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叶刺

叶刺变态的一种。某些旱生植物,如仙人掌属的退化成针状的刺,缩小腾面积以适应干旱环境;又如小檗植物上的变态成三叉状的刺,在其腋间长出短枝,生有刺槐植物复叶基部的刺则由托叶变成,亦属叶刺。此外,尚有的一部分变成叶刺的,如红花飞廉等。由托叶变态为刺,称为叶刺。如仙人掌植物肉质上的刺和小檗属粉小檗上的刺,刺叶柄棘豆的整个羽状复叶的小落后,叶轴变成刺,以及刺槐、......
目录

释义

托叶变态为刺,称为叶刺。如仙人掌植物肉质上的刺和小檗属粉小檗上的刺,刺叶柄棘豆的整个羽状复叶的小落后,叶轴变成刺,以及刺槐、酸枣叶柄两侧的托叶刺等。虽然叶刺的来源不同,但因是变态,故发生位置较固定。叶刺茎刺一样,都有维管束相通。

主要作用

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叶刺在沙漠或耐干植物中常见,要起保护和减少水分腾作用,以帮助植株适应干旱环境。

代表物种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刺槐乔木,高10-25米;树皮褐色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小褐色,幼时有棱,微被毛,后无毛;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小,被毛。羽状复叶长10-25(-4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槽;小2-12对,常对生,、长卵形,长2-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微凹,具小尖头,基部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长1-3毫米;小托叶状,总状花序花序腋生;子房线形荚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扁平,先端上弯,具尖头,果颈短,沿缝线具狭翅;花萼宿存,有种子2-15粒;种子褐色黑褐色,微具光泽,有时具斑纹,近,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偏于一端。期4-6月,果期8-9月。

原产美国东部,17世纪传入欧洲及非洲。我国于18世纪末从欧洲入青岛栽培,现全国各地广泛栽植。

原变种根系浅而发达,易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华北平原的黄淮流域有较多的成造林,其他地区多为零星栽植,习见为道树。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生长快,萌力强,是速生薪炭林树种;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猫头OxytropisaciphyllaLedeb.

猫头刺垫状矮小灌木,高8-20厘米。粗壮,根系发达。分枝展,全体呈球状植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膜质,彼此合生,下部与叶柄贴生,先端平或呈二尖,后撕裂,被贴伏白色柔毛或无毛,边缘有白色长毛;叶轴宿存,木质化,长2-6厘米,下部粗壮,先端尖锐,呈硬刺状,老时淡黄色或黄褐色,嫩时灰绿色,密被贴伏绢状柔毛;小4-6对生,线形或长线形,长5-18毫米,宽1-2毫米,先端渐尖,具刺尖,基部楔形,边缘常卷,两面密被贴伏白色绢状柔毛和不等的丁毛。1-2组成腋生总状花序;总花梗长3-10毫米,密被贴伏白色柔毛;苞片膜质,披针状钻,小;花萼筒状,长8-15毫米,宽3-5毫米,后稍膨胀,密被贴伏长柔毛,萼齿锥状,长约3毫米;花冠紫色蓝紫色、以至白色,旗瓣倒卵形;子房花柱先端弯,无毛。荚果硬革质,长缝线深陷,密被白色贴伏柔毛,隔膜发达,不完全2室。种子,深棕色期5-6月,果期6-7月。

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生于海拔1000-3250米的砾石质平原、薄层沙地、丘陵坡地及砂荒地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蒙古南部也有分布。

春季绵羊、山羊采食一些和小,骆驼有时采食一些嫩,春季发时马刨食其。在蒙古伊克昭盟,幼嫩时马乐意采食。

本种为荒漠草原地区旱生小灌木。在荒漠草原植被中,常为伴生植物出现,在干的沙地上,可猫头刺占优势的荒漠群落。本种分布面积较广,生境多种多样,因而态变异幅度较大。

变态叶简介

变态叶类型变态常见的有苞片苞片总苞鳞叶、刺状卷须等。生于花柄基部或花序下面的小变态苞片:生于花序外围或下面的苞片总苞花序中每朵小花花柄上或花萼下的苞片苞片鳞叶鳞茎上贮藏养物质成肉质鳞片状:子退化成膜质鳞片以减少体水分的腾等。叶片托叶变成坚硬的刺状,称刺状据刺的来源及生长位置不同可与刺状的全部或一部分变为卷须借以攀缘它物者称卷须。据卷须的来源和生长部位不同可与卷须区

据达尔文的观点,植物器官变态,都是植物长期适压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各种变态器官中,就来源和功能而言,可分为同源器官同功器官两大类。

一般将那些功能不同但来源相同,结构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源器官卷须、鳞叶叶刺等属同源器官,它们都是变态,均来源于,但其结构和功能也不同;反之,凡是来源不同,功能相同,结构相似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茎刺叶刺皮刺,它们分来源于,且均呈刺状,是具有保护功能的变态器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POEMS综合症

下一篇 繁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