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竹叶

水竹叶鸭跖草植物水竹叶Murdannia triguetra (Wall)Bruckn的嫩。含有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养成分。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 水竹叶性味甘平,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治肺热喘咳、 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疖疗肿。生物特性水竹叶是稻田要杂草 之一,又肉草。具长而横走叶鞘节间长约6厘米,上具细长须状。 ......
目录

简介

水竹叶是稻田要杂草 之一,又肉草。

形态特征

具长而横走叶鞘节间长约6厘米,上具细长须状肉质,下部匍匐,上生,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长达40厘米,节间长8厘米,密生一列白硬毛,与下一叶鞘的一列毛相连续。无柄,仅在叶片下部有毛和叶鞘缝处有一列毛,这一列与上一个上的衔接而成一个系列,此处无毛。叶片竹叶,平展或稍折叠,长2~6厘米,宽0.5~0.8厘米,端渐尖而头钝。

花序通常仅有单朵生并兼腋生,花序梗长1~4厘米,生者长,腋生者短。花序梗中部有一条状苞片,有时苞片腋中生一朵萼片绿色,狭长,浅舟状,长0.4~0.6厘米,无毛,果期宿存。花瓣红色紫红色或蓝紫色,倒卵,稍长于萼片丝密生长须毛,蒴果三棱,长0.5~0.7厘米,直径0.3~0.4厘米,两端钝或短急尖,每室有种子3枚,有时仅1~2枚。种子短柱状,稍扁,红灰色

休眠与萌发

水竹叶图册种子 休眠期较短,早春即已解除休眠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较低, 约在10℃左右,15~20℃即萌发高峰。种子萌发湿度范围较宽, 土壤含水量15%~20%即可大量发生。因此,在麦田、 田埂、沟渠边3月份即萌发,4~5月即进入萌发高峰,同时长出分枝及地下

稻田要依靠麦田耕翻后残存的植株再生繁殖以及田埂、沟渠边幼小植株随灌溉水流入田实生苗极少。由于再生力极强,在稻田很快即成发生高峰。

水竹叶图册水竹叶图册

营养生长

稻田移栽后3~4天,断在田间的水竹叶上很快长出 定根,并发出分枝分枝上又产生定根,并发出2级分枝水竹叶节间伸长及产生分枝的速度与温度系密切,20℃以下生长较慢,6月份,大都植株匍匐地面,25~40℃最适生长,温度越高生长越快,7~8月为分枝高峰。一般每株可产生分枝20~30个,最多可达100个以上,由于分枝多,田间密度高,分枝位也相应提高,其攀附稻株向上生长,直至蔓延至水稻上层,高出水稻。

水竹叶对水分的适应性极强耐旱、耐温、耐水,既可旱田生长,又可水田生长,干干湿湿的稻田生境更有利于水竹叶的盛发。水竹叶对光照的适应性也较强,既可在 田埂、沟边、渠边生长,又可在水稻间蔓延。

开花结实

水竹叶在南全年生长,表现为 多年生杂草,越冬株有在5月。长江流域以种子越冬、繁殖,表现为 一年生杂草,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中下旬结实,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种子成熟,成熟后蒴果自然裂,落田间,进入休眠,全生育期约200余天。

产地分布

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凤庆、屏边)、四川(天全、峨眉山、江、万源、南川)、贵州(梵净山)、广西(石龙、临桂)、海南(五指山)、广东(广州、连县、翁源、大埔)、湖南(东安、南岳、雪峰山、淑浦)、湖北(咸丰、恩施、利川)、陕西(南郑)、河南南部(鸡公山)、山东(牟平)、江苏(苏州)、安徽(舒城、岳西、祁门)、江西(普遍)、浙江(杭州、昌化)、福建(连城)、台湾(新店)。生于海拔1 600米以下的水稻田边或湿地上。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分布与危害

水竹叶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长江以南危害较重,越向南水竹叶生长越快,生育期越长,危害越重。水竹叶严重影响水稻分蘖结实,严重田块将大水稻压倒,使之不能成穗结实

药用价值

【药 材 水竹叶

【拉 丁 】原植物水竹叶Murdannia triguetra (Wall.)Bruckn·

称考】鸡草,鸡

【科来源】 鸭跖草植物

【药用部位】水竹叶的全草。

性味归经】《泉州本草》:“味甘,性平。”《泉州本草》:“入。”

【功效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热喘咳,赤白下痢,个便不利,咽喉肿痛,肿。

【用法用量】服: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

营养知识

水竹叶知识介绍:

本品为 鸭跖草植物水竹叶的全草。一年生草本。 匍匐上具 定根,一侧有细绒毛。互生;线状披针,长4厘米,宽5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状包围上。花序,由腋抽出;萼片3,草质,绿色花瓣3,倒卵形蓝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无柄,雌蕊1。

蒴果,压扁状,背裂,长约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种子排列,扁平。期9~10月。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分布西南、中南及华东各地。夏、秋采收,晒干。

水竹叶养分析:

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养成分。可生食或加工成菜肴。

水竹叶食疗作用:

本品味甘,性平。入。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肺热喘咳,赤 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肿。

水竹叶做法指导:

1、治肺炎高热喘咳: 鲜水竹叶五至八钱。酌加水,调蜜服,日二次。

2、治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一两。洗净,汤,调乌糖少许服。

3、治小便不利:鲜水竹叶一至二两。酌加水,调冰糖服,日二次。

4、治烂:鲜水竹叶二两,捣汁,水一杯,漱,约五至六分钟,一日数次。

5、治疮疖: 鲜水竹叶三两,冰糖五钱。服,并将药渣患处。

6、治鸡眼:鲜水竹叶和冬蜜捣烂患处,日换二至三次。

7、治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一握,醋糟少许。共捣烂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重型乙肝

下一篇 水稻清乳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