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胆固醇

胆固醇 固醇(Cholesterol),甾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于18世纪被发现,由化家本歇尔命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尤以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皮肤、胆汁中含量较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等溶,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固醇还是临床生化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肝脏成和从食物中摄取的固醇,将转化为甾体激素或成......
目录

内容简介

固醇还是临床生化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肝脏成和从食物中摄取的固醇,将转化为甾体激素或成为细胞膜的组分,并使液中固醇的浓度保持恒定。当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固醇浓度会降低。而在黄疸性梗阻和肾病征患者体固醇浓度往往会升高。

胆固醇

标准摄入

固醇要来自人体自身的成,食物中的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大约有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200mg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固醇吸收量。专家建议每天摄入50mg~300mg固醇为佳。

胆固醇

定义内容

中文固醇;(3β)-甾-5-烯-3-醇;甾-5-烯-3β-醇;脂醇;异辛甾烯醇;甾醇;甾烷醇;固烯醇

英文称:Cholesterol

英文:5-Cholesten-3beta-ol; cholesterol from lanolin; cholesterol from hog liver; Cholesterol, NF; (3beta)-cholest-5-en-3-ol; (3.beta.)-Cholest-5-en-3-ol; (3β)-cholest-5-en-3-ol; 3β-hydroxycholest-5-ene; 5,6-Cholesten-3beta-ol; 5:6-cholesten-3-beta-ol; 5:6-Cholesten-3beta-ol; 5-Cholesten-3B-ol; 5-cholesten-3β-ol; Cholest-5-en-3beta-ol; 3beta-hydroxycholest-5-ene; 3beta-hydroxy-5-cholestene;

CAS号:57-88-5

EINECS号:200-353-2

分子式:C27H46O

分子量:386.6535

InChI:InChI=1/C27H46O/c1-18(2)7-6-8-19(3)23-11-12-24-22-10-9-20-17-21(28)13-15-26(20,4)25(22)14-16-27(23,24)5/h9,18-19,21-25,28H,6-8,10-17H2,1-5H3/t19-,21+,22+,23-,24+,25+,26+,27-/m1/s1

密度:0.98g/cm3

熔点:147-150℃

沸点:480.6°C at 760 mmHg

闪点:209.3°C

汽压:2.95E-11mmHg at 25°C

物化性质:

Density 1.06

Melting_point 147-150°C

Boiling_point 360°C

flash_point 250°C

比旋光度 -36° (c=2, dioxane)

Water_soluble negligible

胆固醇

化学性质

一般,脂类物质要分为两大类。脂肪(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的一种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固醇(cholesterol)。

固醇在液中存在于脂蛋白中,其存在式包括高密度脂蛋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固醇几种。在中存在的固醇绝大多数都是和脂肪酸结固醇酯,仅有10%不到的固醇是以游离态存在的。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清除细胞中的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超标一般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液中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固醇水平。

固醇是由甾体部分和一条长的侧链组成。人体中固醇的总量大约占体重的0.2%,每100克组织中,质约含10毫克,约含100毫克,脏多在150~250毫克之间,肝脏和皮肤含量稍高,约为300毫克。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每100克组织约含2克,其总量约占全身总量的l/4。

胆固醇

作用功能

胆汁产于肝脏而储存于胆囊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肝脏重新吸收酸使之不断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产生新的酸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固醇。

构成细胞膜

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固醇为它的基本组成成分,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有人曾发现给动物喂食缺乏固醇的食物,结果这些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起细胞的破裂。研究表明,温度高时,固醇能阻止双分子层的无序化;温度低时又可干扰其有序化,阻止液晶的成,保持其流动性。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没有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

激素

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信使,参与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矿物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体的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固醇。

胆固醇

使用用途

胆固醇是制造激素的重要原料,并可用作乳化

固醇在体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代研究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成与胆石症与高固醇血症有密切的相性。如果是单纯的固醇高则饮食调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还伴有压则最好在监测压的情况下只要医生确定为压,则需要使用降压药物。高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请起注意。

自然界中的固醇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少数植物中有固醇,多数植物存在结构上与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固醇的吸收。

分布概况

胆固醇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瘦肉的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类,而蛋黄子、动物脏的固醇含量则最高。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固醇食物,如鳗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猪肉蛋黄、蟹黄等。高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固醇的食物。

关于食用

胆固醇对待食物固醇的作用面,存在着两种然不同的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说这种观点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固醇在人体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事实上,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酸的生物成。由于许多含有固醇的食物中其它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其它疾病的发生。

在饮食上最好使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中的茶色素可降低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成,绿比红更好;维生素C与E可降低脂,调整脂代谢,它们在深色或绿色植物(蔬菜、水果)及豆类中含量颇高。限制高脂肪食品:如动物脏,食植物油不食动物油。

可能使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强防治高固醇血症的作用。饮量以每日摄入的不超过20克(白不超过50克)为宜,葡萄适,但必须严格限制摄入量。

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动物(乌贼)、蟹黄、蟹膏等。螃蟹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固醇460毫克。猪肝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固醇约368毫克。

胆固醇

自我控制

简介

低密度脂蛋白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法,旨在降低人体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多吃

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鲭、鲑和沙丁类中)对hdl-c的影响进的研究表明,当吃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胆固醇代谢调节的启动子与SRE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ldl-c的含量。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盘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饭中加入一盘全麦面食,再加上5个对半剖干作为零食。

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ldl-c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在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的研究显示,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hdl-c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类水果、马铃薯、椰菜、椰菜、草莓、木瓜深绿色多蔬菜等,能提高人体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提高体hdl-c的数量,保管畅通。

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养物质。它不仅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之一,还是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过分忌食含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但长期大量摄入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清中的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险。所以,科的饮食法提倡适量摄入固醇。

不含固醇和固醇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等;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吸烟、适当一点和每周进几次提高心脏功能的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hdl-c数量的3个键。

少吃高脂类食物

动物肝脏、鸡蛋、牛羊肉红色肉类,都ldl-c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吃这些食物,不利于降低人体固醇数量。

南希·恩斯特是马里兰州国家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她指出,在任何旨在降低固醇的饮食法中,都应尽量把从饱和脂肪中获得的热量,降低到全天饮食热量总数的10%。因为过量的饱和脂肪会加重人体负责清除固醇系统的负担,从而导致动脉堵塞。

摄入比例进重新分配

人体每天摄入的脂肪大致分为饱和脂肪(多存在于肉类等食物中)、多种非饱和脂肪(多存在于植物油中)和单一非饱和脂肪(存在于菜籽油和橄榄油中)。

专家建议,改变日常膳食中上述3种脂肪摄入量的比例,能够降低人体ldl-c的含量。对于体固醇含量较高的人来说,3种脂肪的最佳分配比例7:10:13。也就是说,从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应减少到总摄入量的7%以下;从多种非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应减少到总摄入量的10%以下;从单一非饱和脂肪中摄入的热量,则可增加到总摄入量的13%以上。

医生提醒:

确诊为固醇过高的患者,应该由医生进定期监护和治疗指导。

服用维生素E补充药物的同时,不能服用抗凝药物。

维生素E的日需求量是30IU(维生素的国际单位)。然而当医生建议服用维生素E补充药物,协助降低固醇时,医生的推荐量通常可达到每天至少 100IU。虽然专家的看法是,维生素E的使用量在600IU以,都属于安全无害范围;但专家同时强调,服用的具体数量、法、时间和注意事项,须谨遵医嘱。

一般来讲,固醇低有两种原因。一是继发性低固醇血症,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损害如炎、硬化等情况。另一种就是原发性低固醇血症,多由饮食不均衡,长期的素食、偏食,固醇摄入过低而造成。

固醇固然对身体不利,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固醇在体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维持和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若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导致细胞膜弹性降低,致使管壁脆性增加。另外,固醇是体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在体代谢后可转化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成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激素等。这些激素对调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对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如果固醇水平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成减少,从而导致应激能力减弱,免疫力减弱,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导致性激素成减少,影响正常性功能,均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要保持固醇的正常水平,一定要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固醇偏低时,可以多吃些类、动物脏、鸡蛋等食物。

相关食物

动物性食物(肉蛋奶等)普遍含有固醇,植物性食物则普遍不含固醇。以下日常食物含有大量固醇,应起高度注意:

猪脑(其他动物也类似)中含固醇极多,堪称冠军,每100克猪脑含有固醇2571毫克(羊脑是2004,牛脑是2447)。所幸吃猪脑并不常见。如果吃动物的话,以每年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⒉动物脏,如猪肾猪肝猪肺猪脾猪肠(牛、羊、鸡、等动物脏亦同)含有较多固醇,大致含量是每100脏含200~400毫克固醇。所以,动物脏应尽量少吃。如果要吃动物脏的话,以每月不超过2次为宜。

蛋黄鸡蛋(其他蛋类如蛋、蛋、鹌鹑蛋等亦同)中含有大量固醇,且要集中在蛋黄中。一个鸡蛋(以50克计)含固醇292.5毫克。所以,中国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个鸡蛋。脂患者保险起见,每周不要超过2、3个鸡蛋(黄)。

⒋鱿(或乌贼)每100克鱿(鲜重,水分含量80.4%)含固醇268毫克。如果要吃鱿的话,以每周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⒌贝壳类,如鲜贝、赤贝、牡蛎、扇贝、鲍鱼蛤蜊、螺类等通常含有较多固醇,其含量一般在100~200毫克/100克。这类食物价格较高,或资源有限,消费量不大。

⒍其他,奶油、黄油、羊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中含有较多固醇。而且,这些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肝脏成更多的固醇。因此,应避免食用动物油脂。

富含固醇的食物已如上述。当然,控制固醇摄入仅仅是预防固醇升高以及使升高的固醇下降的措施之一,并不是全部。虽然,饮食中固醇摄入并不是液中固醇的要来源,但控制饮食中固醇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固醇)仍然是防治脂异常、压、冠病、动脉粥样硬化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高胆固醇食物

降低方法

肝脏胆固醇代谢少吃或不吃动物脏、蛋黄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固醇摄入(每天少于300毫克)。液中的固醇要(70%)是肝脏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本上治疗高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固醇摄入量对降低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每天摄入的固醇宜少于300毫克或更低,而1个蛋黄中的固醇为250~290毫克;100克卤好的猪肝固醇含量更高达469毫克。

⒉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广泛存在于肉、蛋、奶类食物中,尤其以肥肉、荤油和脏的饱和脂肪含量为最多。饱和脂肪具有促进液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生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过了固醇本身。

⒊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固醇的排泄。人体排泄固醇的要途径是通过胆汁肝脏利用固醇酸,酸随胆汁排入肠道参与脂肪的消化,之后,一部分酸代谢产物被重新吸收回液“废物利用”,另一部分酸代谢产物则随粪便排出体外。膳食纤维的作用就是吸附更多的酸代谢产物,使之排出而不是重新回收利用。这样,肝脏“只好”利用更多的固醇酸以补充酸的丢失。大量研究实,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具有降低固醇的明确作用。

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饮食中与豆油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脂的作用,不过其作用要是针对甘油三脂升高,降固醇的作用较小(当然,仍然是有用的)。

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虽然并不能直接使液中的固醇减少,但有助于减轻固醇对管的危害。

相关食谱

早餐

牛奶250ml+速食燕麦(30g)冲成糊

烤全麦馒头2,加桃仁碎1勺

水果1份(如大樱桃1小碗,或苹果1个)

午餐

豌豆木耳豆腐肉丁(瘦肉50g,香豆腐干30g,鲜豌豆70g,水发木耳50g,植物油8g,例如使用高植物甾醇的油脂)

焯拌菠菜150g,用芝麻10g调味

红薯大米饭(米50g,红薯100g切丁)

饮料:豆浆 1大杯300g(含大豆15g)

晚餐

八宝粥1碗(红豆绿豆、糙米、糯米大麦生、山药干、莲子等共40g,加2-3枚枣)

绿菜(绿菜150g,植物油10g)

蛋羹(半个鸡蛋的量)

金针菇胡萝卜丝拌海带丝(菜加起来100g,加3g香油)

这份食谱用了28种食材,包括各种各样的食物类,体现了食物的多样化,同并在减少能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饱感和各类养素的充足供应,其中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的供应量极为丰富。

固醇高的患者应该减少食用动物脏,蛋黄子牛羊肉红色肉类,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肥羊、肥牛、肥、肥等,

而应该适当的吃一些含高蛋白质的食物,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有豆类制品,研究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制品,固醇可降低20%,特是对人体有危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比较明显。

胆固醇

详细数据

每100克食物

猪脑3100 牛脑 2670 羊脑 2099 蛋黄 1813

蛋黄 1705 蛋黄 1522 皮蛋黄2

015 蛋 704

鸡蛋 585 鹌鹑蛋515皮蛋69 蛋 634

子 896小米738青158 皮608

对虾150 凤尾 330桂96 鲫鱼 93

带鱼97 平68 大黄79 马哈 86鲤鱼 83 青鱼90 草鱼 81 甲 77

186 梭128 水发鱿265275

黄鳝 117 桂子495 鲫鱼子 460 肉松 240

螃蟹 235 海蛰皮 16 水发海蛰皮5 羊肝 161

牛肝 257515 鸡肝429 猪肝 158

125 羊心 130 猪 116 羊 147猪肺 314牛肺234羊肺215 猪心 158

125 猪肾 405 牛肾 340

猪肚 159 羊肚 124 牛肚 340 猪肥肠 159羊

羊肥肠 111 牛肥肠 148 肥牛肉194 肥羊肉 173 340

猪肉107 瘦猪肉 77 瘦牛肉63 瘦羊肉 65

羊奶 34 牛奶 13酸牛奶12 炼乳 39北京腊肠72 火腿肠 70 粉肠 69 蒜肠 61兔肉83 鸡肉 117 填 101 广东腊肠123

全脂奶粉104 脂奶粉28 炼羊油110 炼鸡油 107

奶油 163人造奶油0 生油 0 水果 0

蔬菜 0 马铃薯 0

一般认为,固醇的摄入量以每天小于300毫克为宜(相当于1个蛋黄

中含的固醇量)。

胆固醇

来源释放

固醇是体最丰富的固醇类化物,它既作为细胞

生物膜的构成成分,又是类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因此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保固醇的供给,维持其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固醇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其中约1/4分布在神经组织中,占组织总重量的2%左右。及肠等脏以及皮肤、脂肪组织亦含较多的固醇,每100g组织中约含

200至500mg,以为最多,而肉较少,上腺、卵巢组织固醇含量可高达1%-5%,但总量很少。

人体固醇的来源靠体成及从食物摄取,正常人每天膳食中约含固醇300-500mg,要来自动物脏、蛋黄、奶油及肉类。植物性食品不含固醇,而含植物固醇如β谷固醇、麦角固醇等,它们不易为人体吸收,摄入过多还可抑制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

好坏区别

固醇实际上是人体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了细胞膜的成,而且是单程胆汁酸、维生素D的原料,固醇在体分为高密度

醇和低密度固醇两种。高密度固醇对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为“好固醇”。低密度固醇如果偏高,患冠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通常把它称为“坏固醇”。

管疾病,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元凶,使管变得狭窄或者是阻塞。液中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固醇水平。

虽然多项医研究显示,被称为「坏固醇」的低密度固醇在液中的水平过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坏固醇并非总是很坏,它对人体也有一定用处。研究明,液中的坏固醇越多,人们在训练中就越能增长肉。

研究人员在《老年病医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选取了5260至69岁健康但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志愿者,并安排这些人参加较为剧烈的运动。随后研究人员检测了

他们液中的固醇含量,并将检测结果与他们运动前的固醇水平进对比分析。

分析显示,在运动后肉增长最多的志愿者液中,坏固醇水平往往增长最多。研究人员指出,研究明,液中的坏固醇越多,人们在训练中就越能增长肉。换句话说,人体需要一定的坏固醇以获取更多肉。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德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教授史蒂夫里歇曼说,人的身体不仅需要好固醇,而且也需要适量的坏固醇,如果硬要将坏固醇从身体中清除出去,则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除了有助于增加肉外,坏固醇所起的另一个有益作用是向人们传送信号,警告身体有问题发生。

胆固醇

治疗保健

高密度固醇高:好事,不用管。

低密度固醇低:好事,不用管,大家应该记住是高的“高”低的“低”都是好事。下面我们要讲的的低密度固醇高,高密度固醇低的治疗与保健。

通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LDL)以非氧化状态存在,LDL的氧化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和适

度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意义重大。

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药物治疗,可考虑使用脂调药。脂调药品种很多,效果各异,但就其作用原理而言不外乎干扰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如减少脂质吸收,加速脂质的分解或排泄,干扰脂蛋白成或阻止脂蛋白从传送进入浆等。

胆固醇

人体影响

细胞发生病变时,固醇酯减少,且细胞受损程度越重,固醇酯降低越严重。急性坏死患者的固醇酯含量可减至极低,甚至消失,为预后恶劣的表现。炎恢复期患者,固醇酯回升。

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清总固醇量升高,要是游离固醇升高而固醇酯多正常,如并发细胞损害,则固醇酯绝对量也降低。

硬化患者的清总固醇浓度多为正常,严重病人亦可降低,伴有胆汁淤积的病人也可升高。

固醇/固醇酯比值的降低,提示细胞退性变。

胆固醇

药物举例

改善固醇代谢紊乱的调脂药物

如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舒降脂宁,前者应用更广泛,疗效更确切。

以降低固醇为的调脂药物

包括: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消胺)和考来替泊

(降宁)。

②他汀类药物,即HMG-CoA还原酶抑制,为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已在临床上使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缺陷是可能导致横纹溶解,尤其是与贝特类药物用时。

防止固醇被氧化的药物要有

青素、黄素、b-胡萝卜素、CoQ10、花青素、灵芝孢子多酚等,其中以青素最强,临床研究也实了当志愿者每天服用1.8、3.6、14.4和21.6mg青素连续2周后,LDL氧化的时间分被延长了5.0% 、26.2% 、42.3%和30.7% ;从而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⒋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接受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青素可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固醇。

判定

脂指浆中的脂类,包括四大类:

甘油三酯和少量的甘油二酯甘油一酯;

固醇和固醇酯;

⑶磷脂,以磷脂酰碱为

⑷自由脂肪酸。

临床上高脂血症是指空甘油三酯或固醇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

实际上人体脂以各类脂蛋白的式存在的,也分为四类:

⑴乳糜微粒,其要成分是甘油三脂;

⑵极低密度脂蛋白,约占5%到10%,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⑶低密度脂蛋白约占25%,要成分是固醇;

⑷高密度脂蛋白约占45%到50%要成分是磷脂

固醇。

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原因

⒈饮食不当

过多进食含高固醇的食物,比如等动物脏。身体摄入过多的固醇,起总固醇偏高,这是造成总固醇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阻塞性黄疸

这时由于胆汁排出受阻,中出现脂蛋白-X和固醇成亢进所致,以游离型固醇的增加为起总固醇偏高,所以阻塞性黄疸是造成总固醇偏高的原因之一。

危害

固醇摄入多了,就会起高固醇血症,进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美国研究人员17日报告说,他们用实验的实验表明,液中固醇水平高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固醇含量的升高不仅能

够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而且还有助于避免患肾衰竭之类的脏疾病。美国波士顿布莱罕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4483健康男性进了研究,氨酸酐检测实:实验始时这些男性均无任何脏疾病,14年后的随访结果发现,对于那些总固醇值较高而固醇HDL值较低的人而言,他们的氨酸酐值在此期间发生上升的可能性要比常人的显著增加两倍以上,这表明他们患肾衰竭之类肾病的危险明显加大。

此外,这些人的小球滤过率(GFR)

通常也会表现出相应的下降,而GFR的减小本身也意味着其脏对毒物或体代谢废物的过滤功能发生了异常。研究人员建议,通过健康饮食来控制健康人的异常固醇水平可能会帮助脏保持正常,同时,有功能障碍危险和异常固醇高的人应与医生讨论使用降脂药。亚太心血管疾病和中调查显示,亚洲人体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和管有的中几率也会增加25%。据调查研究,固醇偏高的男人的寿命比固醇偏低者的短了四年到九年。研究人员观察参加者,短则16年,长则34年。固醇已知会阻塞通往心脏动脉或是使它变窄,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说是心脏病的的因。

2005年8月18日消息:德国养老

院协会日前呼吁人们通过多样化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降低液中固醇含量,因为如果液中固醇的含量偏高,就会加大患动脉硬化的危险,甚至还可能导致中。高固醇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有研究发现,高固醇还会对人体的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对绝经期妇女进研究后发现,与固醇水平正常的妇女相比,如果其体的不良固醇水平较高,则她发生质疏松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尽管这一发现并不能够说明高固醇导致了质疏松的发生,但研究结果给解释为什么降固醇药物statins能预防质疏松提供了线索。日本冈山大病预防专

家通过动物实验明,过多摄入固醇可导致周病。这是因为,大量摄入固醇,牙龈间的沟隙会扩大,防止细菌进入沟隙的细胞会失去功能,细菌进入沟隙导致周病。周病严重者,最终导致牙齿落。固醇高的人大多患有周病,但过去人们并不知道固醇会导致周病,动物实验实了这一点。专家指出,周病的另外两大原因是抽烟和糖尿病。

胆固醇

风险术语

R10易燃。

R20吸入有害。

R22吞食有害。

安全术语

S22切勿吸入粉尘。

S24避免皮肤接触。

相关病症

固醇是绝大多数结石要成分,它极难溶于水,而胆汁固醇能以盐-磷脂微粒和磷脂微囊式溶于水。以这两种式,胆汁携带固醇的能力可大大加强。盐微粒由盐分子聚而成,其分子中水溶性(离子)区域朝向水溶液,而非水溶性(非极性固醇核朝固醇即溶于球部,而且其携带固醇的能力可因一种极性磷脂,即卵磷脂而进一步加强。胆汁以微囊和微式所携带的固醇的量随盐分泌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胆汁固醇的过度饱和是固醇结石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因为在没有结石食者,其固醇往往也呈过度饱和状态。其他决定结石成的键因素包括胆石成的最初过程,即固醇单个化物结晶成的调。在易结石胆囊胆汁中,固醇呈过度饱和状态,而且固醇结晶的结晶过程也相对较快。正常时胆囊促进与对抗固醇结晶聚

胆结石

力量成一种动态平衡,这包括一些特殊蛋白质或载脂蛋白,胆囊粘蛋白及胆囊胆汁淤滞的作用。

实质上,所有结石都是在胆囊成的,但在由于胆汁淤积所致的胆囊管狭窄处后端和胆囊切除后的亦可结石

固醇代谢(cholesterol metabolism) 机体固醇来源于食物及生物成。成年人除组织外各种组织都能固醇,其中肝脏和肠粘膜是成的要场所。体固醇70~80%由肝脏成,10%由小肠成。其他组织上腺皮质、脾脏卵巢睾丸胎盘乃至动脉管壁,也可固醇。固醇的要在胞浆和质网中进固醇可以在肠粘膜、、红细胞及上腺皮质等组织中酯化成固醇酯。

固醇代谢定义及原理

固醇生物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成途径可分为5个阶段:

⑴乙酰乙酰辅酶A与乙酰辅酶A生成二羟甲基戊酸(6C中间代谢产物);

⑵从二羟甲基戊酸成异戊二烯单位(5C中间代谢产物);

⑶6个异戊二烯单位缩合生成鲨烯(30C-中间代谢物);

⑷鲨烯通过成环反应转变成羊毛脂固醇(30C中间代谢物);

⑸羊毛脂固醇转变成固醇(27C化物)。

固醇除作为细胞膜及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外,还是许多重要类固醇如胆汁酸、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生物体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A、E及K,胡萝卜素,橡绿素的植醇侧链,多种芳香油的要成分及萜类中的碳氢化物;昆虫的保幼激素,蜕皮素等与固醇的生成相似;也是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衍化生成异戊烯醇磷酸酯。作为成上述生物分子的结构单位前体。

固醇的分解代谢也在肝脏固醇大部分可转变为胆汁酸。小部分肠道细菌作用转变为粪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固醇代谢失调能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

固醇含量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大量固醇,是固醇在管壁中堆积的结果,由此可起一系列心血管疾

病。

成基本过程

固醇成过程比较复杂,有近30步反应,整个过程可据为3个阶段。

⒈3-羟3-甲基戊二酰CoA(HMGCoA)的生成

在胞液中,3分子乙酰CoA硫解酶及HMGCoA酶催化生成HMGCoA,此过程与酮体生成机制相同。但细胞定位不同,此过程在胞液中进,而酮体生成在细胞线粒体,因此肝脏细胞中有两套同功酶分上述反应。

⒉甲羟戊酸(mevalonic acid,MVA)的生成

HMGCoA在HMG Co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催化下,消耗两分子NADPH+H+生成甲羟戊酸(MVA)

此过程是不可逆的,HMG辅酶A还原酶是固醇成的限速酶。

固醇的生成

MVA先磷酸化、羧、羟基、再缩合生成含30C的鲨烯,质网环化酶和加氧酶催化生成羊毛脂固醇,后者再氧化还原等多步反应最后失去了3个C,成27C的固醇

固醇成的调

固醇成的过程中HMGCoA还原酶为限速酶,因此各种因素通过对该酶的影响可以达到调固醇成的作用。

激素的调

HMGCoA还原酶在胞液中经蛋白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丧失活性,而在磷蛋白磷酸酶作用下又可以去磷酸恢复酶活性,糖素等通过第二信使cAMP

影响蛋白激酶,加速HMGCoA还原酶磷酸化失活,从而抑制此酶,减少固醇成。胰岛素能促进酶的磷酸作用,使酶活性增加,则有利于固醇成。此外,胰岛素还能诱导HMGCoA还原酶的成,从而增加固醇成。甲状腺素亦可促进该酶的成,使固醇成增多,但其同时又促进固醇转变为胆汁酸,增加固醇的转化,而且此作用强于前者,故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患者固醇含量反而下降。

固醇浓度的调

固醇可反馈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并减少该酶的成,从而达到降低固醇成的作用,细胞固醇来自体生物成或胞外摄取。固醇要由低密底脂蛋白(LDL)携带运输,借助细胞膜上的LDL受体介导吞作用进入细胞。当胞固醇过高,可抑制LDL受体的补充,从而减少由中摄取固醇。

现知遗传性家族高固醇血症患者体严重缺乏LDL受体,因此LDL携带的固醇不能被摄取,来自膳食的固醇不能从液中被迅速清除,故固醇浓度过高,当体固醇过高,超过成生物膜、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等的需要时,固醇及其酯则沉积在动脉皮下的巨噬细胞中(这些细胞是由迁移到动脉皮下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成的),皮下变,进而导致动脉内壁集聚。若同时伴有动脉壁损伤或固醇转运障碍,则易在动脉成脂斑,继续发展可使动脉管腔变狭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中高水平的固醇有,特与存在于LDL中的固醇水平有

固醇的转化

固醇在体不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而氧化和还原转变为其它含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化物。其中大部分进一步参与体代谢,或排出体外。

固醇在体可作为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此外,它还可以转变为多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在上腺皮质可以转变成上腺皮质激素;在性腺可以转变为性激素,如雄激素激素激素(progestogen);在皮肤,固醇可被氧化为7-固醇,后者常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在肝脏固醇可氧化成胆汁酸,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固醇在肝脏氧化生成的胆汁酸,随胆汁排出,每日排出量约占固醇成量的40%。在小肠下段,大部分胆汁酸又通过环重吸收入构成胆汁环(见图5?2);小部分胆汁肠道细菌作用后排出体外。药物如消胺可与胆汁酸结,阻断胆汁酸的肠环,增加胆汁酸的排泄,间接促进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变。肝脏也能将固醇直接排入肠,或者通过肠粘膜落而排入肠腔;固醇还可被肠道细菌还原为粪固醇后排出体外。

饮食建议

胆固醇饮食建议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固醇血症者。含固醇高的蛋黄子、脏等均应限制食用或不用;限制动物脂肪,烹调用油采用植物油;可多食用蔬果、水果、豆制品;适量摄人牛肉、瘦肉、嫩鸡等动物蛋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单叶互生

下一篇 水栀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