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莲沙

【出处】《峨嵋药植》【拼音】Shuǐ Lián Shā【】栒刺木、楞子(《中国树木分类》),高山带子白马骨(《浙江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植物灰栒子。【原态】落或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50厘米,分枝向两侧水平展,有短柔毛。互生,近至广,长10~12毫米,宽4~9毫米,先端具细尖头,基部或尖,上面深绿色,下面上及叶柄上有平贴硬毛;叶柄长......
目录

水莲沙·版本一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Shuǐ Lián Shā

】栒刺木、楞子(《中国树木分类》),高山带子白马骨(《浙江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植物灰栒子

【原态】落或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50厘米,分枝向两侧水平展,有短柔毛。互生,近至广,长10~12毫米,宽4~9毫米,先端具细尖头,基部或尖,上面深绿色,下面上及叶柄上有平贴硬毛;叶柄长1~2毫米;晚秋一部分红色或橙红色1~2朵,红色,生于状短侧端,近于无柄;萼5裂,微有毛;花瓣5雄蕊20。果实近球,长约5毫米,鲜红色,常有3核。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浙江、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治】

①《峨嵋药植》:止咳,水服。

②《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妇女痛经白带或全草一斤,切细,水四斤沸,取已熟的蛋七至八个,敲裂蛋壳,投入药汁中,文至五、六小时,数次分食。

水莲沙·版本二

【出处】出自《峨眉药植》。

【拼音】Shuǐ Lián Shā

【英文】Twig and leaf of Rock Cotoneaster,root of Rock Cotoneaster

】栒刺木、楞子、高山带子白马骨铺地蜈蚣牛肋巴铁扫帚、被告惹、楞子、山头姑娘、矮红子、水莲沙、平灰栒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植物栒子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态】平栒子 落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约50cm。水平张成两列状,小黑褐色,幼时被糙伏毛,老时落。互生;叶柄长1-3mm,被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或宽,长5-14mm,宽4-9mm,先端多数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疏平贴柔毛。两性,有1-2朵,直径5-7mm;萼筒钟状,萼片5,三角,外面微具短柔毛,面边缘有柔毛;花瓣5,倒卵形,直立,红色雄蕊约12,短于花瓣花柱常为3,有时为2,离生,短于雄蕊;子房先端有柔毛。果实近球,直径4-6mm,鲜红色,常有3小核,稀为2。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石坡上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及西南等地。

【化成份】果实果皮含右旋儿茶(catechin),左旋表儿茶(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4β→8ˊ)右旋儿茶[(-)epicatechin-(4β→8ˊ)-(+)catechin],右旋儿茶(4a→8ˊ)-左旋表儿茶[(+)catechin-(4a→8ˊ)-(-)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4a→8ˊ)-左旋表儿茶[(-)epicatechin-(4a→8ˊ)-(-)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4β→8ˊ)-(-)左旋表儿茶[(-)epicatechin-(4β→8ˊ)-(-)-epicatechin],左旋表儿茶-(4→8ˊ)-左旋表儿茶-(4′→8〞)-左旋表儿茶[(-)epicatchin-(-4→8ˊ)-(-)epicatechin-(-4ˊ→8〞)-(-)epicatechin],矢车菊素(cyanidin),色素(anthocyanidin)。

性味】酸、涩;凉

归经肝经

【功能治】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止止痛。痢疾泄泻腹痛咳嗽吐血痛经白带

【用法用量】服:汤,10-15g。

【各家论述】

⒈《峨嵋药植》:止咳,水服。

⒉《浙江山药植志》:治妇女痛经白带或全草一斤,切细,水四斤沸,取已熟的蛋七至八个,敲裂蛋壳,投入药汁中,文至五、六小时,数次分食。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黄豆

下一篇 水莎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