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动过速(PJRT)又持续性交接性反复性动过速、持续性交接性动过速,属无休止性交接区性动过速动过速表现为窄QRS波伴逆P波,R-P间期长于P-R间期动过速持续反复发作。PJRT多见于儿童,常很顽固,易发展为律失常性肌病(或称动过速性肌病)。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动过速的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但一些患者可因动过速长时间地反复发作而导致功能下降,甚......
目录

病因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动过速的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但一些患者可因动过速长时间地反复发作而导致功能下降,甚至发展为肌病心脏扩大。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由于发病早,所以PJRT多见于儿童并可持续到成年。

2.动过速持续不断呈顽固性反复发作,药物通常难以控制。发作可长达数月。

3.因动过速长时间地反复发作而导致功能下降,甚至发展为肌病心脏扩大。

检查

要依靠电图、电生理诊断。

1.电图检查

(1)PJRT常由窦性周期临界性缩短、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所诱发:窦性周期改变诱发或终止室上性动过速是本症的要特点常为窦性律逐渐加快,然后发生PJRT窦性率达到什么样的频率才能诱发PJRT因人而异,有的为80~90次/min,有的为100~150次/min。

(2)动过速始时的第一个P-R间期无延长。

(3)动过速持续反复发作:其间可间隔几个窦性搏。

(4)P-波在Ⅱ、ⅢaVF导联呈负向波,在aVR导联呈正向波。其原因是室房旁路的房连接端在冠状窦相当于右后间隔区。它是动过速时的室房旁路逆传支,所以波在上述导联P-呈逆向波。

(5)由于旁路传导慢:所以P-波离R波远,成长R-P-间期、短P--R间期R-P-/P--R>1。但也有R-P-间期稍短于P--R间期或R-P-间期=P--R间期

(6)发作间歇期电图正常:P-QRS-T波正常P-R间期正常。

2.电生理检查特点

(1)动过速期间室房传导时间长,VA>100ms。

(2)动过速时逆传房最早激动部位不是希氏束区,而是异常部位,多为冠状窦

(3)动过速期间在希氏束不应期时给室期前收缩刺激:可典型地提前激动房,而不改变逆传房激动顺序。即逆传房最早激动位于冠状窦等异常部位。此现象显示房室旁路存在,室期前收缩刺激经旁路逆传而激动了房。

(4)用适当法起搏室,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逆传房激动顺序:①为冠状窦等异常部位最早激动是由室房旁路逆传房;②为希氏束的房间隔最早激动,希氏束房室结正常通路逆传房。

(5)室S1S1刺激间期近于或小于300ms时:室房旁路传导出现文氏现象。也即室频率递增刺激可出现室房传导的文氏现象,提示旁路具有传导缓慢和递减传导的特性。

(6)有时可在A波之前记录到旁路电位。

上述电生理特点明传导缓慢且具有递减性传导的隐匿性室房旁路是PJRT的电生理基础。室房旁路是动过速折返环的逆传支,房室结则是前传支。

传导速度慢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隐匿房室旁路的部位:典部位是在冠状窦(后间隔),亦可位于其他部位,如:房游离壁、右前间隔、左后间隔、左侧游离壁、右后壁、左后壁等。Ticho等报告的9例PJRT皆射频消融术成功治愈(图3)。同其他隐匿性预激征一样,PJRT也可有多旁路存在。如果在消融之前观察到有两种式的长R- P-动过速者则高度提示有双旁路存在。

诊断

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下述条件可帮助诊断:

1.动过速呈持续性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

2.体表电图表现1∶1房室传导的室上性动过速R-P->P--R。PⅡ、PⅢ、PaVF倒置。

3.电生理标测,希氏束A波晚于最先激动的逆传A波,最早的VA间期>110ms。

4.动过速时在希氏束不应期刺激室可提早夺获房,房最早激动部位多在冠状窦,并且逆传激动顺序不变。

5.室程序刺激时VA间期呈递减性传导,延长>50ms。

6.发作前并无AH间期(P-R间期)延长。

7.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能治。

鉴别诊断

PJRT是属长R-P-室上性动过速的一个类型。长R-P-室上性动过速发作时具有1∶1房室传导,R-P-/P--P>1,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有上述长R-P-室上性动过速特点的还有以下几类,应予以鉴

1.房性动过速 常显示自律性增高的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室程序刺激一般不能诱发或终止。动过速与房室结传导延迟或阻滞无使用维拉帕米ATP或压迫颈动脉起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性动过速可不受影响。这些特点与PJRT不同。

2.Ebstein畸并附加旁路Ebstein畸并附加旁路导致的动过速,几乎均呈右束支阻滞图。长室房传导时间与旁路附近室延迟传导。加上旁路本身激动房延迟有应与长R-P-并右束支阻滞的室上性动过速鉴。超声检查即可对Ebstein畸确诊。

3.隐匿性旁路伴长室房传导时间必须排除传导延迟。才能确定长R-P-系逆向旁路纤维缓慢延迟传导所致。室刺激时,房端偏激动,有助其与间隔部位的折返性动过速相鉴

4.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动过速其临床和电生理特征常与PJRT相似。两者鉴:①动过速时与H波同步刺激室,室刺激不能逆传房,因此时希氏束尚处于不应期。PJRT则与之相反。②当希氏束以下部位发生阻滞时,此型动过速常不受影响。

5.房扑动在体表电图上当房扑动呈2∶1下传时,有时很难与长R-P-动过速相鉴电生理则可清楚地显示2∶1下传的特点,而PJRT则呈1∶1室房传导,两者较易鉴

治疗

1.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对部分患者无效。各类律失常药物都可选择,疗效差时可选择胺碘酮氟卡尼或两者 用。但总的疗效差。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对加重律失常的其他因素的控制,如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分泌疾病、炎、等。当已律失常性肌病时,力衰竭的治疗更为重要。

2.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在完成电生理检查后置入大头消融电极导管,在冠状窦附近标测,找最早房激动部位进消融,每次放电20~30W试放电10s,若有效则继续放电60s。若试放电无效则重新标测改变消融部位直至成功。消融终点:①程序刺激动过速不再诱发;②室刺激显示室房分离或正常的室房传导顺序。

由于PJRT的逆传支系具有递减性传导的慢旁道参与,故其射频消融与其他类型预激旁道有所不同。PJRT室房传导时间长,其消融部位的VA间期也较长,不易记录到非常接近或融的VA间期。因此,PJRT消融时不求VA融,只要标测到逆传房最早激动部位即可作为消融靶点。

电图Ⅰ导联P-波极向,当呈正向自右侧(冠状窦)消融可获成功,其敏感性为46%。特异性为100%。Ⅰ导联P-波呈负向,则消融部位在冠状窦或左侧,但也不能排除自右侧消融成功的可能性。

预后

PJRT多见于儿童,常很顽固,易发展为律失常性肌病(或称动过速性肌病),危害性大。动物试验表明:过3~5周连续快速房刺激后,心脏可明显增大,功能明显受损,量每搏输出量、室EF值明显下降,并可造成较重的力衰竭。快速起搏造成的细胞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是动过速性肌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较快起的生化、代谢等面的改变也在肌病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如导管射频消融术治后不再复发,则可谓治愈,预后良好动过速性肌病如发生时间短,动过速得到治,是可逆的,可以恢复至正常。如时间长,则很难恢复至正常。故诊断、治必须及时,应尽快、尽早。

注意事项

1.本病与器质性心脏病无明确系,常在体力活动、精神劳累、紧张之后突然发作,只要持续时间不长率<200次/min,一般不出现严重流动力障碍,适当用药能控制其发作。

2.如PJRT持续、顽固性发作,易造成严重流动力影响,并发律失常肌病,应积极予射频消融术治疗以彻底治。

3.在射频消融治疗时,仔细地标测、准确地逆传房最早激动部位是消融成功的键。

4.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均可较少本病的复发。

5.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咖啡;食宜清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水珍珠菜

下一篇 水玉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