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
基本介绍
Chinese lacquer
天然生漆部分产区其分布在我国主产区有:四川、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湖北、贵州、云南等省,除我国以外还有日本、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半岛上诸国、伊朗等。
天然大漆是我国的土特产之一,来自於原始森林和自然漆树科类中,天然生漆是用人工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漆树液,天然生漆漆夜内主要含有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等搆成。素有我国‘三大宝’(树割漆、蚕吐丝、蜂做蜜)誉名。天然生漆涂装应用源远流长,古今中外闻名,古老中华民族沿古至今,在涂饰化工、轻工、发电厂防腐蚀特定耐高温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据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於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生漆具有防腐蚀、耐强痠、耐强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等。天然生漆也是世界公认“涂料之王”的美名。
生漆分类
天然生漆分四大类
即毛坝漆,城口漆,西南漆,西北漆。
毛坝天然生漆
产于湖北恩施,漆酚含量高、漆膜厚度好、粘度大。光亮度好、燥性好。
城口天然生漆
天然小木漆
产于安康地区, 漆酚含量高,酸香味淡、稀漂、光亮度好、干燥性慢。
四川天然生漆
产于青川、平武,生长于青藏高原山脉1800米左右,漆酸香味浓、光亮度好、干燥性佳。
贵州天然生漆
安康天然生漆
天然生漆
天然生漆的产地性能特点,主要的是分为,漆树品种、气候(阴山、阳山)、土壤自然条件对漆质都有关系。
1、漆膜耐热性高,耐久性好,
3、漆膜具有防腐蚀、耐强痠、强碱、耐溶剂、防潮、防黴杀菌、耐土抗性佳等。
5、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漆膜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漆膜耐磨强度大,漆膜光泽明亮,亮度典雅、附著力强。
化学组成
大漆可直接涂饰物件,所得漆膜坚硬、耐水、耐潮、耐油和耐有机溶剂,绝缘性好,并可耐土壤细菌腐蚀,且富有光泽;但大漆的乾燥(固化)速度慢,固化前易引起皮肤过敏,而且漆膜色深、性脆、耐阳光炤射性差,对苛性碱和强氧化剂的牴抗性差。在涂料工业中,直接使用大漆者甚少,历史上曾用以涂饰宫殿、庙宇、车船、棺椁和家庭用具。
大漆是一种天然的油包水型乳液,成分非常复杂,且因产地而异,一般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组成。
漆酚
是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的同系混合物,在其典型结构式中,R为含C15~C17的烷烃、烯烃、共轭或非共轭双烯和三烯烃。R的不饱和度越大,含共轭双键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佳。漆酚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中,但不溶于水,它是大漆的主要成膜物质,含量一般在40%~70%。
漆酶
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氧化酶,在大漆中含量约10%,可促进大漆氧化和聚合,是一种有机催干剂,漆酶的适宜催干条件为:温度40℃、相对湿度80%、pH6.7。此外,漆酶也广泛存在于其他植物中,对制红茶、烟草发酵等,都很重要。
树胶质
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可使大漆中各成分(包括水)形成均匀的胶乳,其含量一般为3.5%~9%,含量的多少将影响大漆的粘度和质量。
水分含量
加工改性
为了克服大漆乾燥速度慢,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以及改善漆膜的某些性能,大漆一般都经过加工和改性後再使用。
由大漆制备的常见涂料有三种:
油性漆
由大漆和熟桐油或亚麻油及顺丁烯二酸酐树脂等加工而成,加入颜料可配成彩色漆,主要用于工艺品和木器家具的涂饰。
精制漆
又称推光漆,由大漆经加热脱水或加入氢氧化铁(或少量顺丁烯二酸酐树脂)制成,涂膜光亮如镜,主要用于特种工艺品和高级木器的涂饰。大漆经加热脱水、活化、缩聚而制成的精制漆酚清漆,刺激性小,便于施工,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设备及耐酸物面的防腐蚀涂饰。
改性漆
是用二甲苯萃取出的漆酚与合成树脂及植物油反应而制成,无毒、防腐蚀、施工性好。常见品种有漆酚缩甲醛清漆、漆酚环氧防腐蚀涂料等,主要用于石油化工防腐蚀涂饰。
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显呈色反应,拌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玄漆。用于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
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在家具的大千世界里,人工合成漆五光十色、色彩丰富,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人工漆是不敌大漆的。漆中之王的大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漆描金的传统家具今天依然盛开在古典家具的百花园中。漆画的底漆也是使用大漆。
沿古至今
天然生漆涂装应用源源流长,古今中外闻名,古老中华民族沿古至今,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应用,据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
《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蚀、耐酸、耐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等。天然生漆也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美名。 中国古代漆器源流。
天然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汉魏时期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糢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超过70釐米的盤,高度接近60釐米的钟等。同时能巧妙地把若乾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6具顺叠、1具反扣的耳杯,薄胎单层或双层的漆奁,内装5具、7具或更多的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小盒等。新兴的技法有针划填金的金,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尤其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其间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更是前所未有。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时期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宋元时期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在蘇州瑞光寺塔中发现的真珠舍利经幢,底座上的狻猊,宝相花,供养人员是用稠漆退塑的。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张成造桅子纹剔红盤,杨茂早观瀑图方剔红盤,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乌间朱线剔犀盒等。
远古时期古人早在5000多年前,漆业在我国就已经非常昌盛,经久不衰。人们对天然生漆的应用,主要以涂饰家具及工艺品。在化工方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它所涂的家具涂膜表面光亮夺目、丰满度好、耐高温、耐氧化、耐磨、耐久性佳、是任何化学郃成涂料无法比拟的,天然生漆是天然漆液,在乾燥成膜後,零的污染,无毒性、无辐射、是追求自然与环保的最佳产品。生漆的用途越来越广,"美星"将天然生漆改良後,用途广泛,该漆主要用於石油贮罐及琯道、工业化工设备、地下工程、城市建设、煤气净化、航海舰船、纺织机械、发电厂、印染、医药、矿井、食品容器、航空、卫星、军工、民用、文物寺庙古建筑保护等机械设备的重型防腐。
商周时期
商代中期的黄陂盤龙城遗阯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红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藳城台西遗阯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新石器时期
浙江馀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豔,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江蘇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阯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旂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3400——3600年。而2013年,在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精美漆弓,距今更是有8000年的历史,是现已知最早的髹漆物,被称为“弓之祖和漆之源”。
战国时期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很广,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神怪龙蛇及狩猎乐舞的小瑟,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鸳鸯盒,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蚌鸟兽盤结而成的采绘透雕小座屏,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现代应用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天然生漆熬合和改性,研制了不少的特有独特牲和使用性,产品直接用于化工、轻工、发电厂等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中,如上海吴径化工厂、金山石化总厂、濮阳 油田、新疆油田、高桥石化公司、大庆石化总厂、扬子石化公司、兰州炼油厂、济南炼油厂、福建炼油厂、广州石化总厂、茂名石化总厂、广东沙角发电厂 、黄埔发电厂、玛湾发电厂、湛江发电厂、珠江发电厂、四川二滩发电厂、山东盐厂、华北制药厂等几十个大中型企业,实践证明优于其它各类防腐蚀涂料,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也采取了天然生漆的涂饰,保护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大。
历史记载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
楠杆生漆“明清时期”作为皇家贡品,素有“贡漆”之称,一度曾远销东南亚各国。《贵州府志》、《德江县志》介绍楠杆生漆有特色,品质非常好。有诗赞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
漆液成份
漆树上割出的漆液成份有:漆酚、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其中近80%的成份是漆酚。而且漆酚的含量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好。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大漆略带酸味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发出来的。
分类特点
天然生漆分四大类
即毛坝漆,城口漆,西南漆,西北漆。
毛坝天然生漆 :产于湖北恩施,漆酚含量高、漆膜厚度好、粘度大。光亮度好、燥性好。
城口天然生漆 :产于重庆城口,漆酶含量高、亮度好、漆酸香味浓、干燥快。
安康天然生漆 :产于陕西安康,漆酚含量高、酸香味、亮度好、干燥稳定。
贵州天然生漆 :产于贵州毕节和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漆酚含量高、黑度大、粘度大、干燥特快。
由于生漆的主要成膜物质,漆酚的分子结构含有芳香烃又含有脂肪族长侧链,因此漆酚具有芳香族和脂肪族的双重特性,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形成漆酚多聚体,再加上长侧链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因此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耐久性极佳
生漆的漆膜耐久性,早已从出土的文物证实,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朝棺木和漆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其漆膜如此鲜艳完整,充分证明生漆漆膜耐水、耐潮湿。
生漆的漆膜耐酸、耐盐、耐油、耐有机溶剂等性能十分突出,是优良的耐腐蚀涂料。
3、耐磨性好
生漆的漆膜耐磨。可以抛光,这是由漆酚的结构所决定的,由于含有苯核刚性好,硬度高,因此耐磨。
4、耐热性好
生漆的漆膜可以在150℃ 一下长期使用,瞬时可达200℃。如加入耐热性颜料填料还可以提高其漆膜的耐热温度。
5、电绝缘性能好
生漆漆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在高温和高湿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甚至在水中其绝缘性能也能保持最佳状态。
6、生漆漆膜的缺点
生漆漆膜柔韧性较差有脆性;耐冲击性差,只能达到30cm;生漆漆膜耐碱性差;另外耐候性差,在阳光照射下易发生失光和龟裂、老化,因为紫外线可使漆酚的碳键断裂,高分子结构被降解而破坏。因此生漆使用量逐渐减少,而多用改性漆酚类产品。
分布地区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
中国漆树分布很广,从北纬21度至42度,东经90度至127度之间的山区都可生长,而其中以秦岭、巴山、武当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山脉,漆树茂密,树休高大粗壮,素有“漆源之乡’,之称。从垂直分布看,一般在海拔二百至二千五百米之间,其中以四百至二千米之间资源最盛。二千二百米以上有少量生长。从行政区域分布看,遍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市,五百余县,其中以陕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五省最多,其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山西、河北等省,其他如广东、广西、辽宁、北京、山东等省市也有相当资源。
用途
由于天然生漆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以用作军工、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等方面的重要涂料。
现将其用途简述如下:
(一)可用作优良的防腐剂 生漆的防腐性能,对于木材、房屋、器具、钢铁、管适、车船等都有良好的防腐效果。这些器物因经常受到日光、风雨、潮湿、海水的浸浊,以及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易于腐朽、;生锈和风化,涂上了生漆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我国首都北京的天坛,迄今已有数百年之久,梁柱未腐,主要是涂有生漆之故,海洋舰艇和船舶的下水部位长期浸抱在海水中,经受海水和海洋生物附着的侵袭,不仅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航速,若使用含有生漆戍份的涂料涂刷,便可防止其受损害口在化学工业和采矿工业上的各类管道,以及油罐、塔、柜等设备,因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各类介厨的腐蚀,采用生漆改良涂料后都有·很好的防腐蚀能力;此外,例如从石油井开来出来的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硫分,使设备易于掉坏,如涂以生漆或生漆改性涂料,可以显若地提高其设备的利用率。
(二)可用作纺织印染工业的理想涂料 纺织纱管每分钟的转速达一万六千至二万转,稍有变捆就会断纱,因此,对木质纱管必须保证耐磨、耐热、防潮不变形和有一定的抗拉力。由于生漆的密封性、耐热性、耐磨性好,其膨胀系数又与木质相近,不会发生龟裂和变形,所以,生漆是纺级纱管十分理想的涂料,,在化纤生产和丝绸印染工业中,使用生漆或生漆改性涂牢十涂制皮辊和印花版都有着同样的作用。
(三)可用作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材料 由于生漆的漆膜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因此,它是电机、海底电缆漆包线等电器设备的良好绝缘涂料,对某些辐射试验研究设备也是很好的涂料,又由于生漆能耐油和耐有机溶剂,所以,它又是航空油罐内壁的良好涂料。
(四)是漆器工艺制品的良好涂料 我国漆器工艺品驰誉世界,是传统出口商品,如福州脱胎、北京雕漆、贡必I*方漆器等。这些漆器不仅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还因为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的特点。
此外,干漆还是一味重要中药,泡制后可用于治疗疾病和夕卜伤止血。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中说:“干漆入药,主治绝伤今卜中,续筋骨,填髓胞,安五脏,五侵六急,风寒撮脾……有驱虫止咳等动效”。
综上所述,由于生漆具有许多优良性能,所以用途广泛。随着改性涂料的发展,生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需要将日益增多。大力发展生漆生产,对于支援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发展山区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意事项
割漆
生漆为割伤漆树树皮自行流出的树脂,收获生漆后应注意,用愈伤防腐膜直接涂擦伤口,可使伤口迅速形成一层坚韧软膜紧贴木质,保护伤口愈合组织生长,防腐烂病侵染,防土、雨水污染,防冻、防伤口干裂。同时还可常年使用护树将军涂刷树体防止树木皮层病虫害。
保存方法
每年割漆的时间,从四月到八月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质最佳,因为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产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时机,漆农用蚌壳割开漆树皮,露出木质切成斜形刀口,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后,以油纸密封保存。
此时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说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说到大漆的颜色,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今天人们形容暗夜能见度差,也常用漆黑一片来形容夜色黑到了极至。
过敏症
生漆,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过敏症。
生漆引起人体皮肤过敏的原因尚未完全为人所知,主要是生漆中的漆酚和多种挥发物致敏所致。生漆致敏源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和真腔、口腔的薪膜。因此不仅触摸了生漆和漆树会生漆疮,有的人嗅了生漆味,也会过敏生疮。
生漆轻度过敏者,仅是裸露在外的部分皮肤,如脸、手背、指缝等处,继而向颈部、阴部等部位发展,开始感觉患处肿胀,奇痒难忍,经抓搔后会出现红色小丘斑,严重者皮肤局部呈现水痘大小的水泡,若皮肤被抓破,则很容易受感染而溃烂。但经过治疗后可痊愈,不会留下任何痕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
下一篇 髓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