胺3甲氧基-4-羟基苦杏但酸(VMA)含量增高,肾盂造影和腹膜后充气造影可助鉴别。
诊察标准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后与高血压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对高血压患者做出危险性分层,详见下表:
血压( mmHg ) | |||
其他危险因素及病史 | 1 级 SBP 140~159 或DBP 90~99 | 2 级 SBP 160~179 或 DBP 100~109 | 3 级SBP ≥ 180 或DBP ≥ 110 |
无其他危险因素 | 低危 | 中危 | 高危 |
1~2 个危险因素 | 中危 | 中危 | 极高危 |
≥ 3 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 高危 | 高危 | 极高危 |
有并发症 | 极高危 | 极高危 | 极高危 |
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和>30%。无危险低、中、高;中、中、高、高、全极高
1.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②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⑤糖尿病;⑥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2.靶器官损害的临床情况包括:①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②蛋白尿和(或)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1.2~2.0mg/dl)。③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④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
并发症状
预防常识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有高度危险性的心血管急危重症。须立即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凡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血压急骤升高且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应即刻到医院就诊,接受专科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系统降压治疗、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等预防措施有助于大大减少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过度至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并长期坚持之。 适量饮茶: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像罗布麻、决明子、蕃楸草、箐橡草等可清热解毒、消炎杀菌、软化血管、调理血压。急救
高血压病病人由于劳累、情绪波动、精神创伤等诱因,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使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称为高血压危象。
病人先出现剧烈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如不及时处理,病情将进一步恶化,进而发生神志改变、恶心、呕吐、腹痛、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悸等。重症者又出现抽搐、昏迷、心绞痛、心衰、肾衰、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当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并服用心痛定、降压乐、利血平等快速降压药,及安定10毫克。严禁服用氨茶碱、麻黄素等兴奋剂或血管扩张剂。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往就近医院系统治疗。
预防:高血压病人应坚持服药治疗,并经常到医院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平常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宜过劳,保证充足睡眠。戒除烟、酒及高脂饮食,避免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
治疗措施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到冬天,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时刻使用降压护腕,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医疗器械、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乐哈哈降压护腕的降压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需要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降压护腕在平时对任何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适用的。降压护腕对防治高血压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使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使用降压护腕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这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
降压护腕的降压功效在生活中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么究竟为什么降压护腕会具有这么好的降压效果呢?原因在于:
1、人体手腕部有丰富的血管(脉搏)和神经,有内关和外关两个重要穴位。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共十二条经脉,分别从手腕部和脚腕部通过。因为手腕和脚腕部的这些经脉穴位、血管、神经都最为表浅,接近体表,磁场能量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2、磁场疗法和针灸治疗一样属穴位疗法,一般不仅针对一个穴位,而是靠多个穴位同时施治。和中药的配伍一样,协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整体调节,促进机体平衡目的,这些就是降压护腕的优势和独到之处。
3、降压护腕是戴在手腕上治疗高血压的正规产品,其特点是利用磁能的作用,持续刺激手腕(脚腕)部,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从而使外周毛细血管扩张,末梢血管阻力降低,毛细血管痉挛解除,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4、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范畴,多由精神刺激,饮食不节,内伤虚损引起,以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最终导致血压升高。磁场作用于腕部,可调节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沟通阴维脉和阳维脉,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使血压高症状得到恢复和改善。
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的最佳治疗是既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到安全水平,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又不能使血压下降过快或过度,否则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灌注不足.
(1)高血压脑病和主动脉夹层是需要紧急降压的.它们的治疗原则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先将血压下降25%左右为好,将血压先保持在160/100 mmHg为宜.首选硝普钠.硝酸甘油对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尤为适用.其次可用二氮嗪,可乐宁,也可用拉贝洛尔
(2) 系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危象,可首选酚妥拉明.待收缩压降至180mmHg,舒张压降至110mmHg后逐渐减量,并用口服降压药维持.
(3)_合并左心衰竭:首选硝普钠,辅以利尿剂如速尿,应避免使用几种同类的交感神经阻滞剂.
(4)高血压并急性脑血管病:应小心降压,不宜急剧降压.对于颅内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争议.
脑出血者仅收缩压超过200mmHg时才降压治疗,一般降至150mmHg为宜.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一般不宜降压治疗,除非血压非常高,如舒张压>130mmHg,且以把舒张压降至100mmHg为好. (5)妊娠子痫:可用硫酸镁,以及肼苯哒嗪等.若肼苯哒嗪无效,可试用拉贝洛尔.慎用降压药:降压嗪,钙拮抗剂,硝普钠.避免使用的药物:三甲噻方,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
1,硝普钠Nitroprusside
2,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3,尼卡地平Nicardipine
4,艾司洛尔Esmolol
5,乌拉地尔Urapidil
6,地尔硫卓 Diltiazem
7,二氮嗪 Diazoxide
8,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10,硝苯啶Nifedipine
11,可乐定 Clonidine
12,卡托普利Captopril
上述症状发作一般历时短暂而迅速恢复,但容易复发。发作时化验尿常规可有少量红细胞和蛋白,血中肌酥和尿素氮、游离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发作时及发作后血糖 可以升高。眼底检查可有出血、渗出或视神经乳头水肿。
该危象是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症状,病情凶险,尤以并发高血 压脑病、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一旦症状发作,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可导致死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