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菖蒲散
处方:菖蒲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入葱白16厘米,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五:菖蒲散
《鸡峰》卷二十一:菖蒲散
处方:五倍子4两,石菖蒲2两,青盐1两,生干地黄2两,苦参2两,草乌头半两,生姜3两。
制法:上药先将五倍子、乌头、苦参捣为粗末,续入生姜再捣成膏,团作五块子,盛在瓦盒或小沙罐子内,以圆瓦子盖合口,微留一小眼子出黑烟,盐泥固济一指厚,以火煅之,见黑烟将尽去火,以生土盖之,来日出,与前药同研令细。
用法用量:揩牙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卫生总微》卷十五:菖蒲散
《外台》卷二十二引《备急方》:菖蒲散
《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菖蒲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菖蒲散
处方:菖蒲(干者)1两,白术(锉,炒)1两,苍术(锉,炒)1两,栀子仁1两,荆芥穗1两,芎1两,甘草(炙,锉)半两,干薄荷半两,侧柏(炒黄色)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半两,消石(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薄荷汤调下。
患热疾,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惠》卷八十四:菖蒲散
《圣惠》卷七十三:菖蒲散
《普济方》卷三六六:菖蒲散
《圣惠》卷三十六:菖蒲散
《圣惠》卷七:菖蒲散
处方:菖蒲1两,远志3分(去心),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防风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山茱萸3分,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熟干地黄1两,天麻3分,石斛3分(去根,锉),沉香1两,黄耆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掏,去赤汁,以帛包之)。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磁石包子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五十三引《经验良方》:菖蒲散
制法:上药锉成块子,置于瓶内。用米泔浸七日取出,去苍术不用,只将菖蒲于甑上蒸3两时,取出焙干,捣为细末。
《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菖蒲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菖蒲散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菖蒲散
《普济方》卷三九四:菖蒲散
《圣惠》卷二十:菖蒲散
处方:菖蒲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禹余粮1两(烧醋淬3遍),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远志半两(去心),防风半两(去芦头),龙齿1两,犀角屑1两,赤茯苓1两,赤芍药1两,芎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邪所伤,恍惚悲泣,或狂走不定,如有鬼神所着,或身体强直,或日夜疼痛,水浆不下,面目变色,甚者不识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东流水1中盏,加黍米1茶盅,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菖蒲散
处方:菖蒲(锉)1两,人参1两,生干地黄(洗,切,焙)1两,远志(去心)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1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补心益志。主精神恍惚,或爽或昏,意思不佳,日多伸欠,眠食不时。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粥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普济方》卷三三五:菖蒲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菖蒲散
《全生指迷方》卷三:菖蒲散
《圣惠》卷四:菖蒲散
处方:菖蒲半两,秦艽(去苗)半两,桂心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蔓荆子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赤石脂3分,白茯苓3分,白芍药3分,芎3分,汉防己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脏风虚邪气,恍惚悲泣狂走,如有神鬼之状,身体强直,或疼痛,口噤喉痹,水浆不通,面目变色,不识人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三十六:菖蒲散
处方:菖蒲半两,山茱萸半两,土瓜根半两,牡丹皮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蓖麻子半两(去心),磁石1两(烧令赤,醋淬7遍,捣)。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劳聋。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用绵裹塞耳中。1日1易。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菖蒲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