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白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葱白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葱白汤
处方:葱白(长9~12厘米者)2茎 半夏12克 生姜2.4克 甘草 当归 黄耆各9克 麦门冬12克 阿胶12克 人参4.5克 黄芩3克 旋复花3克
功能主治: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用法用量:上十一味,哎咀。用水1.6升,煮至800毫升,纳清酒600毫升,并将阿胶加入,煎取8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三夜一。温卧,当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黄6克煮,服如前法;若秋后,勿强责汗。一方以黄雌鸡1只,割咽取血,纳酒中煮鸡,取汁以煎药。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全生指迷方》卷四:葱白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葱白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葱白汤
处方:葱白6枚,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炒),条芩1钱半(酒炒),阿胶3钱(糯粉炒),白芍1钱半(炒),甘草8分,知母1钱半(酒炒)。
用法用量:上以米1斗,煮药取2升,纳胶烊尽,煎取1升,温服。中虚血少,用黄雌鸡汁煮药。
各家论述:阴阳凝聚,胎热内炽,气虚不能举护其胎,宜扶元清热以养之,人参扶元以举胎息,黄耆补气以固中州,白术健脾生血,条芩清热安胎,阿胶补阴益血以安冲任。白芍敛阴和血以固胎元,葱白通阳,生草泻火,知母清胎热以润燥安胎也。黄雌鸡兼入巽坤,煮汁煎药,自然热化气充,胎孕无不日安而日固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葱白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葱白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九:葱白汤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葱白汤
处方:葱白(切)半升,蜀椒(去目及合口者)半升,薤白(切)半升,香豉2合,防风(去叉)2两,芎1两半。
功能主治:诸疮风冷肿痛,皆因疮肿坐于水中,及风冷所致,或致反张,肿入腹则能杀人。
用法用量:上锉碎,取一长项瓷罂,纳药于罂中,下水2升,以故帛及纸2-3重密封罂口,以绳缚之,然后纳罂于釜中,以水煮之,罂中气沸盛,穿破纸帛当中通气,以疮当气上射之,疮中黄水出尽即止,日2-3度,再煮罂令热用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葱白汤
《千金》卷二:葱白汤
处方:葱白(长3-4寸)14茎,半夏1升,生姜8两,甘草3两,当归3两,黄耆3两,麦门冬1升,阿胶4两,人参1两半,黄芩1两,旋覆花1合。
功能主治: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
用法用量:葱白雌鸡汤(《圣惠》卷七十六)。本方改为丸剂,名“葱白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汗不出者,加麻黄2两。
摘录:《千金》卷二
《千金》卷十八:葱白汤
处方:葱白2-7茎,乌头半两,甘草半两,珍珠半两,恒山半两,桃叶1把(一作枇杷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酒各4升和,煮取3升,去滓,纳朱,每服1升,吐即止。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葱白、乌头能吐风痰,然须恒山佐之,甘草和之,葱白、桃叶引之,珍珠取以安神解毒。此为安荣人安心而用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葱白汤
《外台》卷三十三引《集验方》:葱白汤
《温氏经验良方》:葱白汤
《伤寒总病论》卷三:葱白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