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

食管张及其破裂出高压症要临床表现之一,并为上消化道出的常见病因硬化病例中,12%~85%有食管张;高压症患者发生肠道出时,由张静破裂而起者约50%(41%~80%),其余病例由黏膜糜烂、炎症或溃疡起。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硬化脑病胃病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目录

疾病常识

疾病介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硬化脑病胃病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外科 科 消化

治疗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周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蹄鞘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致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食管张为门静高压症的要临床表现,而高压症要是由硬化起,亦是硬化病理生理变化之一,高压症的直接后果是门静与体环之间的侧支环的建立与放,在门-体侧支环中最具临床意义的是食管张,由于该处张静容易受到门压升高的影响;胸腔负压作用使静回流流增多;酸性反流物侵蚀食管黏膜;以及粗硬食物或饮所致损伤等因素而容易发生破裂出,而成为硬化高压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另外两大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急性黏膜病变,亦在一定程度上与门静压力升高有,研究表明:门静压低于2.65kPa(27cmH2O)或压力梯度小于1.6kPa(16cmH2O)时很少发生出,因此,治疗高压症的的就是,降低门压以控制和预防食管张患者首次出与再出

(二)发病机

压力升高后,成很多侧支环,特食管底部多见,也可发生在的其他部位和肠道,张静中的压力直接受门压的影响,当门压力突然升高时,张的静就可破裂,因而在用力或呕吐之后往往破裂出,门压力持续升高,张静中的压力不断增加,管壁变薄,管半径增大,成为破裂的基本条件,一般认为,门压力梯度(门压减去下腔静压)低于11~12mmHg(1.466~1.6kPa)者不会破裂出张静周围的组织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张到一定程度,如其周围有坚强的组织支持,则不至于破裂,但支持组织黏膜面可因炎症,糜烂等局部因素所损伤,使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而易于破裂。

张静壁的张力受若干因素相互作用的调照Laplace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张静壁张力=(P1-P2)×r/w

式中P1为张静压力,P2为食管腔中的压力,r为张静的半径,w为张静壁的厚度,可见,大的张静张静升高的压力,促使张静壁的张力增加,张的程度。

张到Ⅳ°时,则其壁薄,镜下可见樱桃红点,即使张静压力不很高,但出的危险性仍很大,如果组织支持不强或吸食管为负压,则更增加出的危险性,因此,当张静张力增加到高度危险的程度时,任何增加门压力的因素,或周围支持组织有任何缺陷,都会促使张静破裂出,实际上,上述这些变化都有一定发展过程,因而与病程有硬化确诊之后3~4年约有1/4的病例发生呕血和(或)黑便。

硬化疾病和外因素起的高压,同样发生食管张破裂出食管张越明显,出的危险性越大,再出率也高。

最近,组织研究发现,食管张的标本中,上皮下有许多扩张的管道,电镜下观察这种管道以一种不典型的皮细胞为界限,对Ⅷ因子相抗原染色阳性,而且,这些管道与镜检查时所见到的樱桃红点一致,认为这些管道对张静发生破裂出有重要意义。

张一般都较粗大,部位较深,发生破裂出者较少,但一旦破裂出,则失量很大。

疾病预防

1.积极有效地治疗病,预防硬化而导致的高压起的食管张及其破裂出键。

2.治疗黏膜糜烂,炎症或溃疡,预防出现食管张。

并发症状

硬化脑病胃病

硬化患者牙龈,皮下及黏膜出是常见的症状,如果肠道明显出(呕血与黑便),其要出来源为张静破裂和高压性胃病张静要为食管张,也可在的其他部位或肠道任何部位,大量迅速失可立即出现流动力改变,容量迅速减少,回心血量也减少,量减少,压下降,压缩小,率加快,体器官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导致功能和态上的损伤,病情更加复杂。

大量失使流量减少,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淡漠或意识丧失,当流量减少到50%时,这些现象就很明显,随后也可出现脑病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肝掌 乏力 烦躁不安 腹水 食欲减退 腹泻 黑便 水肿 消瘦

高压症患者往往有3面的临床表现:

1.原发病的表现:高压症90%为硬化起,而硬化患者常有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消瘦,10%~20%患者有腹泻,可见皮肤晦暗乃至黝黑或轻度黄疸,皮下或黏膜出点,蜘蛛肝掌脾大分泌紊乱表现,如性功能低下,月经不调(闭经或过多等)和男性乳房发育等。

2.高压症表现:有腹水水肿张和张以及脾大

3.出及其继发影响:硬化患者牙龈,皮下及黏膜出是常见的症状

如果肠道明显出(呕血与黑便),其要出来源为张静破裂和高压性胃病张静要为食管张,也可在的其他部位或肠道任何部位,大量迅速失可立即出现流动力改变,容量迅速减少,回心血量也减少,量减少,压下降,压缩小,率加快,体器官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导致功能和态上的损伤,病情更加复杂,失后,通过自身调作用,首先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使容量管收缩,环并不立即发生明显的流动力变化;如继续出,阻力管收缩,则见外周皮肤温度下降,但交感神经兴奋对脏(等)管的收缩作用不明显,这就使容量能较多地供应生命器官,当这种代偿作用不能使管床适应容量减少时,室充盈压降低,量减少,中压下降,率加速,各器官组织液灌注不足。

随之发生代谢障碍,酸性代谢产物积聚,阻力管不能维持其高度张力,对上腺素能性刺激不再发生反应,使毛细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漏出,进一步流动力变化,导致严重组织损伤,因而有率失常,衰及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黄疸水肿腹水增加及征,患者烦躁不安,淡漠或意识丧失,可能为大量失使流量减少所致,当流量减至50%时,这些现象就很明显,随后也可出现脑病

患者,握拳后伸展手掌时,掌上皱纹苍白,提示容量损失50%,如果患者在平卧时出现休克,则损失容量约50%;如只在立位出现休克,则失量约20%~30%,如将患者头部抬高75°,3min后压下降20~30mmHg,或者检查患者在仰卧位时的压与率,和直立位时检查结果比较,直立位的压降低10mmHg,率增加20次/min,则失量超过1000ml,因此,据临床症状可以估计大致的失量。

大量失后,蜘蛛肝掌可暂时消失,也可缩小,容量补充之后,环功能恢复后又可复原。

疾病检查

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但多数为轻度贫血,白细胞减少,功能亢进者细胞减少,但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增生活跃,患者常有功能异常,清白蛋白减少,清球蛋白增加,常出现白/球蛋白倒置,转氨酶轻度升高,酶原时间延长,大出后,白细胞暂时升高,止后即恢复原有水平,6~24h(甚至72h)液才被稀释,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细胞比容始下降,液中尿素氮升高,氨增加,故出后容易诱发昏迷

1.纤维镜检查:

为最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法,出停止后检查虽然安全,但看不到活动的出病灶;而正在出时检查,则涌出的液往往掩盖病灶,很难看清楚,Classen等总结美,英,德,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研究资料,认为早期镜检查85%~97%病例可明确诊断,国者积累的验认为,除休克患者,严重疾病患者和极度衰竭的患者外,一般都能安全的接受镜检查,张在出48h镜检查以判断出病灶的部位和性质。

正常情况下,镜观察到食管下端以贲门为中,直径小于0.1cm的黏膜下管,呈放射状分布,管匀称不乱,高压症时,黏膜下管增粗,呈珠状或蚯蚓状隆起,食管下端近贲门部张的静呈环状隆起,隆起的张静如见到约0.2cm大小的样隆起,预示即将出,此外张已达食管中段,有2条以上的张静,隆起的张静食管腔中突出,且在充后不能使之展平,张静表面的黏膜充,有樱桃红点等,均预兆即将出,观察底静时,可将头侧垫高15°~20°,并活检孔插入冲洗管,冲洗干净,以便于观察,张的程度虽然比食管张更重,但部位较深,覆盖的黏膜变化不明显,镜检查容易漏诊,有时大的张静可误诊为肿,不大者又不易与黏膜皱襞区,故对张的诊断,镜不如X线;对食管张的检查,则镜优于X线,Okuda等曾比较了镜和X线对张的检查效果,46例X线发现的张病例,镜检查能正确诊断者仅80%,我们发现有些患者X线检查食管正常,镜检查都发现食管张。

压力升高后,很多侧支成,张常发生在食管底,也可伴有其他部位,或单独发生在其他部位,如体,窦,幽门及肠道,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在消化道以外的部位,如腹膜胆囊总管,阴道以及膀胱,称为异位张,Lebrec等认为,硬化患者发生异位张者约1%~3%,高压症患者则高得多,可达20%~30%,特是曾作部或盆腔手术者发生率明显增多,这些异位张一旦破裂出,往往不易查明出来源和病灶性质,但同样危及患者生命,肠道张发生在结肠者,以以下的结肠多见,结肠镜检查可以查明病灶以及是否出,发生于小肠者很少,有时要在手术中用小肠镜检查或用其他法检查可发现。

2.管造影与选择性管造影:

如果镜检查失败,或因病情不能做镜检查时,应考虑管造影,本法几乎完全取代了-门造影,可检查到的最小出速度为0.5ml/min,超过这个出速度,则可在一系列X线上见到对比溢出管的现象,并据此决定出的部位,还可见到异常的动脉,可获得于门静肠系膜上静放的基本情况,对食管张破裂出的患者,虽然造影到达静系统时已有稀释,但仍可见到造影张静脉溢出的现象,尤适用于小肠出,效果优于其他法,如果出太多太快,尽管输仍难维持其环状态的稳定,就没有可能进造影,此外,造影为高渗性的,可起高渗性利尿,对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慎重。

3.门静造影:

前,门静造影法有多种,都可显示门系统及其侧支的情况,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可显示门静扩张,延长,迂,大量侧支管充盈,迂,有的像中之树,外门或其分支阻塞时,可见阻塞部位狭窄或中断,侧支管走向横,胸壁或壁,阻塞部位附近渐渐因侧支环而显示海绵状变化,分支都不清楚。

安全而可靠的法是脐-门静造影,脐静插管至门静左支,门静显示的范围决定于导管端的位置和注射造影的压力,高压时,加力注射可使门倒流,因而可获得门系统的影像,实侧支环的情况。

造影和逆向门静造影,或肘前正中静插管,通过腔静进入,注入造影观察及其分支的情况,再将导管推进至嵌入位置,注入造影使门静分支成像,故称为“嵌入造影”或“逆向门静造影”,对硬化的诊断很有价值,可了解门系统的异常。

门静造影,对门静和门-体侧支环显示良好,但操作技术较为复杂,安全性比其他法低,手术术中或腔镜下向网膜穿刺造影,虽然效果好,但患者未必能耐受。

动脉减影门静间接造影,将导管送至动脉肠系膜动脉,注入造影后使门系统成像,要观察门静及其分支的态变化,有无阻塞,侧支成情况以及向等,对病变的分期,治疗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均非常重要。

4.X线检查胸:

部X线平仅可见轮廓大小,左椎旁阴影增大,可能是动脉椎之间因半奇静扩张与胸膜反折向外转位起,食管旁侧支环明显扩大时,胸部平上可出现类似纵隔块物阴影,如作纵隔X线断层摄影,可揭示奇静扩大,食管钡餐检查时,应备稀与浓两种钡,在透视下吞服,观察食管活动和充盈情况,并改变体位,从不同角度观察黏膜态,然后在吸之末摄食管,正常食管黏膜影像呈细长线条样排列,张静表现为充盈缺损,多见于食管下1/3,也可延伸到整个食管,并常伴有张,像蠕虫样越过贲门达底部,有的患者仅累及食管未受影响,反之,没有食管张而单独发生张者很少见,一般而言,食管张X线钡餐检查容易发现,张不明显时,则需用镜检查才能发现,对张则X线检查优于镜,特钡双重造影,对张发现率可达80%以上,对张静所显示的充盈缺损应与黏膜皱襞区钡双重造影后前位摄显示特清楚,张有时呈分状,类似癌肿,利用门静造影可有效地鉴,Samuel曾张的X线征象归纳为4点:

(1)厚而迂的褶叠如息肉样,位于大弯侧并延伸到贲门部。

(2)黏膜态变化出现区。

(3)同时有食管张。

(4)有肿大的脾脏

食管的侧支环同样受到门压力升高的影响,而食管受胸腔负压的作用较大,可能为食管张比张多见的原因,当然,X线钡餐即使发现张,并不能说明是否破裂出

小肠X线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小肠异位张出的病例,可先用Miller-Abbott管送入小肠,定时吸取肠液,在有性肠液吸出的部位,作局部钡造影,有助诊断,但是,急性大量出的患者不宜作小肠造影,应以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为宜。

X线钡灌肠检查对结肠病变出的诊断很有价值,特是低张钡造影,可清晰地显示结肠黏膜微细变化。

5.放射性核素扫描对于少量出者,出速度为0.1ml/min时,适宜核素扫描,用99mTc标记患者的红细胞静注射,99mTc在液中的半衰期约3min,大部分迅速被网状皮系统清除,标记的红细胞在出部位溢出,成浓染区,由此判断出部位,这种法监测时间长,但可出现假阳性和定位错误,必须结其他检查综分析可确定诊断。

疾病诊断

诊断

及时收集详细病史,对呕血和黑便的诊断非常重要,可是,急性大量失的患者往往迅速进入休克状态,难以详细诉说病史,护送人员提供的病史资料可能不全,也未必可靠,只能先做紧急处理,严密观察,掌握时机进必要的检查,待病情比较稳定时,再详细询问病史,安排进一步检查。

患者曾患炎,特功能或转氨酶反复异常者;长期携带炎病毒特是乙型,丙型炎病毒者;曾接受输液制品;有胆石症或系慢性感染史;有吸虫病史或吸虫疫水接触史;长期嗜;长期用药或接触毒物;外伤或手术史等,应首先考虑食管张破裂出可能。

诊断

消化道出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十二指肠腺,道的出空肠术后上段空肠的出也属该范围,上消化道出是最常见的肠急症,病死率高。

治疗方案

疾病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外科 外科 科 消化

治疗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周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蹄鞘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一)治疗

1.基本治疗:食管张本身表明高压的存在,而90%的高压都是由硬化起,因而治疗的重点应针对病。

(1)休息:应有足够的时间卧床休息,使患者减少体力消耗,改善肝脏环,有利于组织再生。应据病情轻重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病轻者可从事一般工作,避免繁重的体力或力劳动,病重者必须完全卧床。

(2)饮食:要求热量充足、高蛋白质、高糖、低脂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一般成年人每天总热量每公斤体重35~40kCal。蛋白质需要量稍高于常人,每天1.5~2g/kg体重供给。但要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减,有脑病前兆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如蛋白质摄入量每天少于30g则阻碍细胞再生,因此在减少或暂停蛋白饮食期间,应当静输入白蛋白(清蛋白)、浆或新鲜全病患者对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耐受程度不一,对乳和蛋白的耐受性比肉类蛋白好,进食后产氨较少。植物蛋白中含甲硫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及硫醇都比较少,可改变肠道菌群,使之产氨降低。糖类是体代谢过程中提供能量的最重要来源,也是成糖蛋白、制备抗体、酶类和细胞构成的重要成分,保持细胞糖原的含量有利于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故硬化患者需要充足的糖类,但亦不可过多,以免造成脂肪堆积,甚至脂肪,食物中脂肪一般维持30~50g/d。硬化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A、B1、B2、C和E等,应予补充。此外,锌、锰、硒等元素均应适当供应。硬化患者的饮食应当少渣细软而容易消化,避免粗糙坚硬,类饮料。

(3)增强免疫力:可选用人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胸腺肽)、猪苓多糖或香菇多糖等。

(4)保护肝脏前保药物品种繁多,效果并不确切。通常应用维生素B族、C、E及叶酸等,以及肌苷葡醛酯(泰乐)、辅酶A和泛癸利酮(辅酶Q10)等。为减轻纤维化可用秋水仙碱1mg/d,每周用5天,坚持5~10年,能改善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也有用马洛替酯(malotilate)获得改善者。中药黄芪当归柴胡丹参赤芍冬虫夏草等均有一定效果。但必须注意长期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一切使肝脏受损的因素。

2.病因治疗:高压症患者,如属外因素起,只要不是致死性原发病,如癌肿压迫或癌栓阻塞门静,则可望外科医师积极协作而获痊愈,或将病死率降到最低。如为因素起,少数患者可以消除病因,如吸虫病可用吡喹酮、硝硫氰胺等药治疗,酗起者应当戒,而大多数高压的原因为炎病毒相硬化,临床难以消除,一般可选用α-干扰素、阿糖腺苷、单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胞和利巴韦林(病毒唑)等,均可与免疫调药同用。

3.降低门压:高压的发生要决定于门流量和管阻力,两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类可使小动脉收缩;VIP、高糖素(糖素)和促液素(泌素)可使管扩张;酸性代谢物可使窦前管括约松弛,阻力下降;糖升高可直接降低管阻力。肝脏本身尚有自性的调动脉流增加时,门阻力增加而流量减少;门流量增加时,动脉流量则减少。因而门系统有很大的适应能力。

高压的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调管的收缩与扩张,或使食管下端括约收缩,以改变流量和管阻力,达到降低门压的的。Bosch曾提出,用于治疗高压症的理想药物应当对每个患者都有效,没有和不良反应,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或特的医疗监护,服吸收良好,可长期应用,不代谢,不道排泄。可惜,现在还难以获得这样的药物。

(1) 加压素(管加压素):临床上已沿用30余年。要是使肠系膜动脉和其他管收缩,汇入门静流量减少,从而降低门压。张静破裂出时,多采用静滴注,量一般为0.2U/min,维持量为0.1U/min。动脉或静给药的效果相似,止效果约44%~71%。对照研究表明,29例患者用药后24h需要手术者3例,而31例用安慰治疗的患者中,10例需手术治疗。管加压素的不良反应要是对体管的强烈收缩作用,可使压升高,甚至发生;由于冠状动脉收缩,心脏后负荷增加,使,可出现律失常乃至梗死。管加压素可激活纤溶系统,阻碍止,并有抗利尿作用。不能服,但注射止率达91.3%。

三甘氨酰赖氨酸管加压素系人工成,在体酶裂解,缓慢释出赖氨酸管加压素,其生物半衰期较长,全身性作用较小,对心脏无严重不良反应,不激活纤溶系统,可大量输入,止效果好。一般以2mg静注射,每4~6小时1次。或始用2mg,继之1mg,每4小时1次,32h量10mg,可使门压降低。

八肽加压素和糖加压素亦为管加压素的衍生物,可供选用。

(2)生长抑素及其同类物:生长抑素能抑制生长激素和大多数激素分泌,减少流。和其他一些器官代谢,浆半衰期2~4min。硬化患者以2.5~7.5mg/min静输入,可使动脉流量进性减少,但再加大量,这种效果并不增加。静注0.5~1mg/kg之后,由于肠系膜动脉收缩,门压明显降低。生长抑素减少奇静流的作用比管加压素强,而且这种作用比降低门压的作用持久。Kravetz等和张达荣等研究表明,对控制食管张出的效果,生长抑素及其同类物与管加压素相似,而生长抑素及其同类物发生不良反应则比管加压素少得多。

最近的研究表明,肽(Octreotide)或肽(善得定)可使管收缩,减少门流量25%~35%,降低门压12.5%~16.7%。用法为:先以100μg,继之25μg/h静滴24~48h,必要时可适当加量。对食管张出的止率为70%~87%,对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的止率为87%~100%。少数病例用药后出现肠反应,如恶心腹痛和大便次数增多。

(3)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得安)服后可使量减少,管收缩,门流量减少,门压降低。研究表明,普萘洛尔量使率和量减少25%时,门流量可减少34%,门压可下降25%~35%,奇静流量减少32%。虽然门流量减少、压力下降,但由于动脉流量相对增加,故流入肝脏流量相对恒定。Garcia-Tsao等和Groszmann对硬化高压症患者的研究认为,尽管加大普萘洛尔量,还有20%的患者门压并不降低,可能与门阻力增加有。Ferrari等认为,如果患者能耐受普萘洛尔,则可预防代偿期硬化患者第1次张静。Lebrec等的研究表明,以减少率25%为度的量,普萘洛尔可防止Child-Pugh A级患者发生食管张静再出。Grace等和Pagliaro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均表明,β-阻滞药可有效的降低门压和张静压力,减少张静流。

压力梯度低于12mmHg时,张静不致出,从而减少了致死性出,降低病死率。长期应用β-阻滞药并不增加功能衰竭的死亡率,对食管张高度出危险的患者,预防出的效果也显著,对有中度、重度张或有红色征的患者,均为应用β-阻滞药的适应,但不宜用于晚期硬化率少于60次/min的患者。还必须注意,不宜突然停药,以免门压反跳。

普萘洛尔量为20~30mg,2~3次/d,以后可增大量至80~100mg,2~3次/d。本药服吸收良好,可长期服用,治疗时间持续0.5~2年。本药肝脏代谢,应监测功能。有力衰竭、气管哮喘及不稳定性糖尿病患者用。

羟氢得安为非选择性β-阻滞药,作用与普萘洛尔相似,在体不被代谢而以原排出,始用40~80mg/d,维持量80~240mg/d。阿替洛尔(氨酰安)和甲氧L服吸收均良好,不肝脏代谢,不起β2受体阻滞,可供选择应用。

(4)硝酸甘油:对硬化肝脏纤维隔和窦状隙周围的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有抑制作用,减少门流的阻力。通常以0.4mg下含服,因其半衰期短,须15~30min 1次以维持其作用。2%硝酸甘油可不间断地皮肤吸收,作用时间延长。硝酸异山梨酯(二硝基异山梨醇)则为一长效管扩张药,Mills等张与哌唑嗪(α-受体阻滞药)联应用,服3周和8周后门压力梯度减少17%,而量无明显减少,但可出现直立性压。有用1%硝酸甘油1ml(10mg)加入400ml生理盐水中,以15~20滴/min的速度缓慢静滴入,可使硬化压降低24.7%,对高压可降低27.3%。

(5)钙通道阻滞药:这类药可使成纤维细胞松弛,减少流阻力,降低门压,提高清蛋白弥进入间隙的能力,改善肝脏环,增养。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地尔硫卓(硫氮革酮)、桂利嗪(益嗪)和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等属这类药,其中粉防己碱还有抑制纤维化的作用。

(6)5-羟色胺受体阻滞药:硬化时,全身环对5-羟色胺敏感,可增加门静管阻力。酮色林(ketanserin)能扩张门管床,降低门压。临床研究中,Hadongue等给11例硬化患者静注10mg ketansein,注射前后分测定全身和流动力,发现动脉压平均降低11.9%,用药5min时这种作用最大,并与硬化严重性相,而心脏指数和全身管阻力不变,楔入压平均减低13.7%,压力梯度平均降低22.5%,奇静流平均减少26.7%。这些现象与动脉压减低不相肝血流不变。

(7)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以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为例。能抑制管紧张素转变为活性式,使管扩张阻力降低,门压下降。常用量为25mg,3次/d,服。虽然卡托普利可降低动脉压,但用于压正常的人却很少见到压不断下降的情况。前已有第二代、第三代ACEI应用于临床。

(8)联用药:由于管加压素的不良反应,可联应用管扩张药,而使门和窦状隙扩张,以降低阻力。硝酸甘油为一有力的静扩张并轻度扩张动脉,可逆转管加压素起的不良反应,并降低管加压素所致的门阻力增加,从而加强其降低门压的作用。联用药时,硝酸甘油的用量以维持收缩压不低于90mmHg为宜。故管加压素与硝酸甘油应用为治疗急性张静的首选疗法。也可选用其他管扩张药与管收缩药联应用。

最近李军谦等报道,双侧动脉插入3导管,分将头端插入固有动脉肠系膜动脉肠系膜动脉,分输入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垂体后素。结果,32例张静病例中,8h者22例,24h者9例,无效1例,其效果显著优于31例肠系膜动脉输入垂体后素者和24例滴入酚妥拉明垂体后素者,应用舒张与收缩管药3管介入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但要求有特殊的设备条件和插管技术,不易推广。

(9)增加食管下端括约压力的药物:管加压素对张静的止效果,部分可能与食管平滑收缩,压迫张静。Lunderquist等用管造影明,有些药物能选择性的增加食管下端括约压力,使食管肉收缩,减少汇入张静流量。Mastai等研究33例硬化高压病例发现,甲氧氯普胺(灭吐灵)和多潘立酮(吗丁啉)起奇静流分减少11.5%和15.6%,而用安慰的对照组无变化。认为两药使奇静流减少乃是对食管下端括约的选择性作用所致。

4.止:常用止维生素K、卡巴克(安)、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芳酸)、酶、云南白药、生大黄粉等。为纠正凝机制障碍可选用冻干酶原复物200~400U静点滴,1~2次/d,止后减量连用2~3天。或者用酶(立止,reptilase),此药是从巴西蝮蛇的毒液中提取出来的凝酵素,具有凝激酶和酶的作用,只在管破损处局部发挥作用,而不发生。出患者可静各注射1ku,重症病例6h后再注射1ku,以后每天注射1ku,连用2~3天,止率80%以上。

5.输:失量大的患者,则急需补充容量。最好输全,输的量与速度取决于失的量与速度。简便的估计法是倾斜试验。如倾斜(上半身抬高)3min后率增加30次/min者,需输500ml左右;坐起时出现休克者需输1000ml;如平卧位出现休克,则需输2000ml左右。输速度可以收缩压为指征。收缩压为90mmHg时,1h应输500ml;压降至80mmHg时,则1h应输1000ml;如收缩压降至60mmHg,则1h应输1500ml。当然,这种估计法并不准确,还要看患者输环状态是否转而稳定。如收缩压上升,压达30mmHg,率减缓而有力,渴消除,不再烦躁,肢体温暖,尿量增多,提示容量恢复。休克指数(率/收缩压)反映容量丢失及恢复情况。休克指数为1表示容量丢失20%~30%,大于1则丢失容量30%~50%;输后指数下降到0.5则提示容量已恢复。

抢救严重出患者,应采用高位大隐静,插入较大导管下腔静以保输入需要,并随时监测中压。如输后中压恢复正常而压不升,则应注意纠正功能不全和酸中毒

由于贮存时间长的液止能力差,氨的含量也高,输量大时至少有一半应为新鲜液(在库存放3天以),并适当补充钙。

大量快速输仍不能稳定其环状态时,则应由动脉加压输

张静时,部分液向下流至肠道,其中75%的水分可被吸收。出后6~24h液稀释,细胞比容下降,此时应输红细胞,不可过分补充容量,因为容量每增加100ml,门压可上升1.4±0.7cmH2O,同时加重心脏负荷。

6.气囊压迫止积极治疗后仍继续出的患者,为争取时间准备手术,可用气囊压迫止,常用Sangstaken-Blakemore管(SBT)或带4管的改良型;如确定为张,则以用胃气囊容量较大的Linton-Nachlas管为宜。如果患者拒绝手术或不能承受手术,就不必应用气囊压迫,因为此法只可暂时止,总的止率约40%~60%,再出率6%~60%,总的病死率仍有74%~90%,不能改善预后,且可起很多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22%)。

7.硬化治疗:对张静患者,硬化治疗为常用的疗法之一,尤其对食管张出,其控制出的成功率达80%以上,张则不能做硬化治疗。由于硬化治疗不直接影响全流灌注或功能,因而适应较宽。多年来取得不少的临床验,但并发症和再出率还是应当注意的问题。

Conn等通过对照研究认为,硬化治疗不能改善生存率,只是一个暂时止措施,而且硬化治疗后高压性胃病反而增多。硬化治疗作为预防出的措施也存在争议。于中麟等最近报道在镜下硬化结扎疗法联应用的法,治疗12例食管张患者,先硬化结扎,1次治疗后红色征明显减轻,2次治疗后张静变细变扁,83.3%张静消失,认为是一安全疗法。吴云林等报道肽(octreotide)能降低食管张静的压力并减少硬化注射针孔的出

文黎明等采用镜套扎食管张静,55例共有193条张静,除8条直径<3mm未套扎外,余均进套扎。被套托静成静球,2~3min后变紫,2周后落,未遗留溃疡。结果张静消失者71%,张静条数减少50%以上,明显塌陷、变细和变短者29%。总有效率100%,无1例失败;7例活动性出者立即止,成功率100%。黎庶熙等结扎80例,其中68例完成了结扎,全部张静平复,但结扎后30%高压性胃病加重,故建议术后加用抑酸。其中,62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0.6个月)未再出。看来这些法比硬化治疗更好。

8.放射介入治疗:

(1)栓塞术(PTO):皮穿刺肝脏分支,再将导管选择性送入冠状静短静,用栓塞材料管,达到张静的止的。栓塞材料视管大小而定,直径<3mm的管,用50%葡萄糖80ml注入后,再用无水20~30ml即可栓塞;管较粗者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加酶500U混后注射,或先推入长3cm、直径3mm的COOK钢圈1~2个。PTO近期止率和再出率均优于管加压素、气囊压迫和硬化治疗,特张,硬化治疗无法进,PTO却可有效地止。但PTO除要求有一定技术条件外,还可发生门栓、梗死、腹膜炎、血尿、右侧胸腔积液血症等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5%~40%,而且PTO不能降低门压。故严重倾向、严重功能损伤、高热、大量腹水和穿刺途径中管病变如癌栓或成均应列为忌。

(2)动脉动脉栓塞术:对硬化高压症亢的病例,而无外科手术条件,或其他治疗不能控制张静者,或顽固性腹水患者,均属适应。Goldman对12例高压症上消化道出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改用动脉栓塞治疗后,全部出均停止,近期效果良好。朱菊人等用动脉栓塞治疗5例食管张静病例,术后1年1例再出,余无复发。术后可出现腹痛部并发症,但无死亡报道。严重黄疸腹膜炎及明显倾向者忌选用动脉栓塞疗法。

(3)门体分流术(TIPS):本法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要用以治疗高压张静,还可治疗顽固性腹水和各种原因成的高压症等。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受到广泛的重视,国外应用者日益增多。Sanyal曾报道,29例急性食管底静破裂出者,TIPS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出都得到控制。Hauenstein治疗262例硬化高压症患者,70%以上为Child B和C级,成功率98%,门压平均降低50%;随访(16±6)个月,再出率10%。Crecelius等综述有文献资料,在652例TIPS治疗病例中,成功率92%~100%,急性出的止率85.7%~96.6%,再出率5.5%~15.1%,30天病死率3.6%~19.6%。张金山报道16例TIPS治疗后,术后门压从(3.98±0.24)kPa[(29.5±2)mmHg]降至(2.4±0.16)kPa[(18±1.2)mmHg],张静消失率93%,4例有腹水者术后消失。

王茂强等对102例应用TIPS治疗,结果:成功率92.2%,门压从(3.97±0.44)kPa降至(2.3±0.34)kPa[(17±3.8)mmHg],门流速度由(14±4.5)cm/s增至(46.5±14.5)cm/s;8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8.5个月),分流道狭窄6例,阻塞3例,5例再通成功;并发症发生率0.5%~3%,严重并发症有门静动脉损伤、包膜穿破导致大出及较大管与胆囊损伤。一旦明确,应及时修补。吴性江等用自制支撑器TIPS治疗60例,成功率94.5%,术后冠状静食管张消失,门流增加,但18.2%有并发症,再出1例,功能衰竭1例,病死率5.5%。

前TIPS的临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随着器械的改良和技术操作的熟练,并发症将逐渐减少。如何防止通道狭窄和塞,减少脑病的发生率,还有待继续研究。

9.外科手术治疗:高压症张出患者,积极治疗24h以上仍大量出志清楚,无黄疸或仅有轻度黄疸红素<2mg/dl,无腹水或仅有轻度腹水,谷丙转氨酸<200U/dl,白蛋白 2.5g/dl以上,血红蛋白7g/dl以上,年龄<50岁者均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式一般分为疏通、阻断两类。

两类手术各有利弊。近来有人联应用分流与断流手术,获得满意效果。分流手术的效果取决于的大小。大则分流量大,降门压明显,即时止好,但常死于功能衰竭;小,可保持部分门静液流向肝脏,有利于保持细胞功能,降低氨,但降门压效果较差。刘传绶等认为最佳为0.8~0.9cm。分流可改善功能亢进,但分流量小,降门压的效果差,易发生栓。远端分流可保液流向肝脏,术后脑病发生率和再出率都低,但不能降低窦压。如患者不适、门塞或已切除的患者可作肠腔或冠腔静分流。多年来,手术式虽有改进,但分流手术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为了避免分流术后的脑病,对危重患者或不适宜分流手术的患者,选用各种断流手术缝扎、横断或离断管,即时止效果好,很少发生脑病,有利于维持或恢复肝脏功能。近来,联应用分流术与断流术取得很好效果,对曾出高压症患者,或者虽未曾出但有出预兆的患者,应当首先选用分流术加断流术。

10.移植:对晚期硬化高压症,其他治疗无效时,惟一挽救生命的法就是移植。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1年生存率可达44%~60%,甚至更高,3年生存率达40%以上。故治疗无望的晚期硬化患者,应当下决接受肝脏移植治疗。

(二)预后

硬化食管张破裂出患者预后不良,首次出的病死率40%~84%,幸存者5年生存率很低,因而值得重视。

疾病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饮食保健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避免冷刺激,注意保暖。

1、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松软、润肠通便食物。

1、忌吃高脂肪食物;2、忌吃高固醇食物;3、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隐头花序

下一篇 圆锥花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