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水黄连

水黄连 水黄连(拉丁文:Thalictrum smithii Boivin),是毛莨( làng)科唐松草植物称为马尾黄连珍珠莲,IUCN等级为NT。水黄连高达120厘米,有细纵槽,上部有长分枝,基生时枯萎,有稍长柄,为三回羽状复叶花序锥状,分枝细,近平展,花梗瘦果或稍两侧扁,中国产地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多生长于山地灌丛中,6-7月可治小儿高......
目录

形态特征

水黄连有纵棱。为2~3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纵沟,具膜质状鞘,愈向上叶柄愈短;小叶片线状长全缘或先端2~3裂,边缘反卷。花序生;苞片

苞片褐色,膜质;黄色萼片4;雄蕊10~20,花药线状长,具小箭头;雌蕊6~12。瘦果小,卵状,无柄,灰褐色,宿存柱头短,呈箭头状。期5~6月,果期6~8月。

紫草草本植物不成型,高约25公分,疏有分枝互生,,长0.5厘米至0.6厘米,宽1至2厘米。夏日梢抽穗状花序小型紫色白色喇叭。味苦超越黄连,并带鱼腥。利用洪水自然播种,我县酉水沿岸水滨产有少量。

生长环境

水黄连植物形态-箭头唐松草生于向阳斜坡、林缘、灌丛、草地、河边。

分布范围

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湖北、蒙古等地。

主要价值

药效

【来源】:为毛茛唐松草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pes Hara的,以全草入药。春末夏初采,洗净,晒干。

清热解毒,治妇科慢性疾病具有特效,亦可治痢疾、子宫颈癌等多种疾病。

性味归经】:苦,

功能及用法

【功能治】:清热,利尿。用于黄疸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水洗眼。

民族用药记载

《百草镜》:“水黄连,打箭炉出者,细长,少硬刺,较重于他连,以皮肉带青色者为佳。出小西天者,色黑有毛者佳,无毛光黄者次之。”

《本草纲拾遗》:“川中一种黄连,生于泽旁,周身有黄毛,如狗脊毛状,水黄连,颇细小。市人以之伪充真川连出售。” 水黄连入药,味苦、性。归大肠

四川中药志》记载:味苦、性无毒,有清湿热、解毒之功效,要治疗黄疸痢疾、哮喘、麻疹肺炎鼻疳眉赤、热疮

《本草纲拾遗》:“治鼻疳。”

《分类草药性》:“治五种黄疸,哮吼喘急,解热毒,涂疮。”该药在民间广泛使用。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记载:(1)治肺炎:箭头唐松草25 g(或15 g),葶苈子15 g,甘草10 g,水服;(2)治小儿麻疹肺炎:箭头唐松草蝉蜕旋覆花各7.5 g,水服;(3)治痢疾:箭头唐松草马齿各25 g,水服。

初步调查了在重庆三峡库区生长的拥有“水黄连称的植物13种,其中库区作为“水黄连”药用的有8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复伞形花序

下一篇 复伞房花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