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SARS的胃肠道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国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在发病的第2~3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泻每天10次以,持续3~8天。大便多呈黄色稀水样。不伴腹痛。由于传......
目录

疾病别名

SARS的消化道传染;SARS的肠道传染;SARS的消化道感染

疾病概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征(severe acutere spiratory syndrome SARS)国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传染性强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曾在世界范围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WHO2003年9月26日终统计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现第1例原因不明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止到2003年7月31日全球共确诊SARS患者8098人死亡774人。与一般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所导致的肺炎不同,该病起病急、病变发展迅速,容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传染性极强。由于病人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全身酸痛呼吸困难症状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前仍然无特效的治疗法。

SARS虽然以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要特征,但是无论在中国地港台地区还是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前的相研究不多,但是已有明显的据表明,SARS-CoV可以起肠道感染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一个独立因素。重视SARS肠道感染的防治,无疑有利于提高SARS的诊治水平。

症状体征

报道了40例危重SARS患者中的8例出现腹泻。8人均为老年患者,入院时均有发热,初期发热超过39℃,这8例患者在发病的第2~3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泻每天10次以,持续3~8天。大便多呈黄色稀水样。不伴腹痛

北京地区收治的305例SARS病例中伴有消化道症状及急性消化道出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表明42例SARS患者中伴有腹痛者17例,腹泻者29例,同时伴腹痛腹泻者7例,发生消化道出者4例。所有腹痛腹泻患者的症状均较轻微,持续时间一般为1~2天。在2004年的一个回顾性分析中,香港玛丽女王医院的Cheng等报道48.6%的SARS患者(69/142)在初期症状出现后(7.6±2.6)天出现腹泻,在(8.8±2.4)天达到高峰。腹泻次数3~24次/d,平均5次/d。但是过统计后认为,腹泻与病死率是无的。

香港中文大威尔士亲王医院Leung等统计了入院的138例SARS患者,水样腹泻是最常见的肠道症状,28例患者的水样腹泻多出现于第1周,3周病程中53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8例患者有发热腹泻而没有呼吸道症状。大便一般不含及黏液,多数腹痛轻微。在病程第1周腹泻更为频繁,持续平均时间(3.7±2.7)天。大多数的症状是自限的。

疾病病因

SARS-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有包膜病毒,直径多为6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长约20nm或更长,基底窄,似王冠,与典冠状病毒相似。病毒的态发生过程较长而复杂,成熟病毒呈,成熟的和未成熟的病毒体在大小和态上都有很大差异,可以出现很多古怪的态,如、鼓槌、马蹄、铃铛等,很容易与细胞器混淆。在大小上,病毒颗粒从始的400nm减小到成熟后期的60~120nm。在患者尸体解剖标本中也可见到态多样的病毒颗粒。

病理生理

观察到肠道上皮细胞可被SARS-CoV侵染。有人认为SARS病人腹泻要原因是早期以发热的病毒血症及继之部炎性渗出、实变造成换障碍的低氧血症,使肠道发生非特异性损害。鉴于前的免疫发病机说,尚不能排除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免疫机制发对肠道的损伤。明确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肠道、壁各层结构完整,小肠结肠各段黏膜下淋巴组织减少,淋巴细胞稀疏,间质水肿。部分病例可见表浅的糜烂或溃疡镜下结肠黏膜及回肠末段未见异常,尸检标本在显微镜下亦见正常的组织结构,无微绒毛萎缩、炎症、细菌感染、病毒包涵体或者肿。此外,除部分自溶变化外,大体眼观及光镜没有异常。结肠黏膜及回肠末段在电镜观察到的病毒颗粒(60~90nm)与SARS-CoV,病毒局限于上皮细胞。细胞病毒颗粒可能包含在扩张的质网中。微绒毛的表面可见病毒颗粒聚集。可能提示病毒自肠细胞表面离。仍然没有据显示绒毛萎缩。

诊断检查

诊断:在确诊SARS诊断的基础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泻每天10次以,持续3~8天。大便多呈黄色稀水样。不伴腹痛。即可确诊SARS的肠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多为黄色稀水样,镜检有少许白细胞(1~6个/HP),伴发消化道出可见较多红细胞。部分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粪便中RT-PCR可以检出病毒。

2.常规病程初期到中期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则常见减少,部分病例亦减少。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T细胞均显著减少。疾病后期多能恢复正常。

其他助检查:SARS影像检查绝大部分患者在起病早期即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多呈斑状或网状改变。起病初期常呈单灶病变,短期病灶迅速增多,常累及双或单。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状阴影。双周边区域累及较为常见,而胸腔积液空洞成以及淋巴结增大等表现则较少见。对于胸无病变而临床又怀疑为本病的患者,1~2天要复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以玻璃样改变最多见。部阴影吸收、消较慢;阴影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有时可不一致。

治疗方案

治疗中重点应针对SARS要的症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阿奇霉素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腹泻的治疗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滥用抗生素腹泻的及时控制好转对病情的整体恢复是重要的环。在SARS病例的中晚期,特是接受超常规激素治疗者,消化道出者亦屡见报道。针对肠系统并症,我们的处理体会是:有腹泻者以肠黏膜保护(双八面体石等)服能有效控制症状,且无副作用;大激素使用者,常规服制酸药预防消化道出,效果满意。患者的粪便应严格进消毒处理。

并发症

腹泻的SARS患者的全身及呼吸道症状并无特殊,可能由于患者的及时收治,腹泻导致的并发症尚不多见。

预后及预防

预后: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性治疗后缓解或痊愈。肠道感染症状也随之消失。

预防:重点在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

现有资料表明,SARS患者是最要的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ARDS时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尚未发现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据。

尽管前对于SARS的流特征尚未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其传播途径以近沫传播为,同时可以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眼传播。近离呼吸道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沫,是SARS传播的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前尚不能排除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尚无液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据。

一般认为人群对SARS普遍易感,儿童感染率较低。2003年4月15日,香港机构报道了陶大园居民区暴发的32l例SARS病例,有腹泻表现者占66%;据报道,SARS患者腹泻的发病率在各地区各国有明显的差异,北京24.5%~73.9%,广州7.8%~24.2%,香港38.4%~53%,台湾50%,加拿大多伦多地区24%。这种差异可能是各地对诊断标准不同造成,是否与病毒的变异有尚不明确。现有的统计还不能说明各年龄组SARS腹泻发生率的统计差。国数据显示高龄死亡组似有较高的腹泻发生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自花传粉

下一篇 沙叶铁线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