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砂漏芦

刺甲盖、恶草、绒草、刺头,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全草。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期6-9月。生于路边沙丘地带。分布于东北及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等地。味咸;苦;性。止;安胎。先兆流产,产后出。【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Echinops gmelinii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出处】出自《中......
目录

基本内容

【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Echinops gmelinii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原态】砂蓝刺头,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不分枝或下部分枝,有腺毛互生;无叶柄叶片条状披针,长2-5cm,宽1-1.5cm,先端锐尖,基部半抱,边缘有白色硬刺,刺长约5mm,两面淡黄绿色,上部腺毛,下部被绵毛。复头状花序单生于端,球,直径约3cm,白色淡蓝色;小头状花序的外总苞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总苞外部的先端尖成状,上端遂状,上部边缘均有羽状毛;花冠白色,长约3mm,裂5,条淡蓝色,与筒近等长。瘦果密生绒毛;冠毛下部联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沙丘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等地。

性味】味咸;苦;性

【功能治】止;安胎。先兆流产;产后出

【用法用量】服: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砂漏芦根

下一篇 叶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