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维管束

维管束 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皮部成束状排列成的结构维管束多存在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幼体)、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脉)等器官中。维管束相互连接构成维管系统,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也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在维管束的周围,通常由一层或数层具支持作用的厚壁组织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所包围。它们有时仅在木质部皮部的一端,或同......
目录

基本简介

维管植物木质部皮部紧密结在一起成的束状结构,称维管束(vascular bundle)。维管束是是植物进化到较高级阶段出现的组织维管束要由皮部木质部组成,因此,维管束木质部皮部周皮表皮一样等都属于组织维管束由原成层分化而来,在不同的植物或不同的器官,原成层分化成的木质部皮部的情况不同,就成了不同类型的维管束

组成

维管束要由皮部(phloem)和木质部(xylem)构成。在被子植物中,皮部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与韧皮纤维共同构成的一种组织,这部分质地较韧,自上而下的要运输有机养料;木质部要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与木纤维共构成的组织,这部分质地坚硬,自下向上的要输导水分,同时与矿物质的运输、养的贮存有

类型

维管束维管束木质部皮部排列式和有无成层,从而成以下几种常见的维管束类型:

1.有限外韧维管束( closed collateral vascular bundle) 皮部在外侧,木质部侧,中间无成层的维管束类型。常见于大多数子叶植物蕨类植物维管束

2.无限外韧维管束(open collateral bundle) 皮部在外侧,木质部侧,中间有成层的维管束类型。如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维管束

3.双韧维管束(bicollateral vascular bundle) 皮部分布于木质部外两侧,无成层的维管束类型。常见于葫芦科、科、夹竹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植物中。

4.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 vascular bundle) 木质部位于中间,皮部围绕于木质部四周,无成层。常见于蕨类某些植物百合科、禾本科、蓼科的某些植物

5.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 vascular bundle) 皮部位于中间,木质部围绕于皮部的四周,无成层。常见于少数子叶植物如菖蒲、石菖蒲铃兰植物中。

6.辐射维管束(radial vascular bundlel)木质部皮部彼此间隔交互呈辐射状排列。常见于被子植物的初生构造中。

维管束类型在不同植物体中存在差异,因此也是药材鉴的依据之一。

发育过程

裸子植物子叶植物维管束木质部皮部之间常有成层,能持续进分生生长,所以称无限维管束放性维管束(open bundle)。蕨类植物子叶植物维管束中不存在成层,不能持续不断的分生生长,故称有限维管束锁性维管束(closed bundle)。

子叶植物维管束发育过程

维管束发育过程中,初生皮部是从原成层的外侧始,由外至发育,先成外的原生皮部,后的后生皮部,其发育式与相同,为外始式。原生皮部较为柔嫩,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多被破坏,因此,初生皮部往往完全由后生皮部组成。韧皮薄壁细胞生在皮部中,常含淀粉、单宁、晶体等贮藏物质,韧皮纤维常成束分布在初生皮部的最外侧,植物种类不同,韧皮纤维的发达程度不同。

初生木质部是从原成层的始先原生木质部,然后进发育,逐渐分化后生木质部,这种发育顺序与相反,为始式(endarch)。原生木质部由环纹和螺纹导管以及木薄壁细胞组成,而后生木质部由管径较大的网纹、孔纹、梯纹导管和木薄壁细胞组成,有时还有木纤维

在原成层分化成初生维管束的过程中,初生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保留了层分生组织细胞,称为束中成层(fascicular cambium),因此,子叶植物中的维管束多为无限维管束,这是子叶植物次生生长的基础。

子叶植物维管束发育过程

维管束维管束分布于基本组织中,数较多,为外韧维管束维管束的排列有两种式:具中空的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中,维管束、外两轮排列,外轮的维管束较小,位于的边缘,大部分埋藏于机械组织中,轮的较大,周围为基本组织所包围;实结构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中,维管束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外围维管束体积较小,分布密集,越近中央,维管束体积越大,分布越稀疏。不论何种类型的,其维管束均由维管束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皮部三部分组成。

(1)维管束维管束的外面,通常由1-2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包围(如小麦、水稻),也有的植物维管束鞘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如甘蔗)。

(2)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近 轴部分,横切面的轮廓呈“V"。V的基部,也即维管束的一面,为较早成的原生木质部,包括1-3个环纹或螺纹导管及少量木薄壁组织生长过程中这些导管常遭破坏,四周的薄壁细胞互相分离,腔;在V的两上,也即维管束的一面,各有一个后生的大型孔纹导管,以及在这两个导管之间分布的薄壁或厚壁细胞,有时也有管胞,共同组成了后生木质部。因此,木质部分化是由而外的始式发育

(3)初生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外,靠近向,发育的后期,外侧的原生皮部常被挤毁或残留,侧的后生皮部筛管伴胞组成。在横切面上,筛管较大,呈多边伴胞位于筛管的旁边,为三角或长的小细胞。皮部分化是由外而外始式发育。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皮部之间没有束中成层,为有限维管束

主要功能

变褐色的维管束维管束(vascular bundle)是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系统,在植物常呈束状结构,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相关概念

维管组织

木质部皮部组成的输导水分和养物质,并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

在有次生生长植物(大多数裸子植物和木本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包括来源于原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皮部称初生维管组织)及来源于维管成层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皮部称次生维管组织)。在只有初生生长植物(大多数蕨类植物子叶植物)维管组织只包括来源于原成层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皮部

植物系统中,把体具有维管组织植物称为维管植物。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维管组织分化和出现,对于植物适应陆生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维管系统

维管束彼此交织连接,构成初生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及有机物质的一种输导系统维管系统,并兼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维管束植物

维管束植物植物的一个类群。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部位都具有维管束构造,统称为维管束植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石珠

下一篇 假年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