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总苞

总苞( involucre):生于花序下或花序每一分枝下或花梗基部下的变态称为苞片,当多枚苞成轮状紧密包围花序时称总苞总苞中的每一称为总苞总苞,如向日葵、天人菊、松果菊等菊科植物花序外面的总苞兰花总苞被称为“壳”或“鞘”。生于花序最外层或下面的苞片总苞。如蒲公英、菊等菊科植物花序下的总苞由多数绿色总苞所组成,天南星半夏天南星植物花序外围,常围有一大的总苞称......
目录

释义

花序基部的苞片的总称。苞片一轮或数轮,离生或合生;一般呈绿色,如菊等;或呈红色,如一品红。在花序中,各小花序上所具总苞,称“小总苞”,如胡萝卜水芹等。天南星、马蹄莲、芋、半夏总苞较大,包于花序之外,呈佛焰状,称“佛焰苞”。副萼通常亦称为“总苞”。

形态特征

态与正常的不同,一般较小,绿色,如刻紫堇。但也有大型而呈各种色的,如天南星,其肉穗花序下的大型状物称佛焰苞。有的苞苞片特化,如禾本科植物小赖的颖,壳斗科植物总苞后增大呈杯状或囊状。向日葵等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下的总苞是由多数绿色总苞组成;鱼腥草花序下的总苞是由四白色花瓣总苞组成;半夏、马蹄莲等天南星植物花序外面常有一状特异的大型总苞,称为佛焰苞( spathe)。

主要作用

苍耳总苞呈囊状,包住果实,上生细刺,易附着动物体上,有利果实布。苞片总苞具有保护果实的作用,有些还有吸昆虫的作用,如鱼腥草的大而白色总苞苞片状、大小、色泽,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可作为种属鉴的依据。

代表物种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

一年生高大草本。直立,高1-3米,粗壮,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互生,状卵或卵急尖或渐尖,有三基出,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短糙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径约10-30厘米,单生于端或端,常下倾。总苞多层,质,覆瓦状排列,卵形至卵状披针端尾状渐尖,被长硬毛或纤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质托多数,黄色展,长卵形或长,不结实管状极多数,棕色紫色,有披针,结果实瘦果卵形或卵状长,稍扁压,长10-15毫米,有细肋,常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个膜片状早落的冠毛期7-9月,果期8-9月。

原产北美,世界各国均有栽培,通过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成许多品种,特头状花序的大小色泽及瘦果态上有许多变异,并为综利用的最好原料。

种子含油量很高,为半干性油,味香可,供食用。穗、种子皮壳及秆可作饲料及工业原料,如制人造丝及纸浆等。

菊蒿Tanacetum vulgareL.

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直立,单生或少数成簇生,仅上部有分枝,有极稀疏的单毛,但通常光滑无毛。多数,全或椭卵形,长达2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达12对;二回为深裂,二回裂卵形、线状披针、斜三角或长,边缘全缘或有浅齿或为半裂而赋于为三回羽状分裂。羽轴齿。下部有长柄,中上部无柄。全部绿色淡绿色,有极稀疏的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多数(10-20个)在端排成稠密的伞房或伞房花序总苞直径5-13毫米。总苞3层,草质。外层卵状披针,长约1.5毫米,中披针或长,长3-4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浅褐色狭膜质,端膜质扩大。全部小花管状,边缘雌花两性小。瘦果长1.2-2毫米。冠状冠毛长0.1-0.4毫米,冠缘浅齿裂。果期6-8月。

黑龙江新疆(阿尔泰、天山)。生于山坡、河滩、草地、丘陵地及桦木林下,海拔250-2400米。北美、日本、朝鲜、蒙古、苏联中亚地区及欧洲也有分布。

头状花序含杀虫物质,可作杀虫

苞片简介

苞片又称苞。花序外围的变态。比一般小,或变为鳞叶状,与色相同,有保护花芽作用。在总花梗上着生的苞片总苞;在每一朵花梗上的苞片苞片。每种植物苞片各不相同,如马蹄莲的焰苞,栗子树的果实坚果坚果外面的壳斗也都为苞片小麦穗上有无数个小穗小穗外面都包有“颖”,颖也是苞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苞片

下一篇 鳞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