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碎密花

碎密花,在云南白族以后放如,故,可供观赏,入药代密蒙,用以明。拼音: Suì Mì Huā : 杂密、 细棉花、 各落尾、细 药材基源:为植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olquhounia elegans Wall.var.tenuiflora (Hook.f.)Prai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晒干;夏、秋季采,晒干或......
目录

简介

拼音: Suì Mì Huā

: 杂密、 细棉花、 各落尾、细

药材基源:为植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olquhounia elegans Wall.var.tenuiflora (Hook.f.)Prain[C.tenuiflora Hook.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晒干;夏、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功效:解毒止痢;接

科属分类:

性味:味苦;性凉

治:热毒痢;跌打扭狎;骨折外伤

植物形态

碎密花图册 灌木,通常高1-2米,偶有达3米,直立或多少外倾。钝四棱,密被锈色星状毛。或卵状披针,通常长7-11厘米,宽2.5-4.5厘米,生于具短枝条上端者渐变小至几呈苞状,先端渐尖, 基部,边缘有小齿,坚纸质,上面深绿色,千时略具皱纹,疏被星状绒毛,下面色较淡,密被锈色星状绒毛,侧脉约6-8对,上面微凹陷,下面突出;叶柄长1-2厘米,凸,密被星状绒毛。轮伞花序6-20,常在侧上多数组成侧生簇状、头状至总状花序,下承以苞片,各部均多少被星状毛;苞片短小,线形花梗短小,长在1毫米以下。花萼管状,长约6毫米,外被星状毛,面无毛,10,隐约出现于毛被间,齿5,直伸,宽三角,等大,长约1毫米。花冠红色朱红色,长2-2.5厘米,外面疏被星状毛,面无毛,冠筒长1.7-2.3厘米,向外弯口部膨大,下部狭长,冠檐,上,微2裂,略呈盔状,下张,3浅裂,裂雄蕊4,前对较长,均藏,插生于花冠部,丝丝状,略被髯毛,花药,2室,室略叉花柱丝状,略与雄蕊等长,先端不相等2浅裂。花盘。子房具腺点。坚果披针压扁,一面膨起,先端具鸡冠状的膜质翅。期8-11(12)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碎密花图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20-1800m的灌木丛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中南部及西南部。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痢;接热毒痢;跌打扭狎;骨折外伤

用法用量

服:汤,3-9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研末调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