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史及症状:
腹泻次数,持续时间,粪便外观和量。80%-97%的病人有腹泻。大便次数从数次到十余次不等,有时呈间歇性腹泻、腹痛、腹胀少见。另应注意询问有无消瘦、乏力、手足搐搦、感觉异常、口炎、角膜干燥、夜盲、水肿等营养不良症状。既往的检查治疗亦有助于诊断。腹泻和腹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腹泻一般多为“脂肪泻”,脂肪泻的特点是大便量多,色淡棕或黄色、灰色,便不成形,味恶臭,表面有油腻状的光泽或如泡沫状,因便中含大量脂肪,因此大便常可漂浮在便盆表面。由于吸收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常见体重减轻、倦怠乏力。
体检发现:
患者可有消瘦,腹部轻压痛,四肢末梢感觉异常,口舌炎或溃疡,糙皮病样色沉着,水肿、凹甲,肌压痛,杵状指(趾)等体征。
辅助检查:
多有大细胞性贫血,血清电解质、血浆白蛋白、胆固醇、甚至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降低。粪脂定量>6g/d,右旋木糖吸收试验<3g,维生素B12吸收试验<8%-10%。肠内菌群失调时,14C-甘氨胆酸呼气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注意肠管是否扩张、积液及钡剂沉积"腊管"征,内镜检查观察小肠绒毛,皱襞的变化。
替补治疗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措施。最好选用静脉内高营养治疗,以补充丢失的水电解质及各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必要时静脉输入白是白或输血。针对具体病因还有一些特殊措施。1.麦胶性肠病:可给予硫酸锌200mg,口服,3次/d;维生素,K4,8mg,IM 1次/d;10%葡萄糖酸钙10ml,IV。病情严重者,可应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或强地松口服治疗。2. 热带口炎性腹泻:四环素250-500mg,4次/d,疗程一月,后改为2次/d维持半年。3. Whipple病:普鲁卡因青霉素G 120万μ+链霉素1.0g, IM, 1次/d,共两周,改为四环素0.5g,口服,4次/d,维持数月。
消化吸收不良的病人,由于腹泻、腹痛、消瘦、贫血及全身性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饮食调养对改善上述症状,促进病人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供给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由于长期慢性病程,机体消耗大,应供给充足的热能,以防止体重继续下降。可供给高蛋白、高热能、低脂、半流质饮食或软饭,蛋白质100g/天以上,脂肪40g/天,总热能为10460千焦/天(2500千卡/天),选择支付含量少且易消化的食物,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或要 维生素素饮食及匀浆饮食,以保证热能及正氮平衡。
2.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除食物补充外,必要时补给维生素制剂。结合临床症状,重点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等。
3. 注意电解质平衡。严重腹泻时电解质的补充极为重要,早期可静脉补充。饮食中给予鲜果汁,无油肉汤、蘑菇汤等。缺铁性贫血者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口服铁剂。
4. 少量多餐。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既保证足够营养,又不致加重肠道负担。在烹调上尽量使食物细、碎、软烂、以煮、烩、烧、蒸等方法为宜,避免油煎、油炸、爆炒等,以减少脂肪供给量。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想方设法提高病人食欲。每日以6~7餐为宜。
·原材料:猪肝300g、蒜薹50g、红椒1个、蒜3粒、姜5g
·制作过程:
1. 将蒜薹择洗净切末,红椒去蒂去籽切碎,蒜去皮切末,姜去皮切末,备用;
3. 锅上火,注入适量油烧热,放入蒜薹末、红椒碎、蒜末、姜末炒香,加入猪肝,
1、最好采用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的低脂肪饮食。
2、老年人好发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与老年人消化系统退行性变有关。人到老年期后,小肠绒毛变短,吸收面积减小,胰腺逐渐萎缩,均可促成或加重吸收不良综合征。
3、应限制体力劳动,不宜在热环境中生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