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梓
形态特征
膨大,枝四棱。单叶对生,三角状卵形,叶基具一对绿色腺体。顶生总状或聚伞 圆锥花序。
树形美,花多色艳,为 四旁植树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材。树高达35米,直径可达1米。 树干基部常膨大,枝四棱。单叶对生,三角状卵形, 叶脉3~5数基出,叶基具一对绿色腺体。顶生总状或聚伞圆锥花序,萼5裂,三角形,无腺点, 花冠黄色, 雄蕊4枚, 花药横生, 子房球形, 浆果状 核果(见图)。
生长环境
喜光,稍耐旱。要求最适宜的气温为18~35℃,最适年降水量1778~2286毫米。生于 红壤、 砖红壤性土、 冲积土及石灰性土。在瘠薄的山地也能生长,但长势较弱。
石 梓为前期速生、寿命短的树种。在最初6年内其生长极为迅速,7一8年后生长速度减慢。在不良的 立地条件下,石梓虽未感染病、虫害,但也会在12年生后死亡,一般活不到15年以上。可是在优越的立地条件下,石梓至少可活30或40年。
石梓天然林树高和直径生长有两个速生期,第一个在第10年左右,第二个在第40—50年。材积生长量则一直在上升,其生长旺盛期可延长50—60年;人工播种的苗木高、径生长在播种后第3个月出现高峰,随即下降。苗高生长峰期在第2—5⑹个月,其生长量占苗高总生长量的79—90%。苗径生长峰期有两个,主峰期在第2—4⑸个月,次峰期在第6⑺个月,两次峰期的生长量占苗径总生长量的72—80%,11年生人工幼林,树高生长高峰在第2年,胸径生长高峰在第4年,材积生长高峰在第7年。但树高在第8年后生长缓慢, 胸径和材积正处在生长旺盛期。
分布范围
中 国云南南部属于分布区北缘,见于西双版纳、耿马、泡源等地海拔高度1500米以下。石梓性喜光,稍耐旱。最适气温范围为18~35℃,极端气温范围为-1~48℃;最适年 降雨量1778~2286毫米。生于 红壤、 砖红壤性土、 冲积土及石灰性土。比较瘠薄的山地也能生长,但长势衰弱,而以高温、高湿、静风环境及深厚肥沃土壤生长最优。初期生长很快,旺盛 生长期可延续60年以上。 立地条件好时,10年生树高、 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可分别达到1米和1.5米以上。
栽培技术
栽 培技术简单。23°N以南为石梓适生地区,其年均温20.5~24.5℃,极端低温>-1.5℃,年 降雨量1200~2000mm, 年平均风速<2.5m/s。适宜立地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土壤疏松, 表土层含有机质>2%, 全氮>0.1%,速效磷>0.25mg/100g土,pH 4.5~6.9, 土壤含水率10%~24%。种子 千粒重400~900克,贮存以干燥器最好,贮存一年 发芽率87.4%。 催芽用浸晒和浸沤处理,比不处理提前10天发芽,发芽率提高9%~12%;不同子叶类型的芽苗分别移植,较混合移植的 苗木合格率提高20.6%;播种前沙藏催芽。 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均可。
主要价值
木材
木材一般外观为草 黄色到奶油白色。 心材有淡淡的气味,粉红色;边材颜色比心材深,呈浅灰色,外观略有差异。弦切板具华丽的光泽。刚锯下来的生材 含水率高。天然干燥缓慢,并会出现诸如翘曲、开裂、变色或蛀成小孔的缺点。印度、马来西亚、 冈比亚和 尼日利亚的资料表明,在这些国家中,无论生长条件多么不同,所产的石梓其木材的容重平均每立方呎为30—31磅,接近 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的容重,可列入作多种用途的正确重量等级的木材。石梓不像松类,速生不会改变木材的容重,可使其迅速成为产量大的材质稳定的工业用材。石梓的制浆特性优良, 心材的耐腐度中等,但难以用防腐剂浸注。
石梓-经济价值 石梓花材性优良,纹理直,干缩小,硬度大,强度、重量适中,耐腐,原木易旋切,切面光洁,具绢光花纹;材色淡易漂白,制浆性优,造纸光洁度高。可供造船、建筑和制作家具、镶贴板面等多种用途。树形美,花多色艳,为四旁植树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 尼日利亚、马拉维、 塞拉利昂、马来西亚和巴西等国已成为一个有潜力的重要造林树种。它提供的木材色白而耐用,且具有易于 旋切加工和可制成优质纸浆等特性。
药用价值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的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云南等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