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柴
形态特征
3出复叶,托叶披针状钻形;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9毫米,有时达17毫米;先端圆形,具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生6~10~18花;花梗长7~15毫米。
花小,粉红色,长约5毫米;萼长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顶端成刺毛状,较萼筒长3倍;花冠蝶形,旗瓣圆形,先端微凹,翼瓣贴生于龙骨瓣;雄蕊10,2体;雌蕊1,花柱内弯。
荚果通常4节,长12毫米,阔3毫米,有时2或3节,被短毛,腹背缝线浅牙齿状。
花期5~9月。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三萜皂甙、香豆精、糖类、蛋白质、油脂、挥发油、酸性树脂、鞣质和酚类等成分。
小鼠腹腔注射水浸出物注射剂有显著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灌服时未见有祛痰作用(酚红法)。
对离体豚鼠气管,可以对抗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
据初步试验,哮灵草的镇咳与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部分。
在试管内,水浸出物注射剂仅有微弱的抑制金黄色菊萄球菌的作用。
连续口服14日亚急性半数致死量为55克/公斤。
治泌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痈疽发背,痔疮,漆疮。
选方
煎水熏洗。
煎水,待温洗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小儿疳积:小叶三点金一两,雪见草五钱,鸡肝一具。
(《江西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鲜辫子草,捣烂外敷,同时用鲜品一至二两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烫伤;小叶三点金,研细末,麻油(茶油、菜油均可)调和涂搽患处。
临床应用
剂量分为3种:1两,1.5两并加猪肉1两,新制1.5两,均加水约1000毫升,密闭煎煮2小时,得煎剂400~500毫升。
每日3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
以上述三种煎剂共观察270例,结果近控41例(15.3%),显效89例(32.9%),好转115例(42.6%),无效25例(9.2%)。
对单纯型、喘息型均有疗效,以止咳、祛痰效果较好,平喘作用次之。
服药后1~3日显效者达65.9%。
注意事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