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

管炎性周围神经病(vascul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指周围神经的滋养管发生炎症性塞,造成一个或多个神经的梗死或缺性病变。管炎的病理特征是管壁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或跨壁炎细胞浸润。管炎性周围神经病(vascul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指周围神经的滋养管发生炎症性塞,造成一个或多个神经的梗死或缺性病变。管炎的病理......
目录

概述

管炎性周围神经病(vascul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指周围神经的滋养管发生炎症性塞,造成一个或多个神经的梗死或缺性病变。管炎的病理特征是管壁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或跨壁炎细胞浸润。

疾病病因

病因素(45%):

管炎性周围神经病可发生于结缔组织并的管炎,如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征(征)和病等,也可以发生于原发性管炎,如性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征,Wegner肿等。

自体因素(45%):

相当一部分腓肠神经活检实的管炎周围神经病,既不并结缔组织病,也无原发性系统性管炎的据,属于孤立性管炎周围神经病。

病机

长期以来管炎的发生被认为与沉积在管壁的免疫复物介导有,但近年来这种免疫病理说受到挑战,详细的免疫组化病理研究显示管壁的炎症浸润以T淋巴细胞为,而不是以多核白细胞为,提示细胞免疫可能也有一定作用,尽管管炎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周围神经损害是由于神经外膜直径为75~200μm小动脉起远端缺造成的。

1.周围神经管的病理改变 尸检和腓肠神经活检的病理研究均实,周围神经管炎症过程要累及神经外膜的小动脉,受累动脉的直径在30~300μm,神经动脉很少受累,尽管管炎的病理改变依管炎的类型,取材部位,病程长短及治疗情况而不同,但仅管炎的组织病理特点,无法区管炎的临床类型。

急性期管炎病理表现为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表现为弹力层和膜增生,管壁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增厚,管腔狭窄或塞,管炎恢复期管腔可机化再通,不同时期的管炎可在同一病人的神经肉活检中出现。

璞(1988)报道了21例性多动脉并周围神经病的腓肠神经活检结果,其中12例呈急性或亚急性病理改变,3例呈慢性或恢复期病理表现,5例为过渡型管炎,其特点为小动脉或小静周围炎伴膜增厚,管外膜也可有炎细胞浸润。

Churg-Strauss综征的周围神经活检常可见坏死性管炎伴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性多动脉炎和显微镜多动脉炎的病理,在于前者仅累及中等动脉,不累及毛细管前动脉毛细管和小静,而后者要累及毛细管前动脉毛细管和小静,有时也可累及中等动脉,白细胞碎裂性管炎可见于Wegener肿,Churg-Strauss综征,Henoch-Scholein紫癜和特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管炎。

腓肠神经活检标本的免疫荧光检查对管炎神经病的病理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管炎神经病患者腓肠神经管壁均有免疫球蛋白,C3补体和纤维蛋白原沉积,或者仅有C3补体或纤维蛋白原沉积,管壁或管周围以IgA为的免疫复物沉积是Henoch-Scholein紫癜病理特征。

2.周围神经病理改变 管炎性周围神经神经纤维损伤的突出特点是轴突变性,表现为有纤维的减少或丧失,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低,撕裂及拔出的单神经纤维可见轴突坏变和成,上述改变符沃勒变性(华勒变性)的病理特征,脱髓鞘改变相对较轻,偶见再生丛,Hawke报道的34例管炎周围神经病中,轴突变性在80%以上的有21例,其中全部轴突均有变性的7例。

3.管炎周围神经病的肉活检病理 除可见管炎或管周围炎外,肉改变要为选择性Ⅱ型纤维萎缩,后者可能与失神和慢性消耗有,因为在无周围神经并发症的管病患者的活检中,Ⅱ型纤维萎缩也很常见。

疾病症状

管炎性周围神经病可发生于结缔组织并的管炎,如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征和病等,也可以发生于原发性管炎,如性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征,Wegner肿等。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腓肠神经活检实的管炎周围神经病,既不并结缔组织病,也无原发性系统性管炎的据,属于孤立性管炎周围神经病。

据受累神经的分布情况,管炎性周围神经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子样)运动感觉神经病。

2.单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

3.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

4.神经征和神经丛病。

5.单纯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起病式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隐匿起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以后随病程的演变,则以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多见,最常受累的神经是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临床多表现为受累神经或肢体剧烈的灼烧样疼痛伴感觉迟钝,痛温觉,深感觉缺失,感觉异常,此外还可以有无力萎缩和感觉性共济失调,除了周围神经受累的临床表现外,往往还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如全身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关节疼痛,皮肤损害以及脏,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脏受累的临床症状

检查化验

1.液检查包括糖,功,功,沉常规检查;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蛋白,抗GM-1抗体,抗GD1a抗体,抗MAG抗体,肿抗体(抗Hu,Yo,Ri抗体)等与自身免疫有检查;清重金属(,砷,铊等)浓度检测。

2.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本-周蛋白,尿卟啉以及尿重金属排泄量。

3.液 除液常规外还应查抗GM-1,GD1b抗体。

4.管造影。

5.疑有管炎并周围神经病时,应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6.组织活检(包括皮肤,腓肠神经肉,黏膜和脏)。

诊断

神经肉电生理检查: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要表现为轻至中度的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减低,有些病人可有神经传导阻滞,约有1/3以上的病人下肢肉动作电位完全消失,4/5的病人腓肠神经动作电位消失,多数病人有感觉传导速度的异常,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电图检查多数病人远端肉有失神电位。

1.管炎并周围神经病,临床上同时并存在各类型管炎(如性多动脉炎,类湿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和周围神经病变两组症状体征。

2.对怀疑管炎的病人,应首先据病史和详细的临床查体明确各系统和器官损害的范围,然后进相应的检查,如管造影,组织活检(包括皮肤,腓肠神经肉,黏膜和脏),疑有管炎并周围神经病时,应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周围神经受累的空间分布和严重程度。

3.腓肠神经活检是诊断管炎周围神经病的最直接而可靠的手段,临床疑有管炎周围神经病的病人,约50%可通过腓肠神经活检发现管病变,即使电生理检查显示腓肠神经正常,活检后仍可能发现管炎改变。

孤立的管炎性神经病诊断比较困难,需与多种其他周围神经病进,此时腓肠神经活检显得尤为重要。

并发症

除了周围神经受累的临床表现外,依原发病不同,各类型管炎(如性多动脉炎,类湿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如全身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关节疼痛,皮肤损害以及脏,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脏受累的临床症状

治疗用药

(一)治疗   

要是使用免疫抑制药控制管炎,以及对症处理原发病。   

1.泼尼松 对绝大多数轻症病人有较好疗效,一般可单用40~60mg/d。对重症病人可增加量至60~100mg/d。  

2.环磷酰胺 尽管缺乏严格的对照研究,环磷酰胺仍被认为是治疗管炎的一种有效药物。对伴有脏、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损害者,环磷酰胺甲泼尼龙应用的疗效可能优于其他治疗案。   

环磷酰胺的用法为200mg/d,长期服用。也可采用大量冲击治疗,1000mg/次,每5天1次。最大总量可达30g。同时加用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二)预后   

系统性管炎的预后较差,20世纪50年代使用泼尼松之前,5年存活率仅有13%,应用泼尼松之后提高到57%。研究表明管炎并周围神经病并不影响管炎病人的存活率,周围神经损害的预后一般较好。多数张早期治疗,一旦确诊为系统性管炎,即应给予加强治疗。早期有效的治疗不仅能够抑制炎症过程而且由于此时周围神经尚保持再生能力,因而对管炎周围神经病的预后极为有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苍山黄堇

下一篇 希尔德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