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沙冬青

沙冬青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 ex Kom.)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黄绿色,小偶为单叶叶柄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或三角状披针互生,苞片卵形花梗近无毛,萼钟,薄革质,阔三角花冠黄色花瓣均具长瓣柄,荚果扁平,线形种子,4-5月,5-6月结果。分布于中国蒙古、宁夏、甘肃......
目录

植物学史

沙冬青是1959年郑斯绪沙冬青互生、托叶叶柄合生的特点而将沙冬青从黄本属分离出来的新属。沙冬青分布的起源与演化要有2种观点:一种是据李沛琼对坡塔里族在弧洲分布的3个属相似性的研究,刘红等推断坡塔里族是在移、使古地中海变成陆地的过程中从南半球逐渐扩展到亚洲中部,而沙冬青属恰是坡塔里族在后期适应不同生境而演化出来的3个物种之一;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沙冬青是中亚荒漠特有成分,是亚热带常绿阔林南退后,留在中亚适应旱化环境的一个残遗种群。

形体特征

常绿灌木,高1.5-2米,粗壮;树皮黄绿色,木材褐色多叉状分枝,具沟棱,幼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渐稀疏。3小,偶为单叶叶柄长5-15毫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或三角状披针,贴生叶柄,被银白色绒毛;小或阔披针,长2-3.5厘米,宽6-20毫米,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全缘侧脉几不明显。

总状花序端,互生,8-12朵密集;苞片卵形,长5-6毫米,密被短柔毛,落;花梗长约1厘米,近无毛,中部有2枚苞片;萼钟,薄革质,长5-7毫米,萼齿5,阔三角,上2齿合生为一较大的齿花冠黄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翼瓣龙骨瓣短,长,长1.7厘米,其中瓣柄长5毫米,龙骨瓣分离,基部有长2毫米的;子房具柄,线形,无毛。

荚果扁平,线形,长5-8厘米,宽15-20毫米,无毛,先端锐尖,基部具果颈,果颈长8-10毫米;有种子2-5粒。种子,径约6毫米。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沙冬青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密实的表皮毛,气孔下陷,抗旱性、抗热性强,耐、耐盐、耐贫瘠,保水性强,在极度缺水的状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常与柠条、霸王、沙蒿组成共建的群系,群系多呈小状分布。其伴生植物锦鸡儿、柠条猫头刺,根瘤菌具有抗逆性,与沙冬青表现出相似性,这表明生态环境对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体有重要的影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蒙古、宁夏、甘肃。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为良好的固沙植物。蒙古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蒙古阿拉善。

繁殖方法

容器育苗

沙冬青采用容器育苗繁殖,首先要采好种子,要选择在适的时间取种,并应选择10-11年生的母树采种,种子要粒大饱满,这样才能保率,且种子吸水力较强,能够快速发,适于栽植。选好的种子要先过催处理,用水浸泡,大约要2-3天时间,每天换水2次,这期间也要再次细选种,之后进消毒、催。催处理要保较高的湿度与通气条件,并不时的翻动种子,防止发霉腐烂,也能够使种子整齐。温度保持在20-25℃的状态下,5天左右种子即可白约65%,此时就可进播种。容器育苗比其它育苗式更加优越,培育出的幼苗出苗整齐、均匀,而且减少了移植过程中对部的损害和破坏,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特加强水、肥的管理,控制好水量,增加面喷肥。

直播繁殖

沙冬青通常采用雨季直播造林,播种前要对种子浸泡,以50℃-60℃的温水浸泡24小时为宜,采用上述法消毒。造林前要深整地,蓄水保墒,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可在春季直播,一般多在8-9月份雨季抢播。条播造林时,每米播种沟以30-40粒种子为宜;播造林时,每以6-10粒种子为宣;覆土厚度2厘米。播种后用草、锯末等进覆盖,以利于土壤湿润、减少发。人工造林要放大株,依据天然沙冬青“单株成丛、小状分布”的生物特性,株以4米×4米、5米×5米、6米×6米、7米×7米为宜,以满足沙冬青成龄后对水分、养分、光照条件的需求。

栽培技术

松土、除草、施肥、浇灌是幼林抚育的要管理措施。松土可有效地减少土壤及幼苗的水分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透性和吸水性,土壤会提高接纳降水的能力,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除草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消除杂草根系,为幼苗提供更多的养和阳光,消除争水、争肥的生长威胁。松土和除草的次数要据林木生长的快慢而定,努力增加林木养面积,提高保土、保水效果。幼林抚育还要特注重施肥和灌水的管理,据多年的验和实际数据明,适当而充足的施肥或灌水,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速度,降低树木死亡率。

主要价值

沙冬青能够抗沙,生长茂密、碧绿,由于沙冬青是北惟一的常绿灌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更是人烟稀少的荒漠和难以管护的荒山秃岭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

沙冬青作为蒙药之一,其水服用可以治疗肺病咳嗽咳痰腹痛入药,能祛、活、止痛,外用冻疮、慢性湿关节炎等。其和嫩含有多种生物碱,性温有毒,牲畜少有啃食,可作为杀虫种子富含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7.6%,在食品、化工、医疗保健面有很大的潜力。

沙冬青还可作为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通过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地带的护路树种和隔离带树种。同时,沙冬青也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或绿篱,一年四季长青,便于修剪。

保护状况

物种现状

沙冬青的天然分布区要在中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该区域大干旱,自然条件严酷。沙冬青繁殖要是种子繁殖其它繁殖式难以成活,而种子萌发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因此在水分匮乏的分布区沙冬青天然更新能力差;而沙冬青繁殖材料种子,成熟前后易受到虫害和鸟害的影响,真正落入土中的完好种子不到5%,造成沙冬青天然更新植株极其匮乏。由于砍伐破坏,已濒临绝种。

保护价值

沙冬青是中国重点保护的第一批珍稀濒危物种,为古第三纪孑遗种、亚洲中部特有物种,也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惟一的超旱生常绿阔灌木树种。沙冬青不仅是鉴定古地质年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活化石,还可为古候变化和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科意义。

保护措施

应在分布较集中的地区⑴建立自然保护区;⑵人工促进天然群落恢复;⑶扩大栽培区域的实践及繁殖与培育技术的研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单性结实

下一篇 无子果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