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眼子菜

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发达,白色,直径1.5-2毫米,多分枝,常于成纺锤状休眠体,并在处生有稍密的须根,直径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革质,披针、宽披针至卵状披针,长2-10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钝或有时近楔形,具5-20厘米长的柄;叶脉多条,端连接;沉水披针至狭披针,草质,具柄,常早落;托叶膜质,长2-7厘米,端尖锐,呈鞘状抱......
目录

形态特征

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发达,白色,直径1.5-2毫米,多分枝,常于成纺锤状休眠体,并在处生有稍密的须根,直径1.5-2毫米,通常不分枝。浮水革质,披针、宽披针至卵状披针,长2-10厘米,宽1-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钝或有时近楔形,具5-20厘米长的柄;叶脉多条,端连接;沉水披针至狭披针,草质,具柄,常早落;托叶膜质,长2-7厘米,端尖锐,呈鞘状抱穗状花序生,具多轮,时伸出水面,后沉没水中;花序梗稍膨大,粗于时直立,后自基部弯,长3-10厘米;小,被4,绿色雌蕊2枚(稀为1或3枚)。果实宽倒卵形,长约3.5毫米,部明显3,中锐,于果实上部明显隆起,侧稍钝,基部及上部各具2凸起,略下陷而斜伸。果期5-10月。2n=52。

幼苗子叶针状,下胚轴不甚发达,初生带状披针,先端急尖或锐尖,全缘。后生叶片有3条明显叶脉。成株有匍匐的细长。浮水互生,长或宽,略带革质,先端急尖或锐而具突尖,全缘,有平侧脉7—9对;叶柄细长,托叶膜质透明,披针,抱;沉水互生,叶片线状长或线状,有长柄。和子实花序生于腋,基部有长披针的佛焰苞;穗状花序密集。坚果卵形,略偏斜,部具3条棱,中间的1条具翅状突起,果有短

生长环境

眼子菜多年生草本。4月上旬越冬发育成新的植株期5~6月份,果期7~8月份。果实生长的越冬繁殖;当果实成熟后落水中,由于外果皮疏松贮有空,因之浮于水面,借水田排灌时传播果实生长前期由上的发育成新的及地面的。生于地势低洼,长期积水、土壤黏重及池沼、河流浅水处。

分布范围

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发生。

主要价值

基本信息

眼子菜根】水案、水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

【来源】眼子菜眼子菜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 A. Benn. et Baag.,以全草入药。春秋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微苦,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利尿,消积。用于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疖肿毒。

【用法用量】 25~50克;外用适量,捣烂患处。

【备注】

(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数种在不同地区也作眼子菜入药。

眼子菜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

牙齿草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

眼子菜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nus Miq.;

西藏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 L.。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选

①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楂等分,砂糖二钱同服。 (《滇南本草》)

②治黄疸病: 眼子菜50克(生),服。

③治热淋眼子菜100克(生),水去渣,服。

④治肠风(内痔): 眼子菜50克,红椿皮25克,槐角25克。 装入猪直肠吃。

⑤治常流眼子菜50克,绿壳蛋二个。 以眼子菜加水汁,汁,一次服用。

⑥治火眼: 新鲜眼子菜数张,贴于眼皮上,干后即换。(②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疮疖: 眼子菜适量, 捣烂外。 (《陕西草药》)

临床应用

眼子菜取水案全草晒干研粉,6~8岁小儿取15克加水调成糊状顿服;或以15克药粉加水150毫升,沸半小时,连渣顿服。两法共治89例,排虫率为48.3%。药量减少则疗效下降,即使增加治疗天数,疗效亦无明显提高。用药期间,部分小儿诉轻度腹痛,但多数于数小时后自消失;少数患儿服药后有1~2次稀便,余无其它副作用。

医药

【蒙药】黄疸水肿,带下,结膜炎,蛔虫病;外用治疮疖肿毒《蒙植药志》。【彝药】全草治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疖肿毒《大理资志》。全草用于食积不化,水呃逆《哀牢》。【土家药】毋他那(wu tax lax):全草治摆白,崩漏痨,慢性咳嗽水肿《土家药》。

全草(眼子菜):苦,。清热,利水,止,消肿,驱蛔虫。用于目赤红痛,痢疾黄疸淋证水肿,带下病,崩,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于疖肿毒。

引种植物

门中文被子植物
门拉丁Angiosperms
纲中文子叶植物
纲拉丁Monocotyledoneae
科中文眼子菜
科拉丁Potamogetonaceae
科号15
种拉丁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
种中文眼子菜
种地点湖北利川、黑龙江密山
种时间20031016、20040814
种号034663、044679
种材料
鉴定人赵家荣
Id3185
栽培地点水生植物资源圃
种数量550株苗
栽培缸栽
生长性状草本

农田危害防治

眼子菜眼子菜,又称案、水上。系眼子菜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是为害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它可通过种子繁殖。由于该害草生活力强,人工薅除费工、费时,效果不佳,很难达到灭草增产的预期的,特是在冷浸田、冬水田中滋生繁殖眼子菜,常造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重害田将减产30%以上。采用化防除,有除效高、成本低、时、省工的优点,只要正确掌握化除技术,适时施药,就能达到不伤秧苗只杀杂草的预期的。采用化除每亩可省耘田劳为5-10个,增产稻谷10%以上,同时对野慈姑、四萍、水绵其它多年生杂草亦有良好的防效。

施药时期和

眼子菜通常在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栽秧后20-30天),牙齿草基本出齐,大部分叶片茶色转为绿色时是施药的最佳时期。因此,适时准确地施药是保药效的键。施药采用浅水层毒土法均匀撒施,施药后7-10天保持浅水层7-8厘米,不能放“跑马水”。若田水干了可适当缓缓补充。施药后15天不能下田搅动泥层或薄草,也不能让子下田,以免发生药害。

农药的选择

眼子菜每亩每次用药量,可任意选用以下一种,但应注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热区,用药量应酌情减少,取下限数(即最低量)。

①50%的威罗生(排草净)乳油100-150毫升;

②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70-90克或25%的敌草隆可湿性粉70-90克;

③78.4%的禾田净乳油200-250毫升;

④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50克,加50%的杀草乳油150克;

⑤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50克,加26%的敌草隆可湿性粉50克。以上任选一种除草,拌细潮土30-40千克均匀撒施即可。

此外,在水稻收割后还可以用以下法,减少第二年牙齿草对水稻的危害。

(1)在水稻收割后,排干田水,立即亩用25%的敌草隆(或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20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射牙齿草,喷药后田保持无水4-5天,然后正常情况犁田种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若不翻犁而种稻桩蚕豆、绿肥等则除草效果稍差。但施药至种小春作物的间隔时间需在一个月以上。

(2)冬水田在收割水稻后,亩用25%的敌草隆或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200克,拌细潮土30千克,以浅水层毒土法施药,或排干田水后兑水50千克均匀喷射眼子菜,隔7-10天再蓄水,防除效果较好。

治理策略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除草相结法。

(1)农艺措施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2)化除草,多数地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后1-3天,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补除。如以稗草、千金子的田块,在杂草3-5期,可用10%千金乳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阔杂草为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居间生长

下一篇 单叶互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