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泄泻
病因
中医认为,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
1.恣食肥甘。恣,放纵,无拘束。恣食肥甘,不加拘束地多吃肥腻和甘甜的东西。
2.湿热内蕴,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或黄疸等证。
症状
饮食
单验方对各种肉类伤食,可嚼食山楂片、山楂糕;对鱼肉伤食,可选生姜10克,紫苏10克,水煎浓汁服;鸡蛋伤食,可选白醋1汤匙,加入米汤服,或豆豉10克煎汁频服;面食所伤,可取生姜3片,加入适量米酒中,加热服,或饮炖萝卜汁;腹胀、厌食甚者,可取陈皮5克、生姜3片,加适量红糖,沸水冲泡代茶饮;儿童伤食,可选山楂炭12克、青皮6克,煎汤,加红糖适量服。若腹部胀痛甚,可配合外治法:取紫苏60克,煎汤,用毛巾浸后拧干,热敷并用手顺时针推按腹部等。
预防
病程长者可选中药汤剂,基本方:焦山楂、神曲、茯苓各15克,莱菔子、半夏、陈皮、连翘各10克,鸡内金(研碎冲服)3克。伤肉食者,山楂用30克;伤面食者,加麦芽15克;腹胀疼甚者,加木香6克,青皮、枳实各10克。
治疗
单验方
对各种肉类伤食,可嚼食山楂片、山楂糕;对鱼肉伤食,可选生姜10克,紫苏10克,水煎浓汁服;鸡蛋伤食,可选白醋1汤匙,加入米汤服,或豆豉10克煎汁频服;面食所伤,可取生姜3片,加入适量米酒中,加热服,或饮炖萝卜汁;腹胀、厌食甚者,可取陈皮5克、生姜3片,加适量红糖,沸水冲泡代茶饮;儿童伤食,可选山楂炭12克、青皮6克,煎汤,加红糖适量服。若腹部胀痛甚,可配合外治法:取紫苏60克,煎汤,用毛巾浸后拧干,热敷并用手顺时针推按腹部等。
中成药
常用的有山楂丸,适用于伤食泄泻较轻,伴食欲不振,脘腹胀闷者;保和丸,适用于食积停滞、泄泻伴脘腹胀满,嗳腐酸臭,食欲不振者;木香槟榔丸,适用于伤食泄泻较重,伴脘腹胀痛者;枳实导滞丸,适用于伤食泄泻重,伴脘腹痞闷疼痛,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沉有力者。其他药物还有健胃消食片、楂曲平胃合剂、消积丸、六味安消胶囊等。
食泄泻属实证,不宜止泻或单纯止泻。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消食导滞,运脾祛湿,治疗初期或许反而加重泄泻,这正是中医的通因通用之法。
病程长者可选中药汤剂,基本方:焦山楂、神曲、茯苓各15克,莱菔子、半夏、陈皮、连翘各10克,鸡内金(研碎冲服)3克。伤肉食者,山楂用30克;伤面食者,加麦芽15克;腹胀疼甚者,加木香6克,青皮、枳实各10克。
检查
诊断鉴别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1994年泄泻诊断标准:
②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以上,甚至可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或清稀如水,或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亦可有腹胀等症。
③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