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深裂黄草乌

深裂黄草乌黄草乌的变种。(拉丁:Aconitum vilmorinianumKom.var. altifidum W.T.Wang ),乌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胡萝卜细长,缠绕,有分枝互生;叶柄叶片近等长;叶片坚纸质,总状花序腋生,萼片花瓣状,紫蓝色,蓇葖果不弯,无毛。种子三棱果期8~10月。块根有毒,可药用,治湿关节痛和毒疮(贵州草药)。与黄草乌的区:......
目录

形态特征

黄草乌的区分裂程度较大,一回裂近羽状深裂,末回小裂卵形或披针状线形有时掌状分裂不达基部。花序的毛贴伏。

原物种黄草乌多年生草本。块根胡萝卜,长2.5~7cm,粗约1cm。缠绕,长达4m,疏被反的短柔毛或几无毛,分枝叶片坚纸质,五角,长5~10cm,宽8~15.5cm,基部宽心形,三全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菱形急尖或短渐尖,侧全裂扇形,不等二裂稍超过中部,表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面只沿疏被短柔毛;叶柄叶片近等长。花序有3~6;轴和花梗密被淡黄色反短柔毛;苞片线形花梗长2-4cm;苞片花梗中部或下部,狭线形,长3~5mm,宽0.3~0.5mm,密被短柔毛;萼片紫蓝色,外面密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高1.7-2cm,中部粗7-11毫米,下缘长1.5~1.6cm,与外缘成向下展的,侧萼片长1.3~1.4cm,花瓣无毛,长约6mm,微凹,长约3毫米,向后弯雄蕊无毛,全缘或有2枚小齿心皮5,无毛或子房上部疏生短毛。蓇葖直,无毛,长1.6~1.8cm;种子长约3毫米,三棱,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800m一带山地。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威宁。

分布情况

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西部(泸定、天全)。

繁殖方法

块根整播繁殖
用野生或人工栽培草乌块根播种,做种的块根单个重量以2~3g。据多年的试验结果,播种块根以400~450个/kg为宜,每亩播种量以50~70kg左右,种块过大或过小产量都不理想。种块过大虽然收获时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减去播种量,其产量反而下降;种块过小虽然单位面积的播种量减少,但由于母体养份供应不足,幼苗细弱,长势差,产量低,济效益也不好。块根过大,用种量增大,成本增高;过小,虽然用种量减少,成本低,但出苗生长差,济效益不好,草乌块根的大小系着产量的高低。

块根繁殖

在收挖后,用草木灰消毒后的刀具,将较大的草乌块根上部顶芽2~3cm左右切下做种用,切上洒上草木灰或用杀菌表面消毒,晾干表面待下种用。切除的块根下部做商品加工。试验明,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腋芽繁殖

通常采用撒播,以400个/m2为宜,播后覆土3cm左右,播种后90~120天即可移栽,移栽时苗高15~20cm。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播种后土表需覆盖遮阴物,出苗前一定要保土壤湿润,避免出苗时的阳光灼伤,出苗15~20天需浇稀淡肥料提高苗的生长速度和抗性,逐步剔除地表覆盖物,当苗出齐后每隔一段时间追施一次肥料,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

田间管理

播种与施肥

每亩以14814~22222株为宜。具体法是:每墒墒宽1.2m,每8塘,株15×20cm,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产量。一律采用沟条播,沟深视种块大小而定,块根大小分播种。依据先播种后盖土的原则,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磷肥40-50kg,硫酸钾20Kg,均匀施于墒面,浅锄,做到土肥融和。然后再盖上一层2~3cm厚的细土,盖土过深影响出苗率。

追肥

幼苗有6~8子时,第一次追施充分腐熟的厩粪水或人粪尿,具体法是:先把优质的羊、猪粪成的粪水或人粪尿,以50kg水兑8~10kg粪水或兑尿素0.8kg施用。为促使快速生长,施用的原则是:浓度要稀,次数要多,施用量要大,使施肥的同时还可以保墒。第二次追肥应在植株生长至1m左右,前20天进,此时块根已进入生长膨大的键时期,每亩用2‰尿素,1.5‰的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于植株部。结子期用2‰尿素,1.5‰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做到每平米浇施肥液2~3Kg。

灌溉

黄草乌怕旱又怕涝,不同季,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不同要求。播种后出苗困难的,要理灌水才能保苗齐苗壮,出苗以后,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要常保持土壤湿润,过干或过湿都会使草乌生长不良。草乌生长前期正处于干旱季,特是在春旱严重地区,为了保草乌生长发育,应适时灌溉,但不能渗灌;夏季应注意排涝,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较适,这样才能保稳产、高产。

中耕除草
幼苗出土前,应将墒面上大的土块抓入沟,用锄头打碎,然后把沟的泥土完全提到墒面上。“雨水”令前后,幼苗全部出土,如发现病株,应拔出烧毁,利用预备苗带土移栽,时间宜早不宜迟。草乌属深作物,中耕时要黄草乌根系生长的情况、范围、变化掌握先深耕后浅耕,远深耕、近浅耕的法。搭架前培土,促进定根生长

雨水落地以后,杂草易于生长,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地无杂草,沟无积水。前结施肥中耕1次,使块根在短期迅速发育膨大。黄草乌属藤蔓植物,为了高产,必须进搭架。

打杈

除需要留种子以外,为了抑制草乌地上部分徒长,让养份集中于地下块根发育膨大,一律实打杈以提高产量。其具体法是:一般在植株蕾时始打尖,最迟在时必须打尖,一般每株留25~30个,打尖15~20cm,过打尖后的植株腋又会长出腋芽消耗养份,应随时摘除,但摘时不要伤害老,以免影响叶片作用。如藤蔓上长出腋芽果也应摘除。一般要进2次打尖和摘,以免影响块根生长发育。总之应做到地无乌,株无腋芽

病虫防治

黄草乌的病害、虫害很少。发现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和腐病。在药物选择上应确保生产的药材原料无污染,农药残留保在十分安全的范围,严格照GAP要求标准用药,同时积极展生物防治,推广有机肥,提倡生物性农药及低毒易降解农药,注意保护生态及生物圈。

霜霉病

苗期危害较为普遍,植株发病时,以叶片面有一层霜霉层为要特征。霉层初为白色,后变为灰黑色,致使叶片枯黄而死。一般常见于晚秋低温多雨、多湿时,发病迅速而严重,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法:苗期及时拔出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消毒后补苗,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初发病时可用50%的多菌灵,有效浓度1‰兑水浇施或者用有效浓度1‰的雷多米尔兑水浇施,25%的瑞毒霉,有效浓度1‰兑水浇施,50%的甲基托布津有效浓度2‰兑水浇施进防治。

白粉病
植株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白色绒状霉斑,使叶片布满一层象白面状的霉层。此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或分生孢子,霉层中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囊壳,破裂后出子囊孢子危害植株。此病常在高温干或施氮肥过量,植株过密,通透光不良的环境发生。
防治法:发病前,用波尔多液进预防;发病后,用25%粉锈宁和50%的甲基托布津等,有效浓度1.5~2‰喷施防治。

腐病
要与温、湿度、土壤、病原物有。由于高温、高湿须根腐烂,逐步感染主根,导致全株死亡,发现时应及时连挖塘清除。
防治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择75%多硫600倍液灌或50%甲托500倍液浇灌,特是发病初期效果较好。

地老虎

地老虎危害块根
防治法:一是用毒饵诱杀;二是早晨或下雨后人工捕杀;三是用敌杀死,有效浓度0.3‰液喷施塘,效果最好。

收获贮藏

  1. 种子的收获:①种子收获9~11月,果实黑褐色但未时采收,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果壳,抖出种子收藏。②腋芽果的采收在10~11月,地上部分未枯萎时采收,通常随采随播,单个重量达0.4g左右,即可采收。
  2. 块根的收获通常在11底~12月初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首先在地的一边用锄头挖出一条深30cm的沟,然后顺序翻挖,注意采挖时不要伤及块根,以免未加工即发生霉变,挖出后除尽和泥土,放在地边凉晒,使其去部分水分,晒至微软时收回,用水浸泡清洗表面泥土,完成清洗后放在竹篾笆上滩凉晒。
  3. 初加工①初加工及凉晒最好选择阳光充足的天,凉晒过程中每天需收拢用薄膜覆盖,以免霜冻造成空;晾晒过程中如遇阴雨天,须将清洗干净的黄草乌摊晾在干的室或通处。如有条件可用微干,避免堆积发生霉变失去商品价值。②在采收清洗干净后用水至透,切晒干,备用,如有条件可用微干,避免堆积发生霉变失去商品价值。
  4. 贮藏黄草乌加工完成后,装入统一规格的纸箱或编织袋中,放入通的库房保存,应避免淋雨,发生霉变,定期检查贮藏情况。

药用价值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残须根,晒干。

药性 味辛;苦;性温;有毒

功效 祛湿;止痛;解毒消肿

功效分类 祛湿药;止痛药;解毒消肿药

湿痹痛;疮毒

用法用量 服:汤3-9g;或;或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脾破裂

下一篇 深山黄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