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奔豚气

奔豚科病,是指患者自觉有从少上冲胸的一种病。由于冲如豚之奔突,故奔豚。病,见《金匮要略·奔豚病脉治》。亦称奔豚、贲豚、贲豚。可见于现代医神经官能症、冠病等有类似症状者。有因惊恐忧思损伤,结甚之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脏阴水气乘虚上逆,以致从少上冲,直达下。本发病,多与三脏有,并与冲脉系......
目录

病因

有因惊恐忧思损伤,结甚之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脏阴水气乘虚上逆,以致从少上冲,直达下。本发病,多与三脏有,并与冲脉系尤为密切。

症状

临床以自觉从少上冲胸症状特征。 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逆,或少水气上冲至下,或兼有乍乍热等。 

诊断要点

临床以自觉从少上冲胸症状特征。 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逆,或少水气上冲至下,或兼有乍乍热等。

要是由于七情内伤水上逆所致。其上冲之理与冲脉有联系,因冲脉起于下焦,部至胸中。其病理是由下逆上,而有、水之气逆多由情志所起,候表现亦常有情志不能之状,水则由于阴盛或阳衰而起。但、水三者又有密切的联系,水因凝,而水之逆又莫不因于。故理气降逆为治疗本要法则,可候,结使用。

辨证论治

气逆

见】 自觉有上冲咽喉,发作欲死,惊悸不宁,恶闻人声,或腹痛,喘逆,呕吐,烦渴,乍乍热,还则止,常反复发作。舌苔白或黄,弦数。

【治法】 平理气降逆。

方药

奔豚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李根白皮15克,黄芩12克,葛根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法半夏12克,生姜10克,赭石30克,甘草6克。水服。

水上逆型

见】 先有脐下悸动,旋即逆上冲,心慌不安,肢冷,苔白腻,弦紧。

【治法】 温阳水,理气降逆。

方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茯苓20克,桂枝15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吴茱萸6克,法半夏12克,生姜9克。水服。

并发症

涉及等诸多脏器及冲脉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水,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脏阴水气乘虚上逆,以致从少上冲,直达下,因此涉及身体各个器官的损害。

预防

疾病预防注意情致调整,理的多运动一下,饮食消化上健脾,促进水湿运化,梳理气

饮食保健

砂仁食疗作用:味辛,性温。归。芳香,降中有升。凡胃气湿阻所致脘腥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者,多与木香同用,并随症配伍其他药物;若恶阻者,可配生姜汁;偏热者,可配黄芩、竹菇等,以助消热安胎之力。此外,本品温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痛,每与小茴香吴茱萸等温里药同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水百合

下一篇 绒毡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