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鼓胀

鼓胀系指病日久,功能失调,气滞瘀、水停于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鼓胀为临床重,治疗上较为困难。现代医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腹水,出现类似鼓胀候,可参照鼓胀治疗。若治疗及时,中医、西医均可治愈。1、 初起脘作胀,渐胀大,之柔软,食后尤甚,叩之呈鼓音及......
目录

症状表现

1、 初起脘作胀,渐胀大,之柔软,食后尤甚,叩之呈鼓音及移动性浊音。继则部胀满膨隆,高于胸部,仰卧位时部胀满以两侧为甚,之如囊裹水,病甚者部膨隆坚满,脐突皮光,四肢消瘦,或肢体浮肿。

2、皮色苍黄,部青筋暴,颈胸部可见赤丝缕,手部可现肝掌。危重阶段尚可见吐血便血神昏,痉等象。

3、常伴胁疼痛,食少,疲乏力,尿少,倾向。

4、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常有黄疸胁痛、积的病史,食不、虫毒感染等病因

形成原因

1、食不:嗜过度,饮食不,损伤湿浊蕴,清气不升,浊不降,壅阻气机土壅滞则失条达,气滞瘀,水湿停,交阻而成鼓胀

2、情志不遂:为藏之脏,性喜条达,情志抑郁,失疏泄,气机不利,则不畅,气滞瘀。肝气横逆犯不健运,以致水湿停,水湿气蕴结,日久累及脏,阖不利,而成鼓胀

3、吸虫感染:吸虫感染晚期内伤瘀阻,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水瘀积中,而成鼓胀

4、黄疸积聚失治:日久湿热,水湿停,失条达,凝滞,瘀阻,终至三脏俱病而成鼓胀

辨证诊治

鼓胀为临床四大疑难重症之一,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其临床表现以腹胀大膨隆,皮色苍黄,为特征。鼓胀的病变部位在,基本病机三脏功能失调,气滞瘀,水停于中。临床上注意与水肿肠覃辨证要点在虚实气滞瘀、水停的次。

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故其治疗宜谨守病机,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实证则着重祛理选用行气、化瘀、健脾利水之,若腹水严重,也可酌情暂攻逐,同时以补虚;虚证则侧重在扶正补虚,分施以健脾养肝等法,扶正重点在,同时兼以祛。还应注意“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的特点,切实做到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切忌一味攻伐,导致正气不支,恋不去,出现危象。

治疗方案

湿

症:部胀满,胀而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少,嗳,食后胀甚,小便短少。舌苔白腻,弦。

治法:疏肝理气湿消满。

方药柴胡疏肝汤(《景岳全书》)和苓汤(《法》)。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壳10克、陈皮10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

加减:苔黄腻口干苦加皮、山栀;腹胀甚加木香、砂仁;泛吐清水加半夏干姜

湿

症:大胀满,之如囊裹水,甚者面及下肢浮肿。脘胀,得热稍舒,怯懒动,精神困倦,尿少便溏。苔白腻,缓。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

方药:实饮(《济生》)。附子10克、白术10克、干姜6、木香10克、苡仁15、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10克(包煎)。

加减:气虚黄芪党参;胁腹胀痛加郁金青皮;嗳纳差加砂仁、谷、麦

热蕴结

症:大坚满,脘绷紧,外坚痛。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皮肤发黄

舌质红,苔黄腻或兼灰黑,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兰室秘藏》)、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3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壳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大黄10克。

加减:热毒炽盛,黄疸鲜明加龙胆草;小便赤涩不利加陈葫芦马鞭草;热迫溢加水牛角、生地、地榆

症:大坚满,怒张,胁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有血痣,手掌赤痕。舌质紫红或有瘀斑,细涩或芤。

治法:活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调饮(《治准》)。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0克、皮15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5克、陈皮10克。

加减:大便色黄加参三七侧柏;瘀结明显加山甲、地鳖虫,有倾向者慎用;苔腻加半夏苍术

红花

肾阳

症:大胀满,早宽暮急。面色萎黄或白,脘闷纳呆倦怯,下肢浮肿,小便短少。淡胖,沉弦无力

治法:温补脾化气水。

方药附子理中(《太平惠民和》)、五苓(《伤寒论》)。党参10克、白术10克、附子1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5克。

加减:头晕乏力加黄芪;便溏加苡仁、扁豆

肾阴

症:大胀满,甚则青筋暴

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有时齿鼻衄,小便短少。

舌质红绛少津,弦细数。

治法:养肝凉血化瘀。

方药六味地黄(《小儿药直诀》)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熟地10克、 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皮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壳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

加减:口干玄参麦冬阴虚阳亢加龟、鳖甲;齿鼻衄仙鹤草白茅

专方治疗

消症

组成:山甲100克,水蛭75克,大黄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每次服5克,每日2至3次,2个月为一疗程。

丹参黄精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黄精金、连翘草各15~2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女贞子各12~15克,紫河车2~5克。

用法:每1日,水服,或研为细末,炼蜜为,每9克,每次1,每日3次。

气化解毒汤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生地各12~15克,泽兰金、草、黄精各15~20克,紫河车4~10克。

用法:上药除紫河车外,水,分2次服;紫河车研末装人空囊中,每次另服2~5克,亦为每日2次。

水汤

组成:益母草60克,茅30克,苍术30克,白术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药15克,陈葫芦30克。

用法:水,饭前服用,1日3次。

护理保养

护理

适当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注意补充蛋白质糖及脂肪饮食。宜据病人具体情况,配用腔穿刺放液术,放液速度宜慢,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毫升。

保养

1、车行气利水,鼓胀湿热蕴结。每次3,每日1次。

2、蓬膏:活化瘀,消胀利水,鼓胀瘀。温热软化贴部,每日1次。

3、甲:活化瘀,软坚结,鼓胀瘀。每次5,每日2次。

4、枣:攻逐水饮,鼓胀湿热蕴结。每次3,每日1次。

鼓胀系指病日久,功能失调,气滞瘀、水停于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石枣子

下一篇 石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