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蝉草

石蝉草,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石缝。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一年生肉质草本。直立或基部匍匐状,分枝,被短柔毛,高10~30厘米,下部几常生定根对生或3~4轮生,膜质,有腺点,或倒卵形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被短柔毛;被毛。穗状花序腋生或生,无毛;小,两性,疏生于肉质花序轴上;总花梗被毛;苞片,有腺点,盾状;雄蕊2枚,有短丝;子房倒......
目录

植物档案

图片  种中文石蝉草
  种拉丁: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科中文胡椒
  科拉丁:Piperaceae
  属中文胡椒
  属拉丁:Peperomia
  国分布:产我国台湾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
  国外分布:印度马来西亚均有
  海 拔:100-1900
  命来源:[Systema Piperacearum 1: 122 1843]
  英文植物志:4:130

形态特征

 石蝉草一年生肉质草本。直立或基部匍匐状,分枝,被短柔毛,高10~30厘米,下部几常生定根对生或3~4轮生,膜质,有腺点,或倒卵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被短柔毛;叶柄长0.5~1.5厘米,被毛。穗状花序腋生或生,单条或2~3条聚生,长2~10厘米,无毛;小,两性,疏生于肉质花序轴上;总花梗被毛,长0.5~1.5厘米;苞片,有腺点,盾状;雄蕊2枚,有短丝;子房倒卵形柱头生,被毛。浆果,直径不足0.5毫米,端稍尖。期4~7月及10~12月。

  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石缝。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药用信息

图片  【药 】:石蝉草
  【拼 音】:SHICHANCAO
  【来 源】:为子叶植物胡椒植物石蝉草的全草。
  【功 效】:清热润补中益
  【 治】:治肿疖疮、水肿、跌打损伤、哮喘、结核。
  【性味归经】:甘,辛,凉。①《云南草药选》:“辛淡,平。”②《云南思茅草药选》:“性凉,味淡。”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肾淀粉样变性

下一篇 肾盂肿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