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蛇婆

蛇婆生活于海中,是我国最普通的海蛇。以捕食蛇鳗、海鳗、小带鱼及其他小。卵胎生。有毒。海蛇科分布于辽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2.要分布于东海及南海。 3.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沿海。全长1.2-2m,头大小中等,颈部及体前部不细长,体后部及尾侧扁。头橄榄色至深橄榄色,眼后及颞部有黄斑。体深灰色或 铁灰色,具青黑带状斑纹,几......
目录

分类分布

科属分类

海蛇

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分布于辽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2.要分布于东海及南海。 3.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沿海。

动植物形态

青环海蛇

全长1.2-2m,头大小中等,颈部及体前部不细长,体后部及尾侧扁。头橄榄色至深橄榄色,眼后及颞部有黄斑。体深灰色或 铁灰色,具青黑带状斑纹,几乎环绕全身,环纹在部宽而色深,部窄,体侧最窄,有时不成环纹,色浅。眼前鳞1,眼后鳞2(3);颞鳞23,或3+3,上鳞7-8,偶或6-9,为2-3(2)-3(4、2)式,下鳞8-11,第2或第3鳞片后有1列小鳞嵌于缘。鳞颈部雄性为27-31,体了粗部34-47,雌性为27-35,体最粗部37-47覆瓦状排列,体最粗部鳞近,具棱,有时断裂成2-3个小结鳞290-390;尾下鳞47-49。

半环扁尾海蛇

全长63-150cm,头部短,与颈部界线不明显。躯干略呈长,尾侧扁。体蓝绿色、青灰色或褐灰色端及头部暗褐色,具一蓝色 马蹄欠缺斑;全体有青褐色环纹,部的我较暗,两侧及面的较淡。眼前鳞1,眼后鳞2;颞鳞2+3,上鳞7,2-2-3式,其中鳞入眶,下鳞7,第3-6鳞缘嵌有小鳞片3。鳞覆专状排列,鳞面光滑,中段鳞列21-23鳞178-205,宽大,体后端的鳞有中央棱起;尾下鳞35-37对,肛鳞2裂。

平颏海蛇

全长69-90cm,头较大,体粗短。头橄榄黄色黑色,头侧有时有黄纹。体绿或橄榄黄色,有与深灰蓝色棕色构成的横纹,面黄白色突出于下颌,左右孔位于相切的鳞上,眼前鳞1,眼后鳞1(2);前颞鳞2(1、3),上鳞7,第3、4鳞入眶。颈部体鳞雄性为23-41,雌性为29-37。体鳞最粗部雄性27-43,雌性为30-39。体鳞近六角或似,镶嵌排列,各具短棱;体两侧下部各有4较大的体鳞,棱强。鳞小,体后段鳞极退化,甚至消失。

药用

药材基原为海蛇科动物青环海蛇、半环扁尾海蛇、平颏海蛇等多种海蛇的全体。

夏、秋季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除去脏,干或鲜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1)青环海蛇,本品呈盘状或弯折条状,盘径12cm,全体长一般在120-200cm。头大小适中后部侧扁,体最大直径为颈部的2倍左右。孔向上,位于鳞彼此相接。体侧扁,全体带有黑白相间的环纹。体鳞片菱形,呈镶嵌状排列, 除去脏的面, 淡黄色,可见反映列均匀而微隆起的肋骨。质坚韧,不易折断。腥,味咸。

(2)平颏海蛇,本品呈盘状,盘径约15cm。全体长69.2-91.5cm。头较长,孔向上,鳞彼此相接。体侧扁,全体带有深榄色宽横斑,横斑间1-2鳞宽,在体侧下尖出成三角,有的成完整环纹。体鳞片菱形,呈镶嵌状排列,除去脏的面,土黄色,可见排列均匀而微隆起的肋骨。质坚韧,不易折断。腥,味咸。

(3)半环扁尾海蛇,头部短,体蓝绿色或褐灰色端及头部褐色,有一蓝色马蹄斑,全体有青褐色环。

中药化学成分

青环海蛇蛇毒

,含海蛇毒(hydrophitoxin)a、b,前者由60个 氨基酸 残基组成,含 天冬酰胺(asparagine), 谷氨酰胺(glutamine),但不含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N-末端为蛋氨酸(methionine),C-末端为天冬酰胺;海蛇毒b同样由60个 氨基酸残基组成,但较少海蛇毒a少一毕氨酸(serine)残基,而多一 赖氨酸(lysine)残基。含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氢酶(LDH)。中含醛甾酮(aldosterone),皮质酮(corticosterone),乳酸(lactic aicd)。上腺含17-去 氧皮质类固醇(17-deoxy corticosteroid),甾醇(cholesterol),孕烯醇酮(pregnenolone), 黄体酮(pregesterone),去氧皮质甾酮(deoxycorticosterone)。垂体含促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啡吠(β-endorphin)。

淡灰海蛇蛇毒

含淡灰海蛇神经毒素(hydrophis ornatus)a。

平颏海蛇蛇毒

含磷脂酶(phospholipase)A2,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Rnase),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核苷酸酶(nucleotidase),碱酯酶(choline esteras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及一突触后神经毒素(postsynaptic toxin)。含γ-GT,蛋白酶抑制(trypsin inhibitor)。

海蛇蛇毒

含长海蛇毒(pelamitoxin)a、b,为要的神经毒。长海蛇毒a由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末端为蛋氨酸(methionine),C-末端为天冬酰氨(asparagine),具4个双硫键,是强碱性蛋白。长海蛇蛇毒b也由60个氨基酸组成,仅从C-末端起的第10位氨基酸残基与长海蛇a不同。蛇毒含蛋白酶、转氨酶、透明质酸酶、L-氨基酸氧化酶、磷脂酶、碱酯酶、抗碱酯酶、 卵磷脂酶A、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要互酶、5-核苷酸酶、ATP酶、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二磷酸吡啶核苷酸焦磷酸酶等。

备红蛋白二乙氨乙基交联葡聚糖柱层析分析出2个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70%,其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血红蛋白由4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6000-7000的亚基组成,为α2ββ的四聚物。

半环扁尾海蛇蛇毒

含有海蛇神经毒素(erabutoxin)a、b、c,神经毒素(neurotoxin)b,1种长链α型神经毒素:半环扁尾海蛇毒素Ⅲ(laticauda semifasciata toxinⅢ,LSⅢ),还含有磷脂酶(phospholipase)A2Ⅰ,A2Ⅲ。

扁尾海蛇蛇毒

含磷脂酶A2。

扁尾海蛇蛇毒

也含有半环海蛇蛇毒中的神经毒素:海蛇神经毒素a、b。

蓝灰扁尾海蛇蛇毒

含有2个长链神经毒素:蓝灰扁尾海蛇毒素a、b(Laticauda colubrina toxin a、b,toxins L.c.a、b),两者均由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8个半 胱氨酸残基。蛇毒中还含蓝灰扁尾海蛇磷脂酶A2Ⅱ(L.colubrina phospholipaseA2Ⅱ,LcPLA-Ⅱ)和蓝灰扁尾海蛇磷脂酶A2同系物I(L.colubrina phospolipase A2 homolog I, LcPLH-I),两者都是含有118个氨基酸残基的长链,其中包括14个半胱氨酸残基。

药理作用

1.神经肉传递阻滞作用,从平颠海蛇毒腺提取物获得19个蛋白组分,离体小鸡颈二试验,其中14个具有突触后神经毒作用。组分Ⅻ再纯化得到组分Ⅻ-2-4,在1μg/ml时,短时间即可阻断刺激神经起的肉收缩反应,肉对直接电刺激的反应基本不受影响,对氯化钾的反应依然存在,但对乙酸碱的反应消失。这种神经肉传导的阻断作用,反复冲洗 6h均未见逆转。从该蛇毒中分离纯化的另一

组分X-2-4与Ⅻ-2-4一样,也为突触后神经毒。放射性配基结实验表明,组分X-2-4可抑制125I标记的 眼镜蛇神经毒素与碱受体结,其IC50为7.45nmol/L,表明该组分可竞争性地与碱受体结而发挥阻断作用。青环海蛇蛇毒10(-6)g/ml在短时间对小鸡顿一1神经肉传递阻滞,即刺激神经肉收缩,而直接刺激肉则可起收缩反应。冲洗后 3h传递阻滞仍不能逆转。青环海蛇毒为2×10(-6)g/ml时,不但神经肉传递阻滞,而且在直接刺激肉时,使肉收缩减弱。提示其要是神经毒,对骼也有直接抑制作用。扁尾海蛇毒所大扁尾海蛇毒素(laticotoxin),系由6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50,它作用于突触后

膜,与乙酸碱有竞争性粘抗作用,也可抑制肉收缩,其神经

肉阻滞作用大部分能被澳 新斯的明所对抗。牛杯海蛇所含海蛇神经毒素,也可与终极乙酸碱受体结,阻止种末梢释放的乙酸碱与该受体结,产生 松弛作用。

2.镇痛作用小 腔注射青环海蛇毒70μg/kg,用热法测痛, 90min后痛阈时间延长率达177%,而注射23.9μg/kg,90min后痛阈延长率达23.2%,120min后达41.1%。其镇痛效应较盐酸 吗啡强,但起效较慢,镇痛持续时间较长。

3.其他作用青环海蛇的酶解产物(HYB)给小服,每日4g/kg,连续7d可显著增强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小碳廓清率,增加小脾脏重量,延长戊 巴比妥睡眠时间,减低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

4.毒性小腔注射平领海蛇全毒的LD50为525μg/kg,95%可信限为477-573μg/kg,组分X-2-4则分为161μg/kg和149-173μg/kg。另报道腔注射全蛇毒LD50为408μg/kg,95%可信限 380-436μg/kg,组分Ⅻ-2-4则分为94μg/kg、86-102μg/kg。

以青环海蛇毒1mg/0.1ml加入离体豚 心脏,30min未见收缩力、房室传导及率的明显变,冠流量也无显著改变。麻醉 猫静滴青环海蛇毒( 10(-4)g/ml),滴速 27ml/h,给毒

后10min,呼吸即始出现抑制,呼吸频率变慢,幅度变浅,

升高,继续给泰约40min,蛇毒量为0.7-1.04mg/kg时,呼吸完全停止,压骤降,率变慢,此时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压、率及。动电图即逐渐恢复到纪毒前水平,继续给蛇毒150min,未见。已率、压反。动电图改变。提示青环海蛇毒只对呼吸或运动神经有毒性作用,而心血管功能小受影响。小静注青环海蛇毒的 LD50为0.346土0.09mg/kg。

人被青环海蛇咬伤后即感轻微疼痛,伤不肿不痛、不痒,有麻木感,3-5h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全身肉松弛瘫痪呼吸抑制,并直接损害,使肉溶解释出多量红蛋白。对压的影响是先压上升,后很快下降。动物试验可刺激离体 蛙,对离体蛙胖肠有箭毒洋麻痹作用。增加 兔毛细管通透性,轻微增加免流量。

海蛇毒素(pelamitoxin)给小静注的LD50为0.044mg/kg长海蛇毒素 a对家兔呼吸先兴奋后麻痹,呼吸麻痹动脉压下降,股骨神经刺激反应被抑制。

药性

味咸;性平

归经

功效及分类

湿,通止痛;解毒

解毒药

湿痹痛;肤麻木;疥癣;皮肤湿痒;疮 疖

用法用量

服:汤,10-30g。亦可食或浸 。外用:适量,浸酒搽擦。

用药

《广西药用动物》:“高夺患者忌服。”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赤白毒痢,五野鸡病,恶疮。食,亦烧末服一、二钱 匕。

出自 《本草纲拾遗》:蛇婆,生东海,一如蛇,常在水中浮游。

药材拉丁

1.Musulus et Os Hydrophis 2.Musculus et Os Lapemis 3.Musculus et Os Laticaudae Semifasciatae

出处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蛇婆子

下一篇 蛇头细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