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短P-R综合征

Lown、Ganong、Levine于1952年报道了一种呈现短的P-R间期(<0.12秒)和无δ波的正常QRS图电图表现。可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或房扑动、房颤动伴以快速的室率,故称为短P-R综征,也称James束型预激综征或LGL综征。基本知识医保疾病:是。患病比例:0.01%。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传染式:无传染性。并发症:猝死。治疗常识就诊科室:科......
目录

疾病常识

简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猝死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心血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阿替洛尔石酸美托洛尔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短P-R综征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患者见于窦房结病变,二尖瓣疾患,二尖瓣垂及肌病等。

(二)发病机

短P-R综征的解剖基础是存在James旁路(亦称房室结旁路),它是后结间束的一部分纤维,绕过房室结部而止于房室结的下部或房室束,因而P-R间期缩短,不直接进入室,因而无δ波,QRS波时间正常,且为折返提供了基础条件,故可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动过速或快速性房颤动或房扑动,但是,近年来对James束的起止点,甚至是否真正存在都还存在着分歧。

预防

应避免发作的诱因。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或吸烟过多等。同时应注意此病在没有治前不能从事特殊职业,如驾驶、潜水等,以免突然发病时出意外情况。

并发症

由于短P-R综征易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且出现频率较快,可造成流动力改变,出现压,房性快速律失常(房扑动,房颤动),室颤动或猝死等并发症。

诊断方法

症状

不伴有律失常的短P-R综征的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伴有律失常的短P-R综征患者,则视律失常的类型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景,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流动力改变,如心悸胸闷气短头昏晕厥症状短P-R综征易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AVNRT等),其发生率较WPW综并室上性动过速要低,只占50%或以下,频率很快,多在200次/min以上,律规则,部分患者可出现房扑动或房颤动。

检查

1.电图检查

(1)短P-R综征典型电图特点。

①P-R间期<0.12s(图1)。

②QRS波正常,无δ波。

③P-J间期缩短。

④不出现继发性ST-T改变。

(2)对短P-R综征典型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

短P-R综要是房室结传导时间的缩短,故P-R间期<0.12s,但大多为0.08~0.11s,有时P波增宽,甚至进入QRS波,以至P-R间期消失。

②P-R间期<0.12s,并不是短P-R综征所特有的,要注意鉴

A.异位的律,例如窦房结尾部靠近冠状窦处发出的冲动,P-R间期可小于0.12s,冠状静窦起搏房也可出现。

B.等律性房室分离,系房和室的激动是分离而钩拢所致P-R间期“缩短”。

C.在伴有房疾病时P-R间期可延长。

D.如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则P-R间期不会延长。

E.短P-R综征不出现继发性ST-T改变,如有ST-T改变,则与短P-R综征无

F.短P-R综征如并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可变宽。

G.有时短P-R综征的电图特点可消失,呈隐匿性,此时诊断困难,有人指出,有些不明原因的房颤动是由于间歇性短P-R综征所致。

(3)短P-R综电图的特殊类型:

①隐匿性短P-R综征:有人认为约50%的短P-R综征患者平时呈隐匿状态,仅在某些情况下一时性出现,例如房性期前收缩的刺激,阿托品试验等(图2,3,4),其产生机制可能是:A.James束存在着4相阻滞,因此提前出现的房性激动可能此提前下传室,而相对延迟出现的窦性激动则不能通过James束下传,而仅能正常途径下传;B.James束某处有前向阻滞区,但房性律点却位于该阻滞水平以下,因此其激动可沿James束下传,而位于阻滞水平以上的窦性激动则在James束下传时受阻,又如阿托品对房室和旁路的迷走神经影响并非平,它对旁路的影响大于对房室结的影响,致旁路的有效不应期一度短于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窦性激动便优先通过旁路下传,使隐性短P-R综征显性化,随着阿托品影响消失,两者又恢复了各自固有的有效不应期,短P-R综征便从显性又变为隐匿性。

②频率依赖性短P-R综征:其特点同频率依赖性WPW综征。

③James束文氏现象:与Kent束文氏周期相似。

短P-R综征伴发律失常:短P-R综征本身可伴发律失常,梁寿彭报道106例短P-R综征中有40例(占38%)伴有律失常,室上性动过速占22.5%,房性期前收缩占20%,房颤动占20%,交接区期前收缩占7.5%,交接区性动过速伴下二度阻滞2.5%,室性期前收缩12.5%,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7.5%,室性动过速7.5%,女性多于男性,40例中有1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北京阜外医院报道的55例短P-R综征中,13例有房室结加速传导占24%,其中9例伴有隐匿性及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动过速,5例伴有房室结双径路,1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动过速,3例有房扑动/房颤动发作,9例兼有房室结加速传导及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动过速,动过速的平均周长为(283±15)ms。

2.电生理检查特点

(1)希氏束电图特点:短P-R综征即房室间短路的特征,应当是房室传导时间缩短,90% 以上是房室结传导速度加快所造成的,称为加速的房室结传导,其传导和希-浦系统传导是正常的,A-H间期常小于60ms。

(2)房增速调搏检查:单纯用希氏束电图往往还不能明确揭示出短P-R综征的特点,可借助房调搏法,以及某些药物反应进一步明确诊断,短P-R综房增速调搏后有下列特点:①房室交接区的有效不应期缩短;②房室结传导速度快,当房调搏频率增快时,也即调搏周期缩短时,可以呈现出下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反应:

①第一型:房调搏周期缩短,但LRA-H并不延长,或只有少许延长,这提示房室交接区有一很重要的短路,即房-希氏束短路,此型患者可能最容易发生快速性房颤动,房扑动等,有报告房调搏到170次/min时房颤动。

②第二型:随着调搏频率增快,LRA-H逐渐延长,但延长的幅度不很大,常<100ms,当房调搏频率达200次/min时,仍可保持1∶1房室传导,这提示房室结有一加快传导的途径,但并不一定有一解剖意义的旁路。

③第三型:混型,即房增速调搏时,当周期始缩短时,LRA-H不变,或少许延长;但当调搏周期缩短到一定程度时,LRA-H可突然延长,成跳跃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房室交接区有两个不同的有效不应期的传导通道,有人统计认为这是最常见的一型,也是容易出现折返性动过速的一型。

3.对房程序期前刺激 此与房增速调搏刺激反应很相似,最多见的是随着房期前刺激的配对间期(A1-A2)缩短,A-H间期平整地轻度延长,有房室结双径路反应者比房调搏刺激时多一些,特是基础刺激周长(S1-S1及A1-A1)较短时,因为基础周长短则房室结的不应期长,易于显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现象,A1-A2逐渐缩短时,A2-H2逐渐延长,成一缓和的线,有时可有跳跃现象,提示有房室结双径路的线。

房程序期前刺激,特是基础周长较短时,在刺激过程中A-H,H-V间期短而不变者,则提示存在房-希氏束旁路,因为旁路为普通,基础周长短则不应期也短,故期前刺激并不使传导时间延长,如果基础律的动周期很短时,房刺激可出A2-H2明显延长,则说明短路是在房室结(加速纤维或附着在房室结)。

4.药物反应 普萘洛尔可使房室结传导变慢,但对旁路及无影响,静注普萘洛尔后,A-H延长,提示短路是在房室结组织中或是附着在房室结的短路。

5.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测定比较 短P-R间期(P-R<0.12s)伴室上性动过速史者的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正常P-R间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要稍短一些,但差异并不显著,而房室结加速传导伴有室上性动过速史的患者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要比P-R间期正常伴室上性动过速史者为短。

6.室房传导 短P-R综征室房传导即室房逆传时间的测定,显示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患者,其室房传导均好,有或无双径路时,及有或没有伴发室上性动过速时,其室房逆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显示房-希氏束旁路的患者,大多没有室房传导,少数有室房传导者其传导功能亦比房室前传要差。

临床上常发现某些患者电图P-R间期≤0.12s,而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史又不十分肯定,不能确诊为LGI综征,此时应进电生理检查。

诊断鉴

短P-R综征诊断的电生理依据要包括:

1.希氏束电图A-H间期<60ms,H-V间期正常。

2.房调搏时P-R(或A-H)间期递增量<100ms。

3.房调搏频率200次/min时,仍能保持1∶1下传。

4.电图P-R间期≤0.12s。

治疗方案

治疗

无并发症的预激综征的治疗:对于体检电图发现有预激综征,但无并发症发生者,不需治疗,但需追踪观察。   

预激综并快速性律失常的治疗:   

1.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由于室预激的存在而起的快速性律失常,尤其是发作频繁流动力改变而有症状者,应立即药物治疗。   

(1)顺向型(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动过速发作时的治疗:详见 “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的治疗”。   

(2)预激综房颤动(房扑动)时的治疗:一些者把预激综房颤动及逆传房室折返性动过速,总称为预激综并QRS波增宽的快速性律失常。约有30%的预激综并快速性律失常,在电图上QRS波畸增宽。发作时急诊处理的紧迫性,取决于动过速时室率的快慢和流动力受影响的程度。   

流动力情况不好(伴有严重压等)或尚好,律失常动过速快而持续时间较长者,应首选电复律(除非无复律设备或有电复律之)。   

流动力情况尚好,律失常动过速尚能耐受,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应选用可延长房室旁路的不应期和抑制其传导功能的药物。   

A.普罗帕酮:常为首选药。量70mg或1.0~1.5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推注,注射时间应大于5min,通常在5~7min。如无效,在15~20min后可重复应用一次。多数患者使用70~140mg即有效。普罗帕酮(律平)可延长房室结、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延缓或阻滞旁路前向和逆向传导,抑制异位搏动,因而可终止动过速或减慢室率。静推注普罗帕酮(律平)后,复律和室率减慢者约各占一半,平均量107.9mg(70~190mg)。普罗帕酮(律平)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a.少数患者用药中室率可能增快,因而律失常加重。这可能与该药延缓房传导,减慢房率,导致房室结或旁路1∶1传导有。例如用药前为2∶1传导,用药中因房率减慢导致1∶1传导,室率倍增;b. 普罗帕酮(律平)对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尤其量大或功能差者,可于复律后发生压状态。如能严格掌握指征,该药是安全有效的。   

B.普鲁卡因胺:有人张作为首选药物,量0.5g溶于40ml液体中(5%葡萄糖),静缓慢推注10min,即50mg/min(适用于成年人),至总量10~14mg/kg,有效率为88%。普鲁卡因胺能明显延长旁路前向有效不应期,可中等程度延长逆向有效不应期及显著延长P-A间期。   

C.胺碘酮胺碘酮终止预激综房颤动或房扑动急性发作,有效率可达80%。量为每次3mg/kg,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静推注,速度为15~20mg/min为妥。如10~15min后无效可重复一次,不能超过总量9mg/kg。宋有城报告12例次急性发作时,静推注胺碘酮平均量为455.8mg(150~900mg),终止发作者5例次,未复律而室率减慢者3例次,室率增快4例次;有半数以上例次患者于静推注胺碘酮中发生压下降,被迫停止用药而施电复律。国报道尚少,须积累资料,静注胺碘酮室率增快,可能与药物起的压效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促使旁路加速传导有室率增快和压均有加重,诱发室性动过速或室颤动之潜在危险,应予以警惕。   

D.其他药物:a.氟卡尼:可考虑应用,量为1~2mg/kg,用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推注,或以0.2mg/kg持续静滴注,最大量不超过150mg。b.奎尼丁:对房颤动的转复效果虽好,但服转复较慢。c.利多卡因:对WPW综房颤动或房扑动者亦具有一定疗效。一组报告3例次,结果用利多卡因后,复律2例次,室率减慢1例次。但有报告旁路前传不应期短者不宜应用利多卡因,它可使室率增加,发生室颤动等不良作用。因此,宜在监护并准备好电除颤器的情况下用此药为妥。d.β受体阻滞药:对旁路无作用,不宜单用,不宜与延长房室结不应期以及延缓或阻滞传导的药物用。此外,也有加快房颤动发作时室率的报告。   E.洋地黄苷C(西地兰)、维拉帕米(异搏定)应用。

洋地黄苷C(西地兰)可使患者的旁路前传不应期缩短,而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被阻滞,则更多的房激动将通过旁路下传室,使室率突然增快,并可导致室颤动的发生。故应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对旁路不应期的直接作用较小,但可通过以下两面使室率增快和流动力恶化:a.抑制房室结传导而使房激动由旁路下传;b.通过压作用而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缩短旁路有效不应期,故应用。有房颤动史的间歇性预激综征患者也应维拉帕米(异搏定)。如果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因律失常加重或病情发展危重者、流动力障碍加重者,均应即刻施同步电复律。大多数患者复律一次成功,且多无并发症,提示电复律较为安全、可靠。   

2.发作间歇期的治疗 对于预激综动过速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症状不明显且能自转复的间歇期患者,可以不必治疗。但应避免过劳及其他诱发因素。如有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发生应服用普罗帕酮(律平)、美西律(慢律)等予以纠正,可减少动过速的发作次数。   

对于预激综动过速发作次数频繁的间歇期患者,应长期服用上述治疗有效药物的维持量预防复发,也可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律失常的法来筛选有效的预防药物。   在间歇期时,对发作频繁的患者,应采用治的法。前大多采用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可达95%以上。   

3.同步直流电心脏电复律 电复律(功率100~200J)对终止房室折返性动过速和预激综房颤动都有效,当后者由于预激使电图中QRS波增宽且畸,因而与室性动过速难以鉴,以致选用药物发生困难时,以及由快速律失常导致流动力有明显障碍时尤为适用。复律后仍需用药物来维持。   

4.预激综征的外科治疗 在导管射频消融术未展前,对预激综征进外科治疗,切断或用无水注射或局部冷冻旁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80%。但是外科手术法由于创伤大,难以广泛应用,已被导管射频消融术所取代。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伴有预激综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后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者。可考虑同时行外科手术法治疗预激综征。   

5.预激综征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1987年以来,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预激综并快速性律失常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征的评价:   

(1)预激综导管射频消融的适应:   

①Ⅰ类:   

A.有症状的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律失常药物控制上述律失常者。   

B.房颤动或其他快速房性律失常伴旁路前传所致快速室率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或不愿长期服用律失常药物。   

②Ⅱ类:   

A.电生理检查或消融治疗其他律失常过程中实的房室折返性动过速,或房颤动伴旁路前传所致快速室率患者。   

B.无症状预激综征患者,由于自发性快速律失常和异常电图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就业、重要活动和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安全。   

C.房颤动伴有旁路前传,但室率不快。   

D.患者有家族源性猝死史。   

③Ⅲ类:药物治疗有效并能耐受其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动过速患者,更愿长期服用药物而非消融控制律失常。  

(2)射频消融安全性高:是用低能量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由于它没有直流电击所带来的明显的热损伤,不需全身麻醉,不产生压伤,一般不导致穿破,亦很少诱发律失常,可以多次、多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融,而患者无任何感觉和痛苦。   

(3)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成功率明显地与术者的验有。多条旁路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3.1%,单条旁路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6%。左侧旁路治疗成功率为99.1%,右侧旁路治疗成功率为97.5%。   

(4)射频消融旁路治疗预激综征的复发率与失败率:射频消融术后1年预激综征复发率为1%~9%,单旁路复发率(1年)为1.9%,多旁路复发率(1年)为7.6%。左侧旁路复发率(1年)为1.5%,右侧旁路为4.1%。如复发可再次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率仍很高。射频消融治疗失败病例中隐匿性预激占34%。   

6.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导管射频消融失败时可考虑应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中医治疗

1气虚   

【治疗原则】:益解表   

方药】: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加减。用人参、苏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壳、木香羌活独活。   

义分析】:中以人参甘草茯苓以祛;苏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壳、桔梗宣理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羌活独活风寒以祛。   

【加减】: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者,加防风黄芪牡蛎益固表。若多者,加紫菀杏仁化痰止咳。   

2阴虚发热:治疗原则: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化裁。用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苏薄荷炙甘草、?莶草、海桐皮、红枣。   

义分析】:中以生葳蕤甘平柔润滋阴益液而资汗源;配生葱白桔梗、淡豆鼓、苏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为臣药;白薇凉血清热而除烦渴;炙甘草、红枣甘润滋。诸药配,使滋阴清热而不碍解表,发汗解表而不伤阴,故适用于阴虚而有风热表证之病人;?莶草、海桐湿,通止痛且药性不温,免伤阴之弊。   

【加减】:若口干渴明显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热毒盛者,加公英、地丁、牡丹清热解毒

预后  

短P-R综征伴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短P-R综征伴发律失常一般预后尚佳,但当室性动过速、房颤动、室上性动过速时应给予积极、及时的治疗。因短P-R综征伴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室颤动或猝死。这种恶性律失常可由室上性动过速、房颤动、室性动过速所致。预激时房颤动易出现快速室反应,R-R间期≤250ms者易发生室颤动。应与短P-R间期征鉴

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饮食保健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应戒烟忌,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水榕木根

下一篇 水榆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