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防风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感冒,咳嗽,气喘:石防风、苦杏仁各9g,紫苏子、桔梗各6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手册》)
2、治风热痰壅咳嗽:前胡9g,桑白皮15g,杏仁3g,贝母9g。水煎服。
3、治气喘:麻黄绒9g,杏仁3g,苏子12g,白前9g,前胡9g。水煎服。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根,洗净晒干。
形态特性
石防风又名珊瑚菜、山葖、射香草、山胡萝卜、山芹、山胡芹、小芹菜、山香菜。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颈稍粗,其上存留棕色叶鞘纤维,径0.5-1.5厘米;根长圆锥形,直生,老株常多根,坚硬,木质化,表皮灰褐色。通常为单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稍突起,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有时有极短柔毛,从基部开始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8-20厘米;叶片轮廓为椭圆形至三角状卵形,长6-18厘米,宽5-1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3-5对,下部羽片具短柄,上部羽片无柄,末回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浅裂或具2-3锯齿,长0.8-3厘米,宽0.5-1.2厘米,通常两面无毛,有时仅叶脉基部有糙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无叶柄,仅有宽阔叶鞘抱茎,边缘膜质。复伞形花序多分枝,花序梗顶端有短绒毛或糙毛,花序直径3-10厘米,伞辐8-20,不等长,带棱角近方形,内侧多有糙毛;总苞片无或有1-2,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状;小总苞片6-10,线形,比花柄长或稍短;花瓣白色,具淡黄色中脉,倒心形;萼齿细长锥形,很显著;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下弯曲,比花柱基长。分生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背部扁压,长3.5-4毫米,宽2.5-3.5毫米,背棱和中棱线形突起,侧棱翅状,厚实;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药材性状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