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胃炎,是上消化道出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的20%。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无规律性腹痛消化不良症状。1.源性因素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血症、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等......
目录

病因

糜烂性胃炎1.源性因素

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血症、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等是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2.外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等均可损伤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液的氢离子回渗入黏膜,黏膜糜烂、出

临床表现

糜烂性胃炎1.急性糜烂性胃炎

起病较急,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表现为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出常为间歇性。大量出晕厥休克贫血。出时有上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2.慢性糜烂性胃炎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

检查

1.上消化道镜检查

(1)急性糜烂性胃炎黏膜常为多发性点状或弥漫性充、糜烂,出等;

(2)慢性糜烂性胃炎黏膜出现多个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2.实验室相检查

(1)患者出现呕血柏油样粪便提示急性大量出时,血红蛋白下降,大便及呕吐物潜检查呈阳性。

(2)幽门螺杆菌检测。

3.其他影像检查

(1)肠道钡餐检查由于镜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提倡进肠道钡餐检查。钡餐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因为钡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镜或管造影检查,因而不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患者。

(2)管造影术急性糜烂性胃炎时,肠系膜动脉超选择性管造影术可对出定位诊断,出间歇时则常为阴性。

诊断

1.临床表现。

2.镜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其他影像检查。

治疗

1.药物治疗

分为西药和中药。

(1)西药可静服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质子泵抑制)、黏膜保护等。出量较大时可酶。

(2)中药可云南白药等。

(3)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可给予除治疗。

2.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休克等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3.镜下治疗

镜活检孔道局部喷洒酶等止,或进电凝止

预防

避免摄入对黏膜刺激、损伤的药物或饮食;出现应激状态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狮子草

下一篇 Milk-Alkali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