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蕨

水蕨 水蕨(拉丁: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凤尾水蕨一年生水生草本,已被列入了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录,保护等级IUCN:VU。水蕨株高达70厘米,短而直立,簇生,叶片直立,或幼时浮,孢子囊沿两侧网眼着生,稀疏,棕色孢子四面型,无周壁。其生于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浮于深水面上,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浙江......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柔软,由于水湿条件不同,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短而直立,以一簇粗着生于淤泥。

簇生,二型。不育的柄长3-40厘米,粗10-13厘米,绿色,肉质,不膨胀,上下几相等,光滑无毛,干后压扁;叶片直立或幼时浮,有时略短于能育,狭长,长6-30厘米,宽3-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二至四回羽状深裂,裂5-8对,互生,斜展,彼此远离,下部1-2对羽片较大,长可达10厘米,宽可达6.5厘米,卵形或长,先端渐尖,基部近心脏或近平,一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2-5对,互生,斜展,彼此分或接近,阔卵形或卵状三角,长可达35厘米,宽可达3厘米,先端渐尖、急尖纯,基部截形,有短柄,两侧有狭翅,下延于羽轴,深裂;末回裂线形或线状披针,长可达2厘米,宽可达6毫米,急尖头或钝头,基部均沿末回羽轴下延成阔翅,全缘,彼此疏离;第二对羽片基部一对3-5厘米,向上各对羽片均与基部羽片而逐渐变小。能育的柄与不育的相同;叶片或卵状三角,长15-40厘米,宽10-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截形,二三回羽状深裂;羽片3-8对,互生,斜展,具柄,下部1-2对羽片最大,长可达14厘米,宽可达6厘米,卵形或长三角,柄长可达2厘米;第二对羽片第一对1.5-6厘米,向上各对羽片均逐渐变小,一至二回分裂;裂线形,渐尖头,角果状,长可达1.5-4(6)厘米,宽不超过2毫米,边缘薄而透明,无色,强度反卷达于,好像假囊群盖两侧的小联结成网状,网眼2-3,为狭长的五角或六角,不具藏小干后为软草质,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轴及各回羽轴叶柄同色,光滑。

水蕨孢子囊沿能育的裂两侧的网眼着生,稀疏,棕色,幼时为连续不断的反卷叶缘所覆盖,成熟后多少张孢子囊。孢子四面体,不具周壁,外壁很厚,分外层,外层具肋条状纹饰,一定向排列。染色体2n=156。

生长环境

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浮于深水面上。温度对水蕨菜的影响很大,温低于10℃时,就不能良好生长,最适宜温度18~27℃,但需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夜间温度比白天低5℃左右为宜。水蕨菜喜荫或射光线中生长,在荫凉的环境下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生长时,可长得大而茂。水蕨菜常生长在潮湿的具有一定保持温度,空通透性好的地,以沙质壤土为佳,土质呈偏酸性,H值为5.5~7。

分布范围

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日本也产。

主要价值

食疗价值

水蕨菜是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品种,其特色在于:鲜苔或嫩翠绿色,无论食,凉拌,做汤,均不变色,味道独特鲜美,清爽可水蕨菜又称为龙头菜,其中可供食用的部分为叶芽生长出来未展的羽状和幼嫩叶柄,可食部分的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在每kg可食用的蕨菜中,含有胡萝卜素168mg,碳水化物100mg,蛋白质16g,钙24mg,脂肪4g,粗纤维13g,67mg,维生素C35mg,磷290mg,其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以嫩滑可著称的高档蔬菜。

医用价值

水蕨菜可作为药用,用全草进服,具有明,清凉,活解毒的功效,可治病积、痢疾胎毒和跌打损伤等病症,也被视为一种产后的良药。

观赏价值

水蕨叶形多变,具有一定的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既可种植在水缸坛等些大型水景容器中作为观赏性植物,又可种植于景观水池或流速较缓的溪流中用来造水面景观,是种集观赏和净化水体为体的济环保型植物

水蕨濒危保护遇尴尬事件

水蕨的濒危保护遇到尴尬。吉水县醪桥镇黄家边村稻田一金黄。当地镇政府与村民实,晚稻即将收割,等水稻收割完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计划推进。然而,这项即将实施的惠民工程却与濒危野生植物保护起冲突,难以取舍,也考验着当地政府解决问题的智慧。相人士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野生水蕨移栽到适生长的池塘中或其他闲置地。水蕨究竟何从,濒危保护尴尬事件如何解决?相部门回应前暂没有答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选择的地块要求土壤耕层深厚,排灌便,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为最佳,环境质量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水质无污染。

整地施肥

一般移植前10d整地,畦面1.5m宽深沟高畦整地成厢,每667㎡施腐熟的鸡粪2000kg+复肥25kg作为基肥,从栽培的效果看,基肥以鸡粪效果最好其次猪栏粪,再次为牛栏粪,

移植栽培

水蕨菜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根系发达,移植栽培易成活,从野外把水蕨菜移植回后把老化的及须全部剪除,留下生长旺盛的端带有生长点的一部分,新鲜叶柄保留20~30m长,其余部分的羽全部剪除。0.5m×0.7m或0.6m×0.8m,每1~2株,把分出的段浅植于土壤表层中,种植后将土壤适当拍紧并淋定根水。

日常管理

春季管理

初春务必在嫩长出前把衰老枯死的叶片剪除,及时施肥促生长,每15d施肥1次为宜,每667㎡每次用尿素15kg+复肥5kg对水淋施或用稀释沼液淋施。

春季是水蕨生长旺盛季,除施肥外还需适当地进面追肥,可用面肥和磷酸二氢钾进面喷洒,其喷洒浓度为0.2%~0.3%,促使生长叶片肥厚、油亮的水蕨菜。

春季是分株移植的键时期,分株最好在幼之前进,把过密的水蕨菜移植分株,有利于其作用。

夏季管理

夏季温高,要是浇水和保持空湿度,当温急剧升高时,一般3~5d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温,夏季温高太阳光照强,可搭建遮阳网遮盖高度为1.8~2m,夏季也属雨水较多季,雨后注意及时排水,夏季水蕨生长较旺盛,仍需保持充足养,施肥同春季管理。

秋季管理

秋季水蕨菜的生长速度变慢,水分要求日趋减少,施肥和浇水可适当减少次数,一般土壤湿润就不浇水,秋季不要过多地修剪老,因为老液在植株周围,有保温作用,

冬季管理

进入冬季时,在其部放一层稻草覆盖,有利于保水保温,稻草腐烂后又可肥土,在冬季水蕨生长极为缓慢,一般适当地修剪老或浇1~2次水和肥外几乎无其他管理。

采收事宜

每年农历2~5月是水院菜生长旺期,6~9月由于温高,生长缓慢,其产量不高。因此候条件和水蕨菜的生长情况适时采收,一般蕨菜长至20~25cm羽状小苞尚未展,即“抱拳”时采收为宜,采收后及时上市,以鲜菜式上市为最佳。

病虫害防治

水蕨菜属于野菜品种,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为了确保其天然和绿色无污染,一般不施用农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藏卵器

下一篇 颈卵器植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