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放射性心包炎

放射性心包炎(radiation pericarditis)是由心脏心包的放射损伤所致,常是胸部、纵隔恶性肿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如乳腺癌,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的放疗。一)发病原因放射性心包炎是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放射治疗对心包的损伤取决于:①放射治疗的量;②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③放疗照射区所包括心脏的容积;④60钴(60Co)与直线加速......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放射性心包炎是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放射治疗对心包的损伤取决于:

①放射治疗的量;

②治疗次数和治疗时间;

③放疗照射区所包括心脏的容积;

④60钴(60Co)与直线加速器比较,60Co照射量分布不均匀。

(二)发病机

1.霍奇金病放射治疗过程中60%影在照射野4周量小于40Gy(4000rad)治疗,放射性心包炎发生率约5%~7%,超过此放射性心包炎发生率急速上升,当整个心包膜暴在照射野心包炎发生率为20%,若隆突下用防护垫保护心脏,发生率可降至2.5%。

2.乳腺癌放射治疗,在照射野心脏容积少于30%,可耐受6周以上,60Gy(6000rad)治疗,放射性心包炎发生率小于5%。

前认为放射性心包炎多发生在放射治疗后数年,临床表现呈慢性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

3.放射性心包炎的病理改变为纤维蛋白沉积和心包纤维化,急性炎症阶段心包积液可以是浆液性,浆液性或性,蛋白和淋巴细胞成分增多,初期炎症反应性渗液可以自然消退,若浓稠的纤维蛋白渗液继续增多,使心包粘连,心包膜增厚和心包管增殖则成慢性渗出性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放射治疗常起的渗出-缩窄性心包炎。

放射治疗有时可损伤,致间质纤维化,瓣膜增厚动脉不全,动脉炎,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动脉纤维变性增厚,可伴有纤维化或弹力纤维增生,纤维化,亦可发展成限制型肌病,与放射治疗后缩窄性心包炎并存。

症状体征

少数表现为急性心包症状发热前区痛,厌食,全身不适,心包摩擦音和电图异常,迟发性心包炎常在放射治疗后4个月至20年,最常见在12个月,出现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或无症状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在数月或数年逐渐消退,约50%病人呈慢性大量心包积液,伴有不同程度心脏压塞,病程长者可出现心包缩窄的临床表现。

并发病症

并放射性损害,慢性心包压塞和缩窄性心包炎。

1.放射性损害 放射治疗有时可损伤,致间质纤维化,瓣膜增厚动脉不全,动脉炎,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动脉纤维变性增厚,可伴有纤维化或弹力纤维增生,纤维化,亦可发展成限制型肌病

2.慢性心包压塞 约50%病人呈慢性大量心包积液,伴有不同程度心脏压塞。

3.缩窄性心包炎 病程长者可出现心包缩窄的临床表现。

相关检查

电图检查:ST-T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鉴别

诊断

有恶性肿并进放射治疗而发生心包炎或心包积液,临床诊断可以确立。

诊断

放射性心包炎常与原有的恶性肿起的心包炎相混淆,肿转移或浸润的心包炎常为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心包积液细胞检查,85%病例能确定原发灶,若霍奇金病临床治愈数年后心包炎,心包积液症状仍存在,则放射损害比恶性肿转移的可能性更大,放射治疗可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发生心包积液,发生率约25%,病毒感染所致而发生心包炎均需与放射性心包炎相鉴

疾病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心血管外科 心血科 外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硬脂酸红霉素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一)西医治疗

放射治疗后无症状心包积液,定期随访,不需特殊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或为明确诊断进组织检查需做心包穿刺术。严重顽固疼痛和威胁生命的心包积液可用激素治疗。反复大量心包积液,严重渗出-缩窄性心包心包切除术,手术死亡率2l%,而非特异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死亡率则为8%,明显低于放射性心包炎。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5%,而其他病因心包切除术,5年随访生存率83%。

(二)中医治疗

可酌情选用逐瘀汤,苓桂术甘汤饮等加减。

(三)预后

急性放射性心包炎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或放疗后数周、数月后发生。其发生率约为6%~30%,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无典型心包炎表现,也可发生心包渗出、心包填塞,反复发生心包填塞者易发生缩窄性心包炎,常放射性肺炎损害,预后不良。

预防护理

预防

在对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放射治疗的量,次数和时间的掌握,量不宜过大,时间不要太长,放疗照射区所包括心脏的容积尽量要小,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心脏的保护,必要时在隆突下用防护垫保护心脏,可降低对心脏的损害。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饮食保健

饮食原则

1、多吃高热量饮食。如牛乳、豆浆、藕粉等甜食,另加蛋糕、面包、饼干之类;

2、多吃高蛋白饮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分为豆类、山产类、动物脏、肉类、家禽类、水产类、蛋类等;

3、多易消化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有: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各类蛋,,瓜类,像冬瓜丝瓜苦瓜,水瓜,黄瓜,还有西红,白菜之类的等等。助消化的食物肯定易消化,如山楂,箩卜,汤菜等。

4、不宜吃太油腻的包括、炸食品,少吃糖。

5、戒除烟、浓咖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