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气肿综合征
基本概述
诊断方法
治疗措施
发病机理
气囊肿产生原因不清,肠道内气体在腔内压力增加情况下,从溃疡或破溃处沿组织间隙进入肠壁、低毒产气杆菌由肠粘膜进入淋巴管,繁殖产气形成气肿。囊肿外观似息肉或淋巴管瘤,切面呈蜂窝状,囊肿周围有结缔组织,囊肿与肠腔不通。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症状体征
本病自觉症状轻,含糊,可能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多数肠气肿是继发于
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炎症性肠病、胃肠道肿瘤以及慢性肠梗阻等,其症状则主要为原发疾病的表现。少数特发性肠气囊肿症,在疾病某一时期可出现胃肠症状,也有偶然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时发现者,主要症状为便血和腹痛。
病理生理
(1)胃肠梗阻时,腔内压力升高,黏膜可有微细破损,气体得以进入黏膜的淋巴间隙而形成气囊肿;沈维才等报道国内一组46 例PCI 中36 例(78%)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且30 例合并幽门梗阻(65%),支持此说。
(2)阻塞性肺气肿等伴有剧烈的咳嗽的肺疾病,使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破裂,气体通过纵隔沿大血管周围的筋膜下行至腹膜,再沿肠系膜血管到达肠壁。已有人行动物模拟试验获得成功。
2.营养失调与化学反应学说 有学者认为气囊肿是淋巴管扩张。正常淋巴液中含有碱性碳酸盐,当其与肠腔内发酵的酸性产物接触时,即分解出二氧化碳,后者又被血中的氮气所取代,以致气囊肿内的氮气含量占70%以上。已知用精白米喂养的猪可发生肠气囊肿,以素食为主或幽门梗阻的患者较易发生本病,故发病可能与营养失调有关。亦有学者提出机械性理论不能解释空气在淋巴管内积蓄之过程,而营养缺乏理论不能说明空气在淋巴管内如何排出,因此认为机械性梗阻与营养不良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始能产生。
3.细菌学说 认为产气细菌进入肠壁的黏膜下层引起肠道气囊肿病,在豚
鼠肠壁注入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发生肠气囊肿病。婴儿死于本病者,在其囊肿内可培养出此菌,吸氧治疗后气囊肿可消失,提示发病可能与产气的厌氧菌有关。
4.病理形态及发病部位 病变肠管可见散在或密集囊状、葡萄状隆起,表面略显苍白而透明囊性病变,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通常是软的多发黏膜下病变突入肠腔。针刺破囊泡可见囊泡塌陷。显微镜检见囊壁系薄层结缔组织,囊内表面覆有单层扁平或立方形上皮,并有多核巨细胞,囊肿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并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巨细胞性肉芽肿形成。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和脾曲附近,升结肠和横结肠有时也可见到,但直肠不发病。与三氯乙烯相关的肠气囊肿全部为大肠型,小肠型多与消化管狭窄有关,最多见于幽门梗阻。
诊断检查
诊断:由于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腹部平片、钡灌肠、结肠镜检查。确定TCE 性肠气囊肿须满足以下条件:
1.长期暴露在三氯乙烯环境中。
2.尿中可检测到三氯化物。
3.肠气囊肿为大肠型。肠气囊肿症常被伴发疾病的表现所掩盖,很少单独做出诊断,多在手术或特殊检查中发现。因此,必须提高对本症的警惕性,凡有消化道梗阻、炎症性肠病应注意本症存在。X 线检查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又无腹膜炎体征,应考虑本症的可能。若发现肝与膈间有间位肠曲征提示PCI。
实验室检查:
1.粪便 多为黄稀便,可有少量红白细胞或脓细胞,提示肠道炎症存在。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检查
(1)腹部平片:2/3 的患者可以通过腹平片诊断。采取卧位及直立位平片,摄片前宜清洁灌肠。当气囊小、数量又少时,多无特征性表现。若气囊大而多,尤其位于浆膜下,则可见:
①充气肠曲的边缘可见聚簇或波浪状的连续囊状透光区,大小不等,自粟粒至葡萄大小,直径通常1~2cm。
②气囊破裂形成气腹时,立位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发生率在小肠型约为15
%,结肠型约为2%。
③间位肠曲征(Chilaiditi’s sign)是气腹时气体积于横膈和肝或胃底之间,使膈升高,肝或胃底下降,造成相当大的间隙,充气的肠曲易上升而进入间隙内,形成间位肠曲,气囊肿的肠曲更易形成间位,使肠壁的囊状透光区显示更清晰,此征出现对该病诊断帮助甚大。
(2)钡灌肠:可明确气囊肿的分布部位及范围,表现为在充钡肠腔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成串成簇分布,位于肠壁各层,其透光度不同于息肉和肿瘤,如气囊在浆膜下,透光区常位于充钡肠腔轮廓之外缘。若气囊凸入肠腔之内,则在肠腔边缘可见较透亮的息肉样的充盈缺损。
(3)腹部超声:表现为在增厚的肠壁中可见多发和固定的线状或不规则形高回声区。若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则更加有利于诊断。
(4)腹部CT:可显示黏膜下或浆膜下多个囊样透光区,有助于与腹部、盆腔其他疾病鉴别。如应用螺旋CT 多层次扫描,并口服造影剂可提高PCI 的诊断率。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可见多个囊状、葡萄状隆起,表面略显苍白而透明囊性病变,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通常是软的多发黏膜下病变突入肠腔,颜色可以发白或发蓝,触之软弱而具弹性,活检钳或穿刺针刺破时可以因气流从气囊流出产生尖锐的“嘶”的声音,而后气囊塌陷。伴随感染时囊肿表面及周围黏膜可以出现炎性反应,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等。
检查
1.X线直接征象有沿肠壁,双重边缘征,或沿肠管长轴气带,或分散排列的局限性圆形气体积聚影。
治疗方法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