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过低症
概述
病因
胃切除后胃排空过速葡萄糖迅速被肠粘膜吸收致血糖骤然增高刺激胰岛过多分泌胰岛素而出现的一系列低血糖症。
由于胃切除术后,失去了幽门的调节功能,残胃容积缩小,以及迷走神经切除后影响了餐后胃的舒张,以致食后大量高渗性食糜骤然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肠腔内的高渗糖和肠壁中的细胞外液迅速互相交换,以保持肠内容物和肠壁之间渗透压的平衡,并可致血糖明显升高、血容量下降和肠管膨胀。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术前精神状态属于兴奋型或紧张型的,术后较易发生倾倒综合征。精神神经因素可使幽门调节功能障碍而致胃的排空加快,甚至在未曾作过胃切除术者也可发生倾倒综合征,因此,神经精神因素对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更为重要。
(3)消化道激素的作用
给胃切除术后患者饮4.5%葡萄糖溶液220ml,并在空腹15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后各取一次血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在所有倾倒综合征者血中均可测得血管弛缓素的增加,而无倾倒综合征者则否,且给正常人静注缓激肽可产生和倾倒综合征同样的血管反应。
症状
常在进餐90-180分钟(尤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发病表现为极度软弱无力头晕心慌颤抖出冷汗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作前血浆胰岛素常高出正常人的3-4倍发作时血糖则显著降低少数病例可先有倾倒综合征尔后出现餐后血糖过低症。
检查
鉴别
治疗
倾倒综合征表现为进食(特别是甜食)后短时间内发生心窝部不适、心悸、乏力、出汗、头晕、恶心、呕吐以至虚脱,并有肠鸣或腹泻等症状。
一般认为系胃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食物过快地大量排入上段空肠,且未经胃肠液混合稀释而呈高渗状态,将大量的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以致循环血量骤减所致,也与肠腔突然膨胀,释放5-羟色胺,肠蠕动加剧,刺激腹腔神经丛有关。此症应与发生于食后2~4小时的低血糖综合征区别。
倾倒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上为对症治疗,少食多餐,避免进甜的、过热的流质,并在餐后平卧10~20分钟。大多数病人症状可逐渐控制以至痊愈。极少数严重病人,经过一年以上治疗无改善者,应予手术纠正。手术原则对原先作毕罗ⅰ式手术者改作胃、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术;对原为毕罗ⅱ式者改作毕罗ⅰ术式。对青壮年病人,胃酸高者应兼行迷走神经干切除。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