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
概述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999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胃肠病会议上再次制订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将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定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3个月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费力;(2)少于1/4的时间内有有粪便干结;(3)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不尽感;(4)少于1/4的时间内排便时有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6)少于1/4的时间内有每周排便少于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同时需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
病因
病理原因
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中国美容美体网)。器质性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许多药物可以引起便秘,如下:肠管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1.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病、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2.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3.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
7.药物性因素:铝抗酸剂、铁剂、阿片类、抗抑郁剂、抗帕金森氏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生活原因
1、运动量少: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少,腹肌无力,胃肠蠕动缓慢,食物和残渣不易向下推进,容易发生便秘。
2、精神体质欠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数有便秘症状,这是因为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的缘故。一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心理障碍等可出现便秘症状。
3、药物因素:许多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便秘。
分类
1.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2.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粘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临床表现
慢性便秘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还可伴有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神经官能症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
慢性便秘仍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好发于老年人及体弱多病的人。慢性便秘由于其便秘发生时间较长,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所以,患有慢性便秘的病人必须重视对它的治疗。
危害
便秘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十分痛苦,且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宿便压迫肠壁,使肠粘膜受伤,肠蠕动变慢,导致习惯性便秘和顽固性便秘,宿便产生的臭气导致口臭和臭屁,宿便产生22种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毛孔扩张、褐斑、痤疮、细小皱纹、肥胖、乏力、烦躁,宿便中的毒素进入血液,导致中老年人出现高血压、心脏病、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等,同时还会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人来说,便秘是十分危险的,这些患者经常是在排便时突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加重,甚至死亡。对于年轻人来说,便秘可致内分泌失调,产生脾气暴躁,面部粉刺疮。此外,便秘还可致高烧不退,咳嗽不止。而对这些病,通过通便治疗,可收到奇效。
便秘对妇女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子宫位置不正。这是因为直肠内粪便过度充盈,子宫颈被向前推移,而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因此,子宫壁也会发生充血,并且失去弹性,进而,使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发生骶部疼痛、腰痛、月经紊乱,经期肛门直肠坠胀等。
饮食调整
(1)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五谷杂粮、蔬菜(萝卜、韭菜、生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梨、猕猴桃、西瓜、橙子、柚子、大枣、桑椹等富含膳食纤维多的水果)。
(2)摄取足够水分。每天清晨空腹饮1—2杯淡盐水或开水或蜂蜜水,均能防治便秘。
(3)饮食中摄入适量植物脂肪,如香油、豆油等,食用含植物油多的硬果如核桃、芝麻等。
(4)适当食用有助润肠的食物,如蜂蜜、酸奶等。
(5)可经常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药粥如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等。
(6)少吃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饮酒或浓茶。
(7)纤维素疗法:纤维素在胃肠道中不易被消化、破坏,能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软化,增加肠内容物,从而起到润肠的作用。因此,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如粗粮、海带、芹菜、南瓜、菠菜、黄瓜、胡萝卜等蔬菜能治疗便秘。
(8)润肠疗法:生食瓜果、苹果、香蕉、西红柿、梨子、柿子等含大量胶质的水果,能起到很好的润肠滑便作用,症状重者可于便前一小时加服适量蜂蜜,症状轻者可加开水稀释后服用。
(9)油脂疗法: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不但能直接润肠,还能分解产生脂肪酸刺激胃肠蠕动,因此,平时在炒蔬菜时多加一些花生油等植物油脂或适当进食适量煮沸过的脂类可治疗便秘。
饮食注意
慢性便秘的病人应该多吃些水果,尤其在蔬菜缺乏的季节里,每天吃1~2个水果,如桔子、苹果、梨、桃、西瓜等,既增加多种维生素,又利于保持大便通畅;有人建议每天饮用1~2杯蜂蜜水,或将芝麻炒熟碾碎,掺于食品中,对于防止便秘是有益的。
慢性便秘的病人要注意粗细搭配,多选用一些粗杂粮,如玉米面、小米、荞麦面、红薯、红豆等,其中食物的有形成份较多,有利于激发肠的生理蠕动,减少便秘。
副食品多选用一些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萝卜、韭菜、芹菜、元白菜、油菜等,这样,通过肠道的食物残渣增多,可以使大便次数增多。如果在食品中增加些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亦可有润肠通便的功能;饮食中增加些羹汤,平时注意多饮开水,必要时,每天早晨喝1杯淡盐开水,有助于保持肠道内的水份,有利于软化粪便,能减轻便秘。
检查
一、日本OLYMPUS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恶变、息肉、溃疡、糜烂、出血、色素沉着、血管曲张和扩张、充血、水肿等,图像清晰、逼真。
还可以通过肠镜的器械通道送入活检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化验或其它特殊染色,对粘膜病变的性质进行组织学定性,如炎症程度、恶变的分化程度等进一步分级,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轻重,指导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或判断治疗效果。过肠镜器械通道还可对结肠一些疾病或病变如息肉、出血、异物等进行内镜下治疗。
二、韩国Dr.camscope电子肛肠成像检查系统:是目前国际公认较为优秀的肛肠成像检查系统,采用医用视频摄像技术,打破传统肛肠镜检查的弊端,医患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观察到病灶部位,并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亦可放大观察,可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诊断,让医患双方清晰、准确、直观地了解病情,避免误诊、漏诊。
治疗措施
1.磁石疗法: 即便秘肠清贴揭开护膜后贴于神阙穴(肚脐),磁石对准肚脐中心,每贴应贴8-12小时,每日一贴。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增加贴敷时间。
2、一般治疗:在原发病一时难以纠正或暂未查出有明显原发因素者,采用一般措施对多数便秘患者有益。
用当天烧开后自然冷却的温开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决明子茶、绿茶、蕃楸草、箐橡草、金银花,并坚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时和晨起后各饮一杯白开水。
3、药物治疗:可用于便秘治疗的药物很多,但多数不适于慢性便秘患者,亦不适宜长期适用。当前,滥用泻药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少少医源性便秘,临床上应慎重选用。
4、灌肠:主要适应症是术前肠道准备、粪便嵌塞、急性便秘。温生理盐水较为适宜,因其对肠道刺激小。而肥皂水因对结肠粘膜刺激太大,应避免使用。另外,经常灌肠是产生依赖性,应予注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