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松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 Koch)是杉科,水松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有扭纹;树皮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条条稀疏,大近平展,叶片多型:鳞较厚或隆起,有白色气孔点,冬季不落;条两侧扁平,先端尖,基部渐窄,淡绿色,球果倒卵种鳞木质,扁平,鳞近边缘处有三角状尖齿苞鳞种鳞合生种子,稍扁,褐色,1-2月,秋后球果成......
目录

植物学史

水松水松,自M. T. Masters及A. Rehder等人考以来,长期以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 Koch为有效。近来J. Franco, H. E. Moore及S. G. Harrison则张用G. lineatus(Poir.) Druce为其有效胡秀英(in Taiwania 10: 60-61. 1964)查考,她认为A. Rehder等人的意见正确。因1817年J. L. M. Poiret发表Thuja lineata(Encycl. Meth. Bot. Suppl. 5: 303)所依据的标本,是采自栽培于M. Noisette园的幼龄植物。1838年,J. C. Loudon命同样的植物为Taxodium sinenseNoisette ex Loudon(Arb. Frut. Brit. 4: 2462)。据M. T. Masters及A. Rehder等人的考,L. Noisette命所依据的植物是Taxodium ascendensBrongn. f. nutans (Ait. ) Rehder. 1917年G. C. Druce (in Bot. Exch. Club. Brit. Isles 4: 624)没有讲明任何理由,而将J. L. M. Poiret的Thuja lineata转隶于水松。1952年,J. Franco亦没有任何材料为依据,仅单纯据命的先后,把Glyptostrobus lineatus(Poir.) Druce作为水松。实则这一应作为Taxodium ascendenscv. 'Nutans'的异

形态特征

水松乔木,高8-10米,稀高达25米,生于湿生环境者,树干基部膨大成柱槽状,并且有伸出土面或水面的吸收,柱槽高达70余厘米,干基直径达60-120,厘米,树干有扭纹;树皮褐色或灰白色而带褐色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条条稀疏,大近平展,上部条斜伸;短枝从二年生顶芽多年生腋芽伸出,长8-18厘米,冬季落;则从多年生及二年生的顶芽伸出,冬季不落。

多型:鳞较厚或隆起,螺旋状着生于多年生或当年生的上,长约2毫米,有白色气孔点,冬季不落;条两侧扁平,薄,常列成二列,先端尖,基部渐窄,长1-3厘米,宽1.5-4毫米,淡绿色,中脉两侧有气孔带;条状钻两侧扁,窿起,先端渐尖或尖钝,微向外弯,长4-11毫米,辐射伸展或列成三列状;条及条状钻均于冬季连同侧生短枝-同落。

球果倒卵,长2-2.5厘米,径1.3-1.5厘米;种鳞木质,扁平,中部的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鳞近边缘处有6-10个微向外反的三角状尖齿苞鳞种鳞几全部合生,仅先端分离,三角状,向外反,位于种鳞面的中部或中上部;种子,稍扁,褐色,长5-7毫米,宽3-4毫米,下端有长翅,翅长4-7毫米。子叶4-5枚,条状针,长1.2-1.6厘米,宽不及1毫米,无气孔线;初生,长约2厘米,宽1.5毫米,轮生、对生或互生,白色小点。期1-2月,球果秋后成熟。

生长环境

水松在其分布区几无天然林,多系人工栽培的树木。为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的侯及水湿的环境,耐水湿不耐低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盐碱土之外,在其他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而以水分较多的冲土上生长最好。水松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树种,要分布在广州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闽江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广东东部及西部、福建西部及北部、江西东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及云南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南京、武汉、庐山、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广州。

繁殖方法

采集种子

水松母树年龄不同,其种子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宜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生长在阳光充沛的地15-20年生水松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壮龄母树种子质量较好。10-11月,球果由粉绿色转为浅黄褐色鳞片端部微裂时进采种。曝晒棒打球果,使种子落,筛去杂物,收集种子即可播种。

播种育苗

水松播育水松种子的时间,越早越好,早播是防止苗木拌倒病的技术键。育苗应选择阳光充足,,近水源,排灌良好,地势平坦,肥沃的中壤土作播种苗床。整地要充分碎土,结翻耕清除杂草。撒石灰土壤消毒,施吠喃消灭地下害虫。苗地要下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或猪粪750-1000千克,修好排灌渠后,作苗床宽1米、高20厘米,整成平床,以备播种。每亩用种子9-10千克。播种前用0.5%福尔马林液喷洒种子,闷种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以清水浸种1天,把种子捞起堆放进。每天翻动种子数次并洒水,待种子白后即播种。采用撒播,播种后用细碎烧土薄层覆盖至不见种子为度,再覆盖山草或松针

幼苗初期抗逆性差,必须加强管理。

  1. 注意防水松育苗处在冬春季间,温较低,常受潮袭击,必要时用薄膜覆盖,使幼苗免受冻害。
  2. 保持苗圃地湿润。土壤含水量低会造成幼苗萎蔫至死。尤其冬季干旱要加强淋水。
  3. 理追肥。当幼苗出真后,高6-8厘米时,勤施薄施原则进追肥管理。始以腐熟人尿,浓度5%-10%,每隔10-15天施1次。往后浓度可逐渐加大。中、后期应多施磷、钾肥,促进幼苗木质化。

分床育苗

当苗高约10-20厘米,即要分床。移苗前先将苗地淋透水,起苗力求保持幼苗根系完整,随起苗随移植。进苗木分级,用泥浆浆,运苗时注意保湿,防止根系日晒吹,未能移植的苗要遮荫或假植。分床时苗要种得正直,既保持根系舒展,又要使苗土壤紧接。

栽培技术

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江河两岸的泥滩地、河涌边地、围堤基地、地势低的农田和塘边地。选择适宜的栽植位置对水松生长系极大,是影响水松产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水松栽植区一般分为潮水影响大的潮水区、潮水影响不太明显的潮洪混区和洪水区三大地类。在潮水区或潮洪混区,水松栽植点应在平均潮水线之上,近海的潮水区可栽在潮水线上50-60厘米处,离海岸稍远的区域,种植点应相应降低;在潮洪混区,潮水涨落差异不大的区域,种植点则为设在平均潮水线上,的就是要求在傅日涨潮时,潮水能够浸过植株基部10-50厘米,使土壤湿润,退潮时水而低千栽植点l米以上,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条件。在静态水区(池塘)或半静态水区(水库、洪水区),水松的栽植区宜设在高于平常水面l米左右,可避免水松尖削度过大和因受淹时间过长而影响生长。若为了防浪固堤而栽植水松林,水松栽植点可稍为低一些。

整地栽植

水松生长的造林地往往水草丛生,必须清除杂草。连造林应全垦整地;若只适宜带状造林,可采用垦,植40厘米×40厘米×30厘米,在“大“,前完成整地。

栽植水松宜在冬末春初嫩稍抽高生长前进。容器苗可在“大始定植,种植时除去塑料袋。裸苗抓紧在“立春”前后雨天进定植。若造林地较近,最好带泥头移栽:如果起裸苗,运输又远,则要泥浆浆,遮荫保湿防日晒。植时要培土压实,使土壤根系紧密结。植后,有条件的用竹竿把苗木固定,免使苗木被潮水冲倒,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水松林每公顷2000-2500株;单植株1-1.8米。

病虫防治

水松幼苗的病害要是腐病和立枯病。每隔7-10天喷1次波尔多液;遇连日阴雨后撒干草木灰(每亩10-15千克)。并注意及时消灭害虫。水松

主要价值

木材淡红黄色,材质轻软,纹理细,耐水湿,比重0.39-0.42。供建筑、桥梁、家具等用材。部木质松软,浮力大,可做救生圈、瓶塞等软木用具;球果树皮含单宁,可提取栲球果入药,有祛湿、收敛止痛的效用。根系发达,可栽于河边、堤旁或田埂作固堤护岸和防风之用。树优美,可作园树种。

保护级别

保护级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录(第一批)》:Ⅰ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濒危原因:稀有种。残存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因产区人稠密,交通便,破坏严重,植株多零生长

保护措施:保护好已存的大树、古树,大力育苗造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