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高血压肾病

肾病原发性起的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分为良性硬化症和恶性硬化症。前者是由于良性压(≥140/90毫米柱)长期作用于脏所致,后者指在原发性压基础上发展为恶性压(舒张压>130毫米柱)后起的脏损害。压和损害如果同时存在,会互为因果,互相加重。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细胞等漏出管。压使得......
目录

病因

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细胞等漏出管。压使得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压长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就会逐渐出现功能损害,甚至慢性肾衰竭,其最后严重的阶段为尿毒症。

临床表现

良性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网膜病变、室肥厚、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衰竭,多数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恶性硬化恶性压,舒张压>130毫米柱,血尿(显微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化验功能酐迅速升高,短期就可发展至尿毒症。常伴随恶性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心脏扩大,衰。

检查

1.体检

长期压(≥140/90);有的出现眼睑和/或下肢水肿心脏扩大、眼底检查动脉硬化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焰状出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硬化症。脑病者可有相应神经系统表现。

2.化检

尿常规蛋白+至++,伴或不伴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其他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血尿素氮、酐升高等。

3.影像检查

B超示脏早期多无变化,发展致肾衰竭时可出现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可出现功能损害。电图常提示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动图常提示动脉硬化室肥厚或扩大。

4.活检

宜在医生建议下据具体病情进

诊断

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确诊。

治疗

1.严格控制

患者压应降至140/90毫米柱以下;糖尿病或压并发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克,应降至130/80毫米柱以下。

2.理选择降压药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避免压波动。

3.其他

治疗压并发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肝肾综合征

下一篇 砂漏芦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