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夹生

始载于《云南草药》。药材基源:为耳草植物(biao)的全株。生于向阳石灰山地的石头隙间。湿关节;有不调;痛;产后腹痛痢疾。Shí Jiā Shēnɡroot of David currant夏、秋季采收全株,切段晒干。革(biao) 常绿灌木,高0.5-1.5m。横走,褐色紫红色。褐色,具明显托叶环和叶痕;幼生长腺毛互生或在小端簇......
目录

拼音名

Shí Jiā Shēnɡ

英文名

root of David currant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全株,切段晒干。

原形态

(biao) 常绿灌木,高0.5-1.5m。横走,褐色紫红色。褐色,具明显托叶环和叶痕;幼生长腺毛互生或在小端簇生;叶柄长约5mm,两侧具缘毛;托叶披针,长l-1.5cm,具缘毛;叶片纸质,或倒卵形,长3-7cm,宽1.5-2cm,先端钝头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并疏生缘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约5cm,被腺毛苞片卵形,长约6mm,具缘毛;花梗短;萼筒与子房合生,裂5,卵形,长约3mm,先端花瓣5,白色,倒卵形,长约1.5mm;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1室,花柱1,柱头2裂。浆果,先端冠以宿存萼、果期5-9月。

性状

性状鉴 细长,灰褐色,直径1-2mm,有多数侧根须根,质脆,易断,断面红棕色。分枝,直径1-2mm,褐色红棕色,部有环状托叶痕和叶痕,以及多数定根痕,节间长约1.5cm;有的基具有鲜黄绿色的小鳞叶状,质脆,易断。叶片卵形,长3-7cm,宽1.5-2cm,边缘有浅锯齿棕红色或浅红褐色,革质。微,味苦、涩。

性味

涩;苦;微温

归经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舒筋活、祛瘀止痛、强筋的功能。用于湿关节炎、月经不调、痛。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石寄生

下一篇 成熟组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