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上柏

石上柏 石上柏,中药。为卷柏卷柏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全草。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贵州、广西、湖南海南江西四川台湾香港云南浙江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抗癌,止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湿痹痛,外伤。全草。味甘、微苦、涩,性凉。归肝经清热解毒,抗癌,止。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涩,性凉。

归经

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抗癌,止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湿痹痛,外伤

用法用量

10-30g,鲜品倍量,均应久。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

相关配伍

肺炎急性扁体炎,眼结膜炎石上柏30g,加猪瘦肉30g。水服。(《全国草药汇编》)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理特性

土生,近直立,基部横卧,高25-45厘米,无匍匐或游走根托植株中部,通常由分枝的腋处下面生出,偶有同时生2个根托,1个由上面生出,长4-22厘米,直径0.8-1.2毫米,少分叉,被毛。自下部始羽状分枝,不呈“之”,无关节,禾秆色,下部直径1-3毫米,或近,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3-6对,2-3回羽状分枝分枝稀疏,上相邻分枝3-6厘米,分枝无毛,压扁,分枝部分中部连宽0.7-1毫米,末回分枝宽4-7毫米。全部交互排列,二,纸质,表面光滑,无虹彩,边缘不为全缘,不具白边。上的腋分枝上的大,卵状三角,基部钝,分枝上的腋对称,狭卵到三角,1.8-3.0毫米×0.9-1.4毫米,边缘有细齿中叶不对称或多少对称,上的略大于分枝上的,边缘有细齿,先端具或尖头,基部钝,分枝上的中叶卵形或卵状或窄卵形,1.1-2.7毫米×0.4-1.4毫米,覆瓦状排列,部明显龙骨状隆起,先端与轴平,先端具尖头或,基部楔形或斜近心形,边缘具细齿侧叶不对称,上的较侧上的大,分枝上的侧叶状镰,略斜升,排列紧密或相互覆盖,2.3-4.4毫米×1.0-1.8毫米,先端平或近尖或具短尖头,具细齿,上侧基部扩大,加宽,覆盖小,上侧基部边缘不为全缘,边缘有细齿,基部下侧略膨大,下侧边近全缘,基部具细齿孢子穗紧密,四棱柱,单个或成对生于小末端,5-30毫米×l-2毫米;孢子,卵状三角,边缘有细齿,白边不明显,先端渐尖,龙骨状;孢子穗上大、孢子相间排列,或孢子分布于基部的下侧。孢子白色孢子黄色

生长环境

产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贵州、广西、湖南海南江西四川台湾香港云南浙江。林下土生,海拔200-1000(-1350)米。也分布到日本印度越南泰国、东马来西亚

相关论述

《全国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抗癌,止治癌症,肺炎急性扁体炎,眼结膜炎乳腺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胃扩张

下一篇 石上开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