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久泄

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粘膜充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落更加严重,因粘膜管损伤严重伴出,更明显......
目录

病因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粘膜充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落更加严重,因粘膜管损伤严重伴出,更明显可见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缩短,肠或肠之间瘘管、结肠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恶变、结肠恶变病变。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养障碍,结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寄生虫病就是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寄生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原虫类和蠕虫类。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多,在人体寄生过程复杂,其各发育期不一定都在肠道,因此,起的病变也就并不限于肠道。肠道寄生虫的危害性很大,会导致消瘦和严重程度不等的肠道症状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等。不同的肠道寄生虫还会造成不同的危害,我国是寄生虫病严重流的国家之一。防治势依然十分严峻。

症状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酸缺乏、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慢性肠炎症状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着。大便次数增加,日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休克表现。

(3)体征面:长期部不适或少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部、脐周或少部为,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肛。

饮食

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平时要保持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预防

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沸以及用其他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治疗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食油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4)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腹泻者,可用利眠宁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外周检查: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沉增快。

(2)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或病久及,出现五更泄泻,膝怕冷,是命门衰,同病,治疗则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若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中藏》说:病洞泄不下食,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3)辨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顽固不化,手足欠温,多属症。

(4)辨兼挟症: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浮者,为挟;泄泻发生在炎夏酷,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濡数,为挟;泄泻而兼脘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并发症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征:本病典型症状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压痛。助检查: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的慢性病,多以溃疡,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或全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养不良等症状。可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起的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肠道症状,表现神经性嗳厌食呕吐精神腹泻结肠激惹症,征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