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二体雄蕊

雄蕊种子植物产生花粉器官。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 二体雄蕊丝连成两束,如甘草、大豆等多数豆科植物雄蕊10枚,9枚连,1枚分离,延胡索紫堇等部分罂粟植物雄蕊6枚,3枚连,分成两束。一朵雄蕊的数、长短、离等因种而异,常使雄蕊成多种类型,成为某些分类群的明显特征,而具有鉴意义。常见的雄蕊群类型有以下几种:离生雄蕊四强雄蕊二强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
目录

释义

植物雄蕊有分离和连的变化,连有在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雄蕊丝连成2束的称体雄蕊

形态结构

雄蕊的组成雄蕊丝( filament)和花药(anther)两部分组成。丝是一个细长的柄状结构端与花药相连。二体雄蕊丝联成2束丝的结构简单,表皮下为薄壁组织包裹的维管束,通常为周韧型。丝除一般态外,也有扁平如带的,如莲;或完全消失的,如桅子;或特化为花瓣状的,如美人蕉、姜等。花药是产生花粉结构,由四个花粉囊组成,少数为两个,中间由药隔分为两半,二体雄蕊花药分离花药壁的基本结构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组成,其中绒毡层是一层特殊的分泌细胞,为发育中的花粉提供外壁蛋白、脂类、孢粉素等必需的养物质与结构成分,在花粉发育后期逐渐解体;药室内壁的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常发生不规则的带状纤维化增厚,有助于花药的裂花药在成熟时通常自动裂,释放其中的成熟花粉,其式最常见的是沿花药长轴纵裂,如百合。此外,在有些植物中也存在花药横裂(如木槿)、瓣裂(如香樟)或孔裂(如西红)的情况。

花药丝上的着生式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①全着药花药全部附着在丝上,如紫玉兰。②基着药:花药基部着生于端,如等。③着药:花药部着生于丝上,如杜鹃。④丁药:花药横向着生于端而与丝成丁状,如百合小麦等。⑤个药:花药上部连,着生在丝上,下部分离,略成个子,如地黄泡桐等。⑥广歧药:花药左右两半完全分离平展,与丝成垂直状着生,如薄荷益母草等。

主要功能

雄蕊的雄性生殖结构,其要功能是产生成熟的花粉

代表物种

扁豆Lablabpurpureus(Linn.) Sweet

多年生、缠绕藤本。全株几无毛,长可达6米,常呈淡紫色羽状复叶具3小托叶基着,披针;小托叶线形,长3-4毫米;小宽三角状卵形,长6-10厘米,宽约与长相等,侧生小两边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平。总状花序直立,长15-25厘米,花序轴粗壮,总花梗长8-14厘米;苞片2,近,长3毫米,落;2至多朵簇生于每一上;花萼钟状,长约6毫米,上2裂齿几完全合生,下的3枚近相等;花冠白色紫色,旗瓣,基部两侧具2枚长而直立的小附属体,附属体下有2翼瓣宽倒卵形,具平的龙骨瓣呈直角弯,基部渐狭成瓣柄;子房线形,无毛,花柱比子房长,弯不逾90°,一侧扁平,近缘被毛。荚果状镰,长5-7厘米,近端最阔,宽1.4-1.8厘米,扁平,直或稍向端有弯的尖,基部渐狭;种子3-5颗,扁平,长,在白品种中为白色,在紫品种中为紫黑色种脐线形,长约占种子周围的2/5。期4-12月。

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可能原产印度,今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南北朝时医陶弘景所录》中记载扁豆已有栽培

本种有红白两种,豆荚有绿白、浅绿、粉红或紫红等色。嫩荚作蔬食。

罂粟PapaversomniferumL.

一年生草本,无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总花梗上被极少的刚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达1.5米。主根锥状,垂直。直立,不分枝,无毛,具白粉。互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25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基部心形,边缘为不规则的波状齿,两面无毛,具白粉,叶脉明显,略突起;下部具短柄,上部无柄、抱单生;花梗长达25厘米,无毛或稀生刚毛。蕾卵状长或宽卵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无毛;萼片2,宽卵形绿色,边缘膜质;花瓣4,近或近扇形,长4-7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浅波状或各式分裂,白色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雄蕊多数,线形,长1-1.5厘米,白色花药,长3-6毫米,淡黄色;子房球,直径1-2厘米,绿色,无毛,柱头(5-)8-12(-18),辐射状,连成扁平的盘状体,盘边缘深裂,裂具细齿蒴果或长,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果期3-11月。

原产南欧,我国许多地区有药物研究单位有栽培印度缅甸老挝泰国北部也有栽培

大,色艳,重瓣的栽培品种为园观赏植物。未成熟果实和果壳均含吗啡、可卡因、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种子榨油可供食用。

雄蕊类型

雄蕊态、数以及联情况的不同成了多种雄蕊类型,也是分类鉴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常见的雄蕊类型。

(1)离生雄蕊(distinct stamens) 雄蕊彼此分离,长短相似。为最常见的雄蕊类型,如玉兰玫瑰、山等。

(2)四强雄蕊(tetradynamous stamens) 离生雄蕊6枚,4长2短。为十植物特有的雄蕊类型,如油菜、菘蓝、二月蓝等。

(3)二强雄蕊(didynamous stamens) 离生雄蕊4枚,2长2短。常见于科、玄参科、马鞭草科、紫葳科、列当科、苦苣苔科植物丹参地黄、荆条等。

(4)聚药雄蕊(synandrous stamens) 雄蕊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联成管。常见于菊科植物蒲公英向日葵、菊等,也见于桔梗半边莲属等。

(5)单体雄蕊(monadelphous stamens) 花药完全分离而丝联成1束。常见于锦葵植物锦葵、扶桑、棉;也见于豆科的某些属如属、野百合属等。

(6)二体雄蕊(diadelphous stamens) 丝联成2束而花药分离。常见于豆科、罂粟植物。豆科植物中以9 +1的2束为常见,如扁豆甘草等;偶见5+5的2束,如合萌、链荚木;罂粟紫堇属等植物一般为3 +3的2束。

(7)多体雄蕊(polyadelphous stamens) 花药分离,合生为多束。常见于藤黄植物红旱莲金丝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